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張佩芬/台北報導
俄烏戰爭在本月24日即將屆滿三周年,讓俄烏戰爭快速停止是美國總統川普競選時的重大,隨著川普上任,停火的跡象日益明顯,上周五(14日)國內法人出報告,將散裝航運類股列為正向、鋼鐵、水泥與塑化列為中性偏正向,對此散裝船運市場的大老指出,重建商機一定有,但對重建資金來源不能太樂觀看,可能重建速度會比想像中慢。
這位大老分析,從伊拉克重建經驗看,除了資金來源不易,另重建經費被分贓等事件,都會延緩重建速度,而烏克蘭有自己的鋼鐵廠,需要進口的鋼鐵數量有限,近幾日歐美散裝船公司股價變化也並不明顯,雖可確定重建商機一定有,但在歐美財政都不理想情況下,重建速度有待觀察。
至於貨櫃船運部分,停戰後初期,需要貨櫃運輸的主要是民生必需品,其餘估計要等基礎建設建得差不多了,才會見到電子用品,家具、消費品等較大量運輸。
另外還要觀察川普的關稅障礙是否抑制大宗物資貨運量,在川普1.0時代,2017至2020年,波羅的海貨船綜合指數(BDI)都處在歷史的低點。
法人則評估,美國總統川普12日表示將與俄羅斯總統普丁雙方在沙烏地阿拉伯進行會面,並推動俄烏戰爭和談協議,俄烏戰事有望畫下句點。根據烏克蘭、世界銀行、歐盟委員會與聯合國在2024年最新評估報告顯示,烏克蘭建物與基礎設施直接損失達到1520億美元,其中前三大占比分別為住宅37%、交通22%、商業與製造業11%,並且預估未來需耗時將近十年,總計4862億美元的重建費用,後續將帶來龐大的重建商機。
重建商機聚焦原物料與散裝船運,將帶動包括鋼鐵、水泥、塑化等原料需求提升,此外原料運輸的散裝船需求也將同步增加;該法人研究部認為俄烏戰後重建效益對於散裝類股將帶來正向效益,至於鋼鐵、水泥與塑化則是持中性偏正向看法。
俄烏戰事若結束重建需求可期。WSA原預估俄羅斯和其它獨聯體國家+烏克蘭,2025年鋼材需求6,000萬元噸,年減0.8%,相較全球1.2%增長預估來得低,主要是戰事經濟活動降低,雖烏、俄鋼材全球佔比不高,然未來一旦停戰,重建帶來需求成長,預期年成長將由負轉正,配合原市場預期的2Q產業傳統旺季來臨與三月中國大陸兩會有望刺激經濟等諸多正向因子,短期市場鋼價上漲預期心理增強。
由於水泥生產成本較低,相對運輸費用成本占比高,因此水泥通常運輸半徑限制在一定範圍,產業地域性較強。因此俄烏戰爭停戰重建需求,預期主要受惠是在土耳其有OYAK廠的台泥(1101 TT),其地點位於黑海沿岸,可就近供給烏克蘭戰後重建需求,而亞泥因為水泥生產基地都位於中國及台灣而受惠程度低。
俄烏戰爭若停戰,預估一開始會使用大量大宗原物料,如鐵礦砂、煤炭、木材、鋼材等,將會使用散裝船舶來做原物料運輸,散裝航商營運可望受惠。目前散裝現貨船舶營運狀況不佳,若後續市場看好重建商機,預估BDI指數將呈現反彈格局。
戰後重建主要為多為耐久財項目,塑化產品耐久財應用占比最高為PVC,但因烏克蘭屬歐洲市場對亞太市場影響有限;另外半耐久財家電部分,相關應用塑料包括ABS與GPS,考量戰爭對於烏克蘭經濟帶來衝擊,後續重建過程中對於家電需求動能持審慎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