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吃鍋不傷腎,留意4件事!腎臟醫指「2款湯」最好別喝。

今健康

發布於 1天前

火鍋是常見熱門美食之一,不過當中也潛藏許多地雷,若能多留意,更有助健康吃鍋不傷腎。國泰綜合醫院腎臟內科主治醫師周子巽指出常見隱藏地雷,也分享如何吃鍋更健康!

吃鍋不傷腎,留意4件事!
腎臟醫指2款湯最好別喝。

周子巽醫師指出,火鍋配料豐富,而且通常湯頭味美,當中就往往有較高的鈉、蛋白質、鉀、磷等成分,攝取過量恐怕會加重腎臟負擔,提醒吃鍋時可多加留意。

火鍋湯底:留意鈉過量。
不只是醬料,火鍋湯底也需留意,通常由各種高鹽調味料、底料等熬煮而成,鈉含量非常高。據世界衛生組織建議,腎臟病病友攝取鈉每日不超過2克,火鍋湯頭通常遠遠超過。一般人也得留意。特別是麻辣鍋、泡菜鍋等重口味的湯。易血壓升高、加重腎臟負擔,腎友更可能進一步惡化,增心血管疾病風險。

腎友吃菜:留意鉀、磷過量。
蔬菜有利身體健康,不過對於腎功能不佳者,則可能因為鉀磷代謝障礙而過高。高血鉀症可引發心律不整、甚至心臟驟停。磷攝取過量則會使鈣磷代謝失衡,易造成骨質疏鬆、關節疼痛等骨骼疾病。像是火鍋中常見的綠色蔬菜、豆類、菇類、海帶等,這些大多都富含鉀和磷,都需留意。

各蛋白質:留意蛋白質過量。
肉類、海鮮類、豆腐等豆製品,是火鍋中常見的主要食材。蛋白質的廢物:尿素、肌酸酐等,需要從腎臟排出。健康的腎臟能有效處哩,但對腎友而言,過多而形成高蛋白便會增加腎臟負擔。尤其是加工類的丸子、湯餃等,還有較多的鈉或添加劑,對於腎臟健康更是不利。

油脂食材:留意高油脂。
五花肉、肥牛、肥羊、炸丸子等等,任何有大量脂肪的食材都得留意高油脂,尤其是高飽和脂肪酸。高油脂類食物不僅會增加體重、引發代謝綜合症、影響膽固醇水平,也可能增腎病病風險,腎功能不佳者也可能更進一步惡化,需多留意。

#周子巽 #火鍋 #吃鍋 #護腎 #腎臟 #腎臟病 #洗腎
#周子巽 #火鍋 #吃鍋 #護腎 #腎臟 #腎臟病 #洗腎

吃鍋留意4件事更養生!
享受美味同時兼顧健康。

火鍋多留意健康,不代表什麼都不能吃。周子巽醫師建議可有方法的吃鍋,有助享受美味不掃興,並且同時兼顧身體健康。

湯底:可選清淡、蔬菜湯
相較麻辣鍋等重口味湯底易越吃越渴,清湯、蔬菜湯等清淡鍋底往往更耐吃。也可以加入一些白蘿蔔、冬瓜等水分豐富的蔬菜,有助吸收油脂和鹽分。並可多喝白開水或無糖茶,幫助腎臟稀釋、排出鈉和代謝廢物。若湯口味較重,建議不要喝湯,尤其熬煮越久鈉、嘌呤往往越高。

蔬菜:腎友可選黃瓜、冬瓜。
一般民眾不論何種蔬菜都可以多吃,不過需限鉀限磷的腎臟病病友,就建議可選鉀、磷較低的蔬菜,例如黃瓜、冬瓜等,避免菠菜、菇類、豆類等鉀含量較高的食材。也建議減少骨湯、內臟類食材。也建議腎友盡量避免喝湯,食材的鉀和磷通常多會流於湯之中。

蛋白質:控制攝取量。
為避免蛋白質攝取量過高,建議控制將蛋白質食材控制在
50-100公克內,約3-4個手掌大小;腎臟功能不佳者則控制在40-60公克內,約為2-3個手掌大小。如此便有利控制整體蛋白質攝取量,避免吃下太多的蛋白質,而影響到腎臟健康。

肉類:先選雞、魚,或蛋、豆腐。
肉類建議可優先選擇雞肉和魚肉,同樣是蛋白質也可以先選擇豆腐、雞蛋,這些都屬於優質蛋白質,相較於五花肉、肥肉、紅肉、加工肉等,不僅能攝取更優質的蛋白質,也有利減少油脂、鹽份、添加劑等加工的調味攝取,對於健康更加有利。

#周子巽 #火鍋 #吃鍋 #護腎 #腎臟 #腎臟病 #洗腎
#周子巽 #火鍋 #吃鍋 #護腎 #腎臟 #腎臟病 #洗腎

吃鍋留意湯頭、食材等細節,
助降腎負擔吃得美味顧健康!

周子巽醫師指出,火鍋雖然美味,不過對腎臟健康有一定程度的隱患,尤其是腎臟功能不佳者。吃鍋的時候多留意,不僅能享受火鍋的美味,也有利減輕腎臟負擔,維護身體健康!

#周子巽 #火鍋 #吃鍋 #護腎 #腎臟 #腎臟病 #洗腎
#周子巽 #火鍋 #吃鍋 #護腎 #腎臟 #腎臟病 #洗腎

《延伸閱讀》

.天冷吃火鍋血壓、血脂飆?專家點名火鍋地雷:湯底、醬料、油脂含量高!

.冬季進補先看「自己缺什麼」,中醫:補錯恐傷身,台灣以滋陰潤燥為佳

以上新聞文字、圖片皆屬《今健康》所有,網站、媒體、論壇引用請註明出處。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