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人均咖啡飲用量亞洲第3,不僅咖啡職人投入數量龐大,整體國內商機成長到新台幣700多億元的規模。近年來在地方創生及食農教育的風潮,台灣的本土咖啡產業逐漸形成規模,隨著農業技術的進步,以及消費者對本土特色產品的興趣增長,雖然市場上仍以進口豆為主,國產僅906公噸、市占率2.25%為少數。
台灣本土咖啡黑金商機湧現 知曉度與品質越來越高
但是地方政府咖啡相關的節慶活動舉辦,越來越多獲獎的精品豆出現,拿下當年度評比最高分並競標每公斤破萬元,以及訴求經營台灣本土咖啡的品牌獲得消費者認同,也讓不少消費者更為關注這塊本土「黑金」商機。雖然台灣咖啡豆單價較高,約是進口咖啡豆的2到4倍,但是越來越多人願意體驗嘗鮮,更有國際觀光客特別購買當作伴手禮。
根據農業部FB粉絲專頁介紹,台灣咖啡包含三原種系統:阿拉比卡種、羅布斯塔種、賴比瑞亞種,而目前臺灣栽培面積最大的是阿拉比卡咖啡種 ,其主要品種有'鐵比卡'、'波旁'、'SL34'、'藝伎'等。2021年農業部農業試驗所嘉義分所,研發培育成功的咖啡新品種「台農1號」,以中低海拔強健品種的優異條件,獲美國精品咖啡協會(SCAA)杯測評定為「精品咖啡」等級。
台灣的地形和氣候條件為咖啡的生長提供了良好的環境,尤其在南部和東部的高山區域,是種植高品質咖啡的理想區域。例如雲林咖啡以其獨特的口感和香氣,在國內市場獲得了一定的知名度,台東更是重要咖啡產區,也積極推動本土咖啡的品牌化,並結合當地旅遊資源。而嘉義的高海拔原鄉也產出不少得獎的精品豆,屏東更是有特等獎咖啡豆,以每公斤3萬元拍賣價創下紀錄。
耕種面積影響產量與售價 如何從品牌化提升國產咖啡價值?
台灣消費者對於咖啡的需求日益多元化,年輕世代尤其追求咖啡的品質與個性化,這使得精品咖啡在台灣的受歡迎程度不斷攀升。此外,隨著環保意識的抬頭,許多消費者也傾向選擇公平貿易、有機認證等符合社會責任的咖啡品牌。
國內的產地咖啡、咖啡職人與精品咖啡品牌浪潮,將各地出產的咖啡推向消費者甚至開始走出國際,也因為自產自銷的運輸里程短、碳足跡更少,而有了更好的永續經營優勢。不過現實層面來說,除了受到耕種面積影響產量有限、偏高的價格,以及獨特性風味尚待提升等問題,都是影響消費購買的意願。
雖然有一些咖啡店專門銷售台灣本土咖啡,並進行品牌化經營,但如何提升市場購買意願的情況下,同時讓更多人有意願投入咖啡種植的行列,還是必須回到市場規模的考量。每年10月1日的「國際咖啡日」是咖啡愛好者和業者共同慶祝的日子,因此我利用這個機會從這些年的觀察與輔導,提出四個面向的建議分享,讓產業更好發展的可能性。
一、新客群的溝通
中高端消費者對於咖啡的要求較高,注重品質和品味,更願意花費時間和金錢來享受一杯高品質的咖啡。這些消費者對於咖啡豆的產地、烘焙技術以及沖煮方式有深入的了解,並且會定期購買精品咖啡豆進行自家沖泡。台灣本土咖啡在這一市場中擁有很大的潛力,因為其獨特的產地故事和高品質的口感非常符合中高端消費者的需求。
越來越多的國際觀光客對於台灣本土咖啡感興趣,尤其是位於咖啡產區的景點,開始將咖啡與當地文化相結合,推出一系列與咖啡相關的體驗活動,如咖啡品鑑、咖啡製作課程等。這些活動吸引了這些國際觀光客,不僅增強對本土咖啡的認識,也提升了購買台灣咖啡當作伴手禮帶回家鄉送人的機會。
