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國內

百億癌症新藥基金有譜 兩方案闢財源!全民健保制度不利新藥納保 台灣癌症醫療落後國際

財訊雙週刊

發布於 04月25日02:30 • 財訊
▲準總統賴清德希望2030年台灣癌症死亡率減少3分之1。 (圖/取自總統府網站)
▲準總統賴清德希望2030年台灣癌症死亡率減少3分之1。 (圖/取自總統府網站)

文/劉軒彤

台灣向以醫療服務自豪,殊不知,台灣的癌症治療近年落後國際甚多。根據《財訊》雙週刊報導,4月中旬,準總統賴清德重申「百億癌症新藥基金」政見,醫界、病友團體等皆樂見其成,希望這個美意不要無疾而終,導致台灣醫療向下沉淪。

根據衛福部2022年的資料,台灣每4名死亡人口就有1位肇因於癌症,平均每10分7秒就有1人因癌症死亡,較前1年快轉3秒!賴清德希望2030年時,台灣的癌症死亡率能減少1/3,並表示將成立「百億癌症新藥基金」,減輕台灣癌友太慢或是接觸不到新藥的窘境。

治療脫鉤國際 醫病恐雙輸

立法委員王正旭也是血液腫瘤科醫師,他表示,近年癌症治療進步很快但價格不菲,然而台灣新藥納入健保給付的審查超過400天,許多癌友根本等不及,給付條件限制又多。癌症希望基金會曾根據300位病友的調查,發現20%的癌友自費治療超過100萬元。

台大癌醫院長楊志新也曾對本刊表示:「以前我覺得台灣癌症治療還算領先,但最近5年來落後太多了!」道理很簡單,病人接觸不到新藥,醫師就少了新醫療的使用經驗;而台灣與國際治療指引愈離愈遠,將導致新藥的臨床試驗不再以台灣為優先,醫病雙輸。

換言之,全民健保「便宜方便」的優點,到了癌友眼前,卻是又貴又看不到。同時,近年台灣整體醫療支出或是可避免死亡率等等指標,甚至都被韓國反超前,因此「百億癌症新藥基金」概念,就是在這種環境下慢慢成形。

一開始,是病友團體關切新藥的取得,但是近10年來,台灣癌症藥費平均年成長高達10%,幾乎是醫療總額成長率的2倍,錢要從哪裡來?各界因此興起「新藥基金」的想法,並拋出多元籌資管道,舉凡糖稅、菸捐、募捐都有人提過。

《財訊》雙週刊指出,由於英國有過相似的經驗,去年健保署署長石崇良便率隊到英國交流。參訪報告指出,英國2011年透過稅收成立癌症藥品基金,針對臨床試驗資料有限、不符成本效益而未被給付的癌藥,作為暫時性的解決方案。這筆稅收預算,從5000萬英鎊,一路擴張至2015年的3.4億英鎊,但當年實際超支37%,預算入不敷出。

更多財訊雙週刊文章

外資喊買進緯創,股價為何跌破季線?2大指標警示投資人小心為上
拜登鞋背後推手 台灣鞋廠隱形冠軍!以越南為基地 來億集團每年開發愛迪達千款新鞋

加入財訊LINE好友,掌握更多資訊!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留言 0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