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膽固醇超標?高血脂症6大症狀注意!原因與治療方法一次看

Hello醫師

更新於 2024年08月19日10:06 • 發布於 2024年08月22日01:00 • 文:連珮妤|資料查核:Hello 醫師
膽固醇超標?高血脂症6大症狀注意!原因與治療方法一次看
膽固醇超標?高血脂症6大症狀注意!原因與治療方法一次看

現代人攝取精緻飲食的情況愈來愈頻繁,但大吃大喝的同時,極可能造成血脂急速波動升高,進而引發高血脂。

由於高血脂不會出現明顯症狀,許多人不僅認為高血脂症不算是疾病,更對其置之不理。然而,若未能及早治療,高血脂症恐怕會併發冠狀動脈心臟病,甚至發生腦中風等憾事。

究竟高血脂的標準為何?高血脂的症狀有哪些?又該接受哪些治療才能改善高血脂症?本文將為你一一解答,協助你遠離血脂升高的危機。

高血脂症是什麼?

高血脂症(Hyperlipidemia)是指血液中的膽固醇和三酸甘油酯增加,造成血脂異常升高的疾病。高血脂症主要可分為高膽固醇血症、高三酸甘油酯血症(Hypertriglyceridemia)及混合型高血脂症3大類。

高血脂症3大分類:血脂濃度差異這樣看

以下為高血脂症常見的3種類型與其血脂濃度的數值:

  • 高膽固醇血症(Hypercholesterolemia):膽固醇皆高於正常值200mg/dl。
  • 高三酸甘油脂血症(Hypertriglyceridemia):三酸甘油酯數值高於200mg/dl。
  • 混和型高脂血症(Mixed hyperlipidemia):膽固醇及三酸甘油酯數值皆高於200mg/dl。

高血脂症常見症狀:胸痛、嘴歪斜勿輕忽

一般而言,患有輕度的高血脂症,身體通常僅可能會有頭暈、疲憊、失眠、健忘、胸悶、心悸等症狀,並不會出現明顯的不適症狀,由於症狀與多種疾病相似,所以容易遭病患忽略。

然而,高血脂症情況較為嚴重時,則會引發頭痛、胸悶、胸痛、呼吸急促、身體無力、嘴角歪斜等症狀,如果未能及時醫治,最終恐導致冠心病、腦中風等疾病。

此外,高血脂症還可能併發以下8種疾病:

  • 動脈硬化
  • 動脈瘤
  • 心肌梗塞
  • 心絞痛
  • 心臟衰竭
  • 中風
  • 急性胰臟炎
  • 四肢末梢壞死

高血脂症2種原因

高血脂症依照成因可分成原發性高血脂症與續發性高血脂症,以下分別介紹其原因:

  • 原發性高血脂症:即便沒有不良的生活習慣,也可能會因基因遺傳,而引發原發性高血脂症。
  • 繼發性高血脂症:主要是受到後天因素所致,如罹患第2型糖尿病、膽汁淤積性肝病、慢性腎臟病、甲狀腺機能低下、腎病症候群、抽菸、肥胖,以及服用口服避孕藥、Thiazide類利尿劑等特定藥物。

高血脂症常見2大治療法:非藥物治療為主、藥物治療為輔

由於高血脂症大多難以發現,常在患者接受健康檢查後,發現膽固醇或三酸甘油脂指數超標時,才會得知已罹患高血脂症。多數醫師此時會建議患者先以非藥物治療為主;例如改變日常生活習慣,以控制血脂。但若經過一段時間,血脂沒有獲得明顯控制,便須搭配藥物治療。而非藥物治療、藥物治療的差異為何,下列幾項將為您說明:

非藥物治療1.飲食控制

建議高血脂患者的飲食可改以清蒸、水煮、涼拌等烹調方式,並減少攝取含飽和脂肪的食物,如肥肉、奶油、內臟、油炸食物等,以防膽固醇飆升。若欲攝取奶製品,建議應以零脂肪或低脂製品為主,才能有效控制血脂。

此外,患者不妨適量食用富含Omega-3脂肪酸的深海魚類,而正餐主食則改為燕麥、糙米等全榖根莖類,取代部分白米或麵條,並減少食用甜食或含糖飲料,以防止三酸甘油酯數值上升,進而降低動脈硬化或腦中風的風險。

非藥物治療2.規律運動

不管何種類型的高血脂症患者,建議每週應進行至少150分鐘的有氧運動;如慢跑、游泳、騎腳踏車、有氧舞蹈等,有助於控制體重,降低體內膽固醇與三酸甘油酯的濃度。

膽固醇超標?高血脂症6大症狀注意!原因與治療方法一次看
膽固醇超標?高血脂症6大症狀注意!原因與治療方法一次看

藥物治療

高血脂症患者若經生活習慣調整3~6個月後,仍無法有效控制血脂,便須考慮以藥物治療。目前較常用來治療高血脂症的藥物主要為以下3大類型:

  • 史塔汀藥物:服用後能有效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但可能會引發肝功能上升、肌肉病變等副作用。
  • 膽酸結合樹脂:是一種相當常見的降膽固醇藥物,能抑制膽固醇吸收,但於服用後患者可能會出現腸胃不適、便祕等副作用。
  • 纖維鹽酸衍生物、菸鹼酸與魚油:此3類藥物皆可降低高血脂患者體內三酸甘油酯的濃度,但服用後容易出現腸胃不適、肝功能上升等症狀。

---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若您有任何相關內容合作、採訪活動及投稿邀約,歡迎隨時與《Hello醫師》聯繫:info@helloyishi.com.tw

最新文章:運動員壓力有多大?焦慮症狀分2種:不只手抖,還可能呼吸困難

🍀 加入【Hello醫師】LINE好友 健康訊息不漏接!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