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宅品味

台灣社會住宅晚韓國30年! 全台社宅占比不到1%

TVBS

更新於 2020年12月05日00:55 • 發布於 2020年12月04日14:48 • 劉俐均 花振森
圖/TVBS
圖/TVBS

台灣社會住宅起步比較晚,全台的社會住宅占比不到1%,像是鄰近國家日本、韓國都已經達到5%以上,台灣追趕得上嗎?加上最近引發熱烈討論的台北市明倫社宅、3房型租金,有專家也點出背後的原因,因為有財務100%自償的框架在,要攤還興建以及營運成本,這恐怕是台灣目前所面臨的一大挑戰。

圖/TVBS
圖/TVBS

民眾黃先生:「客廳比一房的大很多,主臥室做這種透明隔間。」

在房子裡東看西看,還有屋內的格局,都得好好審視一番,不少民眾對於如今北市最夯的社宅,充滿好奇,尤其是1、2房型最受歡迎,一早預約看房的人絡繹不絕。

記者劉俐均:「現在明倫社宅熱度很高,在開放第二天就有不少民眾搶著來參觀,因為想要入住可不容易,除了要符合申請資格之外,他的(平均)中籤率也只有6%,所以現在入住的年限都以6年為期限,不過來看看韓國他們預計要興建六萬戶,而且保證入住30年,相比之下台灣做得到嗎?」

台北市都發局長黃景茂:「剛開始的時候因為量不多,所以可能大家要為了公平起見,就是要限制住的年限,除非你是社會局列管的一些低收入戶,弱勢戶低收入戶他列管的可以到十二年,那些是比較特殊可以到十二年,其他一般就是六年。」

圖/TVBS
圖/TVBS

台灣從2015年開始做社會住宅的前期規劃,目前全台一共有4萬1987戶,全國社宅比例才只有0.05%,而台北市興建完成的社會住宅,有3705戶,比例也只占了0.35%,就算加上公有住宅也不到1%,其他各國比例,像是日本占比已經有6.1%,韓國5.1%,荷蘭更是高達32%,已經落後鄰近國家將近20年才起步,我們追趕得上嗎?

北市都發局長黃景茂:「5年10年我在想,多的時候我想有達到2%3%5%的時候,那時候一定會啟動來想說,可以住得更久一點。」

文化大學土地資源學系主任李家儂:「當初說八年要蓋20萬戶,20萬戶大概就會到所謂韓國現在22萬戶的一個規模,那韓國大概是在1980年代的時候,就開始做這件事情了,所以他已經做了30年了,花了30年的時間,而且他這個30年都是用蓋出來的,一棟一棟房子蓋出來的,那跟我們的制度比較不一樣,如果達到5%的話,我們可能就要10幾萬戶的目標。」

台灣的社會住宅價格相對高,尤其明倫社宅3房型,租金高達4萬500元,引發各界爭議不斷,但這高租金背後的原因,就是興建社宅「財務100%自償」,要攤還所有興建、維護營運成本。

文化大學土地資源學系主任李家儂:「要用租金達到自償是不太可能的事情,因為我們興建這麼多的量體,這些量體我們又低於市價的租金來做承租,又包了這麼多社會服務的話,那這個怎麼樣做都沒辦法自償,所以社會住宅我想未來,一定還是必須要編列很多預算。」

圖/TVBS
圖/TVBS

台灣面臨的挑戰是社會住宅量太少,在大量興建過程中,又沒有足夠的財力資源來補貼,專家也點出,各國設立社會住宅的目的不盡相同,但仍得建立在「可負擔租金」的原則之下。

社會住宅推動聯盟主任林育如:「還是要回到你到底怎麼去定義,這個社會住宅政策的定位到底是,想要達到什麼目的,你想要解決什麼問題,你想要照顧什麼樣子的對象,那你的住宅就應該供給的那個模式,就應該要符合這一群對象的需求,我們期待讓這一群相對弱勢者,他可以比較有好的居住品質,可是相對的他的租金能力的負擔,也要能夠可負擔這樣子。」

專家也建議,租金作為財務自償的框架必須改變,不讓他成為租金定價的考量,也不應該以市場行情折扣為依據,更得從源頭的興建做開源節流,才能讓台灣的社會住宅發展,可長可久。

最HOT話題在這!想跟上時事,快點我加入TVBS新聞LINE好友!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