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法務省5月起在戶籍的國籍欄新增地區,為標註「台灣」鋪平道路。日本政府原則上只承認國名,過去台灣的人戶籍欄只能登記為「中國」,但現在考慮到台灣人的身分認同,可以將中國改登記為台灣。
此舉果然引發中國反彈,不過,日本法務大臣玲木馨祐今(18)日也在記者會上回應,「這是日本內政上的判斷,沒有回答的必要」。
日本戶籍國籍登記不用再硬寫「中國」
《日本經濟新聞》報導,根據日本的現行制度,外國人即使與日本人結婚,也不能僅憑這一點就獲得日本戶籍,日本政府只對日本人承認戶籍,並在婚姻資訊一欄中記載外國人配偶的姓名和國籍。
此外,外國人加入日本國籍或成為日本人的養子時,可以辦理戶籍,在本人的戶籍上記載出身的國籍。
為了在戶籍中追加姓名的假名讀音將大幅修改系統,同時也對「國籍」相關的一欄進行修改,將改為「國籍和地區」。
日本法務省稱,該省令的修訂將於5月26日生效,適用於全國性的一個登記系統,該系統追蹤家庭內的出生、結婚、離婚和死亡,也能讓政府更好的了解,婚姻等情況下適用哪些外國法律。
1964年一紙函文台灣註記中國至今
報導指出,有關戶籍上的標註,是根據日本1972年與中華民國斷交前,法務省所提出來的1964年通知,將「中華民國國籍標註為『中國』」。
法務省表示,如何標記當時沒有正式邦交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出身者是一大難題,因為當時日本不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個國家,所以戶籍不能記載「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字眼,另一方面,認為標註為「中華民國」也不恰當,因此才決定雙方都使用「中國」。
當法務省令修改後,已被記載為「中國」,但想修改為記載「台灣」的人可做變更,據《法新社》報導,截至去年6月底,約有6.7萬名台灣人居住在日本;另根據內政補統計,每年約有800-1000名台灣人與日本人結婚。
台灣女婿的努力,林佳龍感謝彰顯自我身分認同
總統府資政、前駐日代表謝長廷也在臉書揭露爭取逾8年背後的努力。謝長廷說,8年多前他在擔任駐日大使時,便向日方反映,希望比照居留卡作法,設立「國籍地區欄」,讓不願意填寫「中國」的台灣人可以填寫「台灣」,但這需要修改日本的戶籍法。
不過,也憂心以此理由要求修法,必然招來中國反彈和親中派議員的扺制,所以費盡心思,好在日本國會議員有兩位台灣女婿,他們想到,日本戶籍法為了漢字假名問題,將在幾年後修改,願意隨時留意動態,結合更多議員支持,希望我方表持低調,終於,在專案小組不間斷推動,在今天看到好消息。
外交部發言人兼公眾會執行長蕭光偉指出,外交部長林佳龍昨日特別感謝日本各界友人長期以來對我旅日國人所持證件正確標示所做的各項努力,相信未來透過日本戶籍謄本正確標示,除了能彰顯我旅日僑民身分認同的尊重外,在身份辨識上,也能更加明確清楚。
日本技術性修改,戳中中國痛點
日本法務省此一技術性修改,也觸及了中國的痛點。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郭嘉昆昨天在記者會上表示,台灣問題純屬中國內政,不容任何「外部勢力」干涉。
郭嘉昆呼籲日本恪守「一個中國」原則和「中日四個政治文件」精神,「不要在台灣問題上搞小動作,不要發出矛盾和錯誤的信號(訊號)」。
不過,鈴木馨祐今天也在記者會上表示,這是日本內政上的判斷,沒有必要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