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理財

順應政策調整,MG HS 1.5T恢復正常銷售

CarStuff人車事

更新於 01月17日09:52 • 發布於 01月17日09:52 • Bear

Written by: Bear

起源於英國,發揚於上汽的MG百年品牌,因其豐滿的配備卻能在車市中擁有如同「白菜」價的高CP值,因而在全球形成一股熱銷旋風,台灣也不例外也感受到了這股旋風的熱力,MG以超高規格滿配,但車價幾乎是同級對手入門車款等級的策略,才兩年的經營就在台灣累積三萬多名車主。

MG.jpg
MG.jpg

當政府於2024年7月30日公佈新制規定,要求國產車必須達到一定的自製率,市場為之一震。根據政策規定,未上市車款首年15%,已上市車款則為20%,逐年調高到第三年35%。政策溯及既往,並於兩日後的8月1日起,新制便正式生效。

值得注意的是,新法規未涵蓋所有國產車,而是限制零部件主要來自中國大陸的品牌,其法規明確規定如下:「陸資與國際品牌合資者」、「陸資併購之國際品牌者」、「國際品牌(在中國大陸生產者)」與「中國大陸品牌」生產者。如果上述對象需要在台生產車輛,就必須提供「在地化供應鏈合作價值比率」承諾書並取得政府單位同意之文件,自2024年8月1日起實施。有趣的是,目前台灣消費者常購買的日系車款(如 Toyota、Honda 等),自製率達標程度普遍也不高,但因其品牌背景不屬於規範範疇所列對象,因此不受影響。

R62_1389.jpg
R62_1389.jpg

消息一出,由MG、Hyundai首當其衝受影響,以及目前業界傳言的奇瑞、福特六和、吉利、比亞迪…等品牌的新車導入計畫亦難以倖免。這樣的政策不僅讓車廠面臨時間上的壓力,更加劇了成本負擔,尤其對於市場份額較小的台灣市場來說,自製率的提升,難以達到規模經濟有效攤提成本。

MG HS、ZS,以及歐洲熱銷第一名的電動車MG4,以及零部件同樣主要來自中國大陸的Hyundai Custin均因政策影響而調漲了售價。反觀Ford Kuga、Toyota RAV4,以及Honda CR-V這些美日系國產車則因不在上述四種法規規範內,故完全不受影響。

DSC_4056.jpg
DSC_4056.jpg

產品力堅守「超規滿配」,活絡國內供應鏈

經多方努力,如今MG終於迎來了曙光,MG HS 1.5T的國產自製率已經順利恢復正常產銷。而HS其他動力規格與ZS、MG4車型目前仍持續努力中並採限量接單措施。然而,之所以能夠在這麼短的時間能夠獲得解決,當屬中華汽車擁有先天優勢與高效率的處理能力,除了快速與國內如正新輪胎、友聯車材、六和機械等台灣多家協力廠商共同合作展開對應,並順勢帶動汽車製造的相關國內汽車零組件業的活絡。

然而,之所以能夠在這麼短的時間能夠獲得解決,當屬中華汽車擁有先天優勢與高效率的處理能力,除了快速與國內如正新輪胎、友聯車材、六和機械…等台灣多家協力廠商共同合作展開對應,並順勢帶動汽車製造的相關國內汽車零組件業的活絡。

CMC.jpeg
CMC.jpeg

隨著MG HS 1.5T自製率的克服與新價格公布,不難看出MG Taiwan對於消費者需求的重視,2025年新車價格僅微幅調漲2.4萬~3萬,同時配備與規格皆維持不變,實屬難人可貴!同時官網公告後仍給予消費者緩衝期,2024年12月以前的出廠的所有車型全都維持舊價格不調漲,而官網公告內容也針對目前全車系的銷售資訊給予充分說明,看得出品牌對於消費者權益的重視。

R62_1229.jpg
R62_1229.jpg

挑戰中見誠意!MG Taiwan用價格與配備回應消費者信任

當然,幾乎可說MG品牌核心的「超規滿配」的產品銷售策略,依舊繼續維持不受影響。MG Taiwan面對自製率的挑戰,仍然堅持大滿配,而非拔配備推出陽春車款去克服,這點非常令筆者欽佩!

無法享有全球化的攤平成本優勢,是新政策帶來的影響。以MG為例,其銷售遍及全球90多國並全球化熱銷,而原廠全球戰略幾乎都是由對岸、東南亞等製造工廠來生產所有車款,更尤其是歐洲市場銷售的車款,光以MG HS一款車為例,在歐洲市場年銷量達5萬多輛(MG HS 2023年在台灣更是高達近1.2萬輛),更別說是MG所有車款加總起來呢!無論先進的生產製程、供應鏈聚落、人力與零件成本優勢,皆需仰賴規模經濟支撐,不僅MG其他日系、歐系品牌同理可證。

台灣汽車市場太小,遠不足以累績到同規模攤低成本的效應,所以對於台灣市場而言,以HS 1.5T來說,漲價幅度僅2.4萬元約車價的2.5%,就如業界普遍預期的調漲10%低了很多,此次MG Taiwan能端出如此價格,相信一定吸收了不少成本,但為不辜負消費者期待,即使面對市場規模有限的挑戰,依然堅守高品質與大滿配的產品策略。

R62_1610.jpg
R62_1610.jpg
R62_1472.jpg
R62_1472.jpg
MG-1.jpg
MG-1.jpg

自由競爭帶動產業升級!從Tesla模式看對岸電動車崛起

筆者期許,雖然台灣市場雖小,但畢竟我們是自由民主國家,本就應當奉行市場自由競爭的原則,才能將產業競爭力的發揮盡可能的極大化,就好比中國大陸初期推出的電動車時的情況,當時的產品品質與技術品質被視為「災難」,但始終遵守改革開放的國家方針,徹底執行市場自由競爭的原則。

更令人意外的是,中國不僅開放Tesla進口,甚至還允許Tesla成為第一個在中國大陸獨資設廠的品牌。此舉不僅讓Tesla在中國市場站穩腳步,同時也促進中國電動車產業的技術交流與蓬勃發展。特斯拉的引入帶來了全新技術與經營模式,迫使本土品牌在競爭中快速成長,從而催生了如 BYD、小鵬、蔚來…等優秀電動車品牌的崛起。

mg4-ncap-1.jpg
mg4-ncap-1.jpg

同時,Volkswagen集團眾多品牌也在中國陸續設立獨資公司,實現了真正的全球化市場競爭環境。這樣的開放政策證明,讓所有品牌的產品在市場中公平競爭、互相學習,才能快速的提昇產業實力,也彰顯市場自由化對產業發展的重要性。如今,中國電動車產業成果豐碩,舉世皆知,而MG4正是其中之一。而MG選擇克服能關,持續深耕台灣市場,與持續深化與台灣零組件協力廠合作,以促進台灣汽車產業持續發展。

最後附上MG官網公告最新價格資訊,展望未來,市場也期待包括Hyundai等品牌,能接續帶來符合政策規範的新產品,為台灣車市注入更多元選擇,讓消費者在不同價位與規格中,有更豐富的購車選擇空間。

1.jpg
1.jpg
2.jpg
2.jpg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留言 0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