企業也是咖啡業者的重要客戶,許多公司為了提升員工福利,會購買咖啡設備或進行咖啡豆訂購,業者可以根據企業規模、員工人數以及咖啡需求,推薦合適的咖啡設備和豆種,並提供定期維護與補充服務,確保咖啡品質穩定,以達到長期合作的目的。咖啡也可以成為提升公司文化的媒介,業者可以與企業合作舉辦內部咖啡文化活動,邀請咖啡師進行現場示範與講解,甚至開設咖啡品鑑課程,提升員工對咖啡的認識與興趣。
二、產品創新與故事連結
在產品開發方面,業者可以創新推出不同風味的咖啡豆,以滿足多樣化的消費者需求,根據不同產區的地理條件,開發具有區域特色的限量款咖啡豆,提升其稀有性與價值感。此外研發適合台灣消費者口味的咖啡調配,或推出符合年輕消費群體喜好的創新飲品。
許多咖啡品牌的成功因素之一,在於其品牌溝通及故事連結,通過講述台灣咖啡的產地故事,將咖啡與當地文化、歷史相結合,可以有效地提升台灣咖啡在市場競爭中的感性訴求。像是不少原鄉部落種植的咖啡,不僅是一種飲品還象徵著高山美景與自然資源,也可以結合原住民文化進行深度連結,打造出具有文化特色的品牌形象。
業者可以考慮與其他行業的品牌進行跨界合作,創造全新的消費體驗,例如咖啡品牌可以與餐廳、甜點店或生活風格品牌聯手,推出聯名商品或套餐,增加品牌的觸及面和市場份額。或是專注於創造深度的品牌體驗,例如開設咖啡工作坊,讓消費者深入了解咖啡的製作過程與背後的文化故事。體驗行銷不僅能強化品牌與消費者之間的情感聯繫,還能提升消費者對品牌的忠誠度。
三、持續深化忠誠顧客
會員制行銷是提升顧客忠誠度的有效方式之一,咖啡店可以建立專屬的會員系統,為會員提供獨享優惠、生日贈飲以及限量產品的優先購買權等。這不僅提升顧客的消費意願,還能通過會員資料進行精準行銷,推薦客製化的飲品或產品。更進一步通過數據分析,咖啡店可以為喜歡單品咖啡的顧客推薦最新的限量豆種,或是根據顧客的口味偏好推出專屬的咖啡訂製服務。這類個性化的體驗能夠加深顧客對品牌的認同感,並提升消費滿意度。
訂閱制行銷模式在咖啡市場中逐漸興起,業者可以推出訂閱服務,讓顧客每月固定收到精選咖啡豆、限量產品或是專屬優惠。訂閱內容可以多元化,包括每月不同的咖啡豆、特調飲品甚至是搭配的咖啡點心,這樣的訂閱模式不僅能提供穩定的收入來源,還能不斷推動品牌與顧客之間的互動。
透過這樣的服務,咖啡店能夠定期讓顧客體驗到新的咖啡風味,並進一步提升品牌的市場知名度。在家自煮咖啡訂閱服務也可以進一步發展。例如提供不同風味的本土咖啡豆訂閱服務,根據消費者的口味偏好,每月精選當季或限量的咖啡豆,並送到家中。業者還可以結合咖啡知識介紹或專家推薦,增加消費者對於不同咖啡風味的認識,讓每月的咖啡訂閱成為一次次新鮮的體驗。
四、咖啡與科技的結合
許多咖啡愛好者在家沖泡咖啡時,面臨的挑戰是如何選擇合適的設備與豆種,業者可以推出「一站式」的咖啡設備與豆種組合包,針對不同需求的消費者設計手沖咖啡套裝、義式咖啡機套裝等,搭配精品咖啡豆,提供便利的選購體驗。咖啡業者也可以利用大數據分析,針對不同消費族群進行精準行銷,根據消費者的購買歷史推薦專屬的咖啡口味。
