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認識糖尿病

Hello醫師

更新於 2020年07月17日13:00 • 發布於 2020年07月21日08:00 • 文/張雅惠 - 醫學審稿/姜冠宇醫師
認識糖尿病

糖尿病的定義與成因

糖尿病(Diabetes)是一種慢性的代謝異常疾病,因為體內胰島素(Insulin)缺乏或功能不全, 對糖類的利用能力減低,甚至完全無法利用而造成血糖上升。久而久之便可能會導致其他嚴重的問題,如心臟病(Heart disease)、失明(Blindness)或腎臟病(Kidney disease)等等。

正常情況下,我們吃進去之的食物會被分解為葡萄糖(Glucose),釋放到血液中。這時候血糖會上升,體內的胰臟(Pancreas)在正常的情況下會釋放胰島素,主要的功能是促使血液中的葡萄糖成功進入細胞,供應細胞所需的能量。

但是糖尿病患者會因為胰島素分泌不足或身體無法有效利用,所以造成血糖一直居高不下。當血糖超過腎臟的負荷時,血液中的糖分便會經由尿液排出,故稱為糖尿病。

國際糖尿病聯盟(International Diabetes Federation,簡稱 IDF)表示,2019 年全球大約有 4.63 億位成年人(20~79歲)有糖尿病,估計到了 2045 年將會上升至 7 億之多。其中,65 歲以上的族群中,有 1/5 患有糖尿病。全球可能還有 2.32 億的糖尿病患者還未被診斷。

主要造成糖尿病的三大因子:

  • 體質
  • 飲食運動等生活習慣
  • 壓力

糖尿病的類型與症狀

糖尿病的類型

  • 第一型糖尿病(Type 1 diabetes):又稱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Insulin Dependant DM,簡稱 IDDM)
  • 第二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又稱非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Non-Insulin Dependant DM,簡稱 NIDDM)
  • 妊娠糖尿病
  • 其他型糖尿病

根據國際糖尿病聯盟在 2019 年的統計,有超過 110 萬兒童和青少年患有第一型糖尿病,而過去 30 年,各國有愈來愈多人罹患第二型糖尿病。

(同場加映:小孩第一型糖尿病!父母須知看這裡)

糖尿病的症狀

第一型糖尿病患在初期發展快速,因此容易發現。但第二型糖尿病,多數患者初期都沒有明顯症狀,直到透過驗血,或已經視力模糊與罹患心臟病後,才發現自己有這種疾病。糖尿病常見症狀有:

  • 常口渴、頻尿
  • 常覺得餓但體重沒由來減輕
  • 疲勞
  • 視力模糊
  • 四肢麻木或刺痛
  • 潰瘍或瘡無法癒合

糖尿病的風險

  • 第一糖尿病的高風險群

  • 具第一型糖尿病家族病史

    • 兒童或年輕人

目前仍未有預防第一型糖尿病的方法。

  • 第二型糖尿病的高風險群

  • 糖尿病前期者

    • 肥胖
    • 年滿 45 歲
    • 家人患有第二型糖尿病
    • 每週運動少於 3 次
    • 曾經患有妊娠糖尿病或是寶寶出生超過 4000 克

你可以透過一些方法來預防或避免第二型糖尿病,例如超重的話可以透過飲食和運動控制體重。

  • 妊娠糖尿病的高風險群

  • 以前的懷孕期間患有妊娠糖尿病

    • 寶寶出生超過 4000 克
    • 肥胖
    • 超過 25 歲
    • 有第二型糖尿病的家族病史
    • 患有多囊性卵巢症候群(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簡稱 PCOS)

妊娠糖尿病通常會在寶寶出生之後消失,但卻會增加媽媽在日後罹患第二型糖尿病的風險。而寶寶在兒童或青少前時期更容易肥胖,以後的生活也更容易罹患第二型糖尿病。

糖尿病的診斷方法

無論是糖尿病前期,或是糖尿病患者,都需要經常檢測自己的血糖,透過血糖機或連續血糖監測儀(Continuous glucose monitoring,簡稱 CGM)隨時追蹤血糖水平。長期記錄非常重要,記得定期將檢測日誌帶給醫師。可能需要定期檢測血糖的族群如下:

  • 正在服用胰島素者
  • 懷孕女性
  • 平常血糖水平不穩定者
  • 平常低血糖者
  • 高血糖生酮者

如果你出現上述那些徵兆,且經過觀察紀錄發現自己血糖長期偏高,請盡快尋找專業醫師諮詢與診斷。

該如何自己測血糖?

使用血糖機或連續血糖監測儀來測量當下的血糖水平。先將雙手洗淨並擦乾後,將血糖試紙放入血糖機內。將採血針刺在手指的側邊,並將血滴在試紙上,然後等待血糖機的螢幕顯示測試的結果。

糖尿病的併發症

糖尿病的併發症可分為急性及慢性兩大類。急性是因血糖過高或過低引起,慢性則主要是由血管病變引發。不論是哪種類型的糖尿病都可能導致身體的多種部位出現併發症,並可能提高早死的風險。

急性:(需馬上送院救治)

  • 糖尿病昏睡
  • 低血糖休克

慢性:

  • 眼睛問題
  • 心血管疾病
  • 腎臟疾病
  • 神經病變
  • 皮膚問題
  • 足部問題

(同場加映:做就對了!避免糖尿病併發症10方法)

糖尿病的治療方法

治療第一型糖尿病和第二型糖尿病的主要目標,是將血糖水平控制在正常範圍內,同時盡量最小限度地調整血糖值高低。

  • 第一型糖尿病:

  • 胰島素

    • 運動、飲食控制

(同場加映:第一型糖尿病飲食~控制好就不用忌口)

  • 第二型糖尿病:

  • 減重、飲食、運動

    • 處方藥物(口服或注射):無法有效控制血糖情況下
    • 胰島素治療:其他藥物都無效情況下

糖尿病的照顧與預防方法

糖尿病的照顧

糖尿病患者需要經常注意血糖水平,忽然過高(高血糖)或過低(低血糖)等都具有高度的危險。另外,也有造成其他嚴重併發症的可能,例如罹患某些其他疾病或是受到感染等所致,或是正在服用某些藥物等等。為了避免這些問題,請確保正確服用糖尿病藥物,遵循糖尿病飲食並定期檢查血糖。

糖尿病的預防

雖然第一型糖尿病與自身體質關係密切,或許沒有樣第二型糖尿病有明確的預防方法,但有鑒於近年第二型糖尿病的爆增,不管你是否為高危險群,都應該為了避免成為糖尿病一族,保持健康生活習慣。包括衡飲食及維持適中體重、培養運動的習慣,還要不吸菸、避免吸入二手煙及不酗酒,以減低將來患上糖尿病的機會。

延伸閱讀: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留言 0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