智能咖啡機、移動應用程序及虛擬實境等技術開始進入咖啡市場,一些品牌推出了可以在家製作專業級咖啡的智能咖啡機,並通過手機應用程式與用戶互動,提供個性化的咖啡體驗,有效提升消費者的購買意願。
這樣的客製化體驗能讓在家自煮咖啡的消費者,滿足對咖啡沖煮時著較高的要求,業者可以針對這類消費者提供個性化的訂製服務。根據消費者的口味偏好和咖啡器具,推薦專屬的咖啡豆搭配。這樣的服務能讓消費者在家也能享受到咖啡館級別的專業咖啡體驗。此外咖啡訂製服務可以結合數位化技術,了解消費者的口味喜好,進而推薦合適的咖啡產品。
企業永續與在地生產價值結合
許多企業越來越關注企業社會責任與環保議題,咖啡業者可以結合CSR行銷,為企業提供符合永續發展目標的咖啡方案。例如提供公平貿易、環保包裝或有機咖啡豆,讓企業在享受高品質咖啡的同時,能夠達到環保與社會責任的目標。不僅強化了咖啡品牌的正面形象,也滿足了企業對於CSR的要求,提升雙方的合作機會。
此外業者還可以考慮與環保組織合作,推出環保杯、再生材料包裝等,借助公益行銷吸引具有環保意識的消費者。並搭配相關永續營運策略,推動「咖啡渣再利用」計畫,將咖啡渣回收並用於其他農業領域,如作為有機肥料或土壤改良劑。這樣的合作不僅能降低咖啡產業的碳足跡,還能促進農業資源的循環利用,實現雙贏。
與其他本土農業的合作,不僅可以提升咖啡豆的附加價值,還能創造更多的行銷話題與產品創新機會。與其他特色農產品進行聯名合作,推出結合多種台灣農業優勢的產品,例如與蓮霧、鳳梨、荔枝等進行創新調味,開發具有台灣特色的水果風味咖啡豆或水果咖啡飲品。還可以與農產品生產者合作,推出聯名商品將咖啡與花卉、香草等農作物結合,開發出特色的咖啡伴手禮,這樣既能提高產品的多元性,也能透過聯名合作擴展消費者群體。
申請國際認證 提升國際競爭力
國際行銷的方面,可以與其他亞洲國家進行區域合作,共同推動精品咖啡市場。例如與日本、韓國等咖啡文化發達國家合作,推出聯名咖啡豆或進行品牌合作,吸引兩國消費者的注意力。同時業者應積極申請國際認證,如有機認證、公平貿易認證或Rainforest Alliance雨林聯盟驗證,這些認證不僅能增加國際消費者的信任度,還能提升台灣咖啡豆在全球市場中的競爭優勢。
台灣本土咖啡豆產業的發展,必須依賴創新的行銷策略、與本土農業的合作模式以及國際化的經濟思維。透過品牌故事行銷、品質提升、跨界合作和國際推廣,將能夠在全球市場中建立獨特的競爭力。隨著消費者需求的多元化和永續發展的趨勢,業者應不斷創新與調整行銷策略,才能在快速變化的市場中脫穎而出,實現長期的產業升級與國際化發展。
【本文獲王福闓授權刊登,原文標題:來一杯台灣本土咖啡,四種帶動產業發展的可能性】
【本文為作者意見,不代表本媒體立場】
審稿編輯:林玉婷
延伸閱讀
▶手沖咖啡的永續革新!雀巢攜手MIT供應鏈打造「雀巢好好咖啡」 有效減少一次性耗材更環保!
▶挑選瑕疵咖啡豆不再費時費力!茶改場開發AI智慧生豆挑選機 減少人力成本且精準度達95%!
▶越南「共咖啡 CỘNG CÀ PHÊ」選定台灣為海外第四據點!想憑什麼特色在競爭的台灣咖啡市場突圍?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