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是銷售或提供與民眾相關的服務或商品,公司知名度就成為該商品或服務能否進入消費者考慮名單的第一關,能被看到、被聽過,才有機會被討論、被推薦,進而被接受。有形商品尚且如此,遑論是看不到摸不著的保險商品。何況,保險不僅僅是商品更是一份契約,要讓民眾願意掏錢買單,並維持長期關係且持續再購,除了知名度外,積極建立提高客戶黏著度的品牌形象更是重要。
平均每位受訪者聽過10家公司
9.1家正評1.3家為負面知名度
知名度既是企業決戰的第一關,本刊自1994年開始執行「最佳壽險公司排名調查」就將知名度列為調查項目之一。訪談對象為20歲以上民眾,為求公正客觀,特排除本身是保險從業人員或有家人從事保險工作者,本回調查共回收有效問卷1,504份。
今(2020)年本調查執行期間,台灣共有22家壽險公司,問卷以隨機排序列示所有保險公司名稱,採面對面訪談方式讓受訪者勾選「聽過」的公司。調查結果,平均每位受訪者聽過10.4家公司,其中有1.3家為負面的知名度,知名度最高的前6家公司都有超過1千位受訪者勾選,其中有5家的負面知名度都在1成以上。知名度較低的公司大多為成立時間較短、規模較小、業務員人數較少或僅有銀行通路者,但相對的負評也較少,正評比例多在8成5以上。
22家壽險公司的知名度介於10.4~90%之間,負面知名度則在1.6~17.4%之間。
認識保險公司6成6透過親友
5成靠業務員 4成6看網路與電視
經過了一年,民眾認識壽險公司的管道是否產生變化?本次調查顯示,有6成6的受訪者是經由親友口耳相傳認識壽險公司,勾選率比上一回調查增加5個百分點,其次是透過壽險業務員,勾選率有5成,顯示人對人的傳播以及口碑的建立,對提升壽險知名度的重要性。
此外,因看網路與電視認識壽險公司的也約占了4成6,與上一回相比,兩者的勾選率分別小幅上漲1.7與1.2個百分點。而第27回調查才增列的「保險經紀人」管道,第一次列入調查就獲得21.9%的勾選率,這回再增加3.2個百分點,達25.1%,表示每4位受訪者就有1位是透過保險經紀人認識壽險公司。近幾年登錄在保經公司的業務員快速增加,加上有些保經公司冠名贊助電視劇或運動賽事,不但提高了保險經紀人的曝光度,連帶也使得所代理的壽險公司的知名度上升。
銀行是壽險業很重要的銷售通路,這回調查有2成1受訪者是從各種金融機構聽到保險公司的名字,雖然勾選率略高於前幾回調查,但仍只有「來自業務員」勾選率的4成2,這也可以印證,以業務員為主要通路的壽險公司知名度通常高於以銀行為主力者。
雖然網路的勾選率年年增加,但另一個看似傳播力很強的社群網站,則因難以長期維持粉絲熱情,僅幫助了1成3的受訪者知道保險公司,比上一回調查還減少近3個百分點。其他廣宣途徑,如公車看板、廣播、保險公司APP等的勾選率都不到1成。(詳圖一)。
將認識管道與受訪者資料做進一步交叉分析,可發現,透過親友認識壽險公司者,以居住在「中彰投」、「雲嘉南」地區的比例較高;若是因業務員認識的,則以「50歲以上」、「中彰投」、「雲嘉南」地區、月保費支出在「8萬-未滿15萬元」及「15萬元以上」者較高。看網路認識的,以「男性」、「東部地區」、「研究所以上學歷」者居多。看電視的,則以「中彰投」及「東部」、「研究所以上」、「無就業者」的比例明顯較高。
富邦、南山、國泰知名度達9成
新光、三商美邦居次
雖然知名度較高的公司大多年資較久,但是「歷史悠久」並非高知名度的保證,第28回「全國最佳壽險公司排名調查」顯示,知名度勾選率在5成以上的公司有10家,而這10大公司橫跨老中青三代,其中,富邦、三商美邦、遠雄與全球都成立不到30年,國泰、南山、新光與中國皆為近60年的公司,台灣72年、中華郵政壽險則已有85年歷史。
這10家知名度超過5成的公司中,富邦與南山的勾選率相同都是90%並列第1,國泰雖名列第3,但勾選率也高達89.8%,與富邦、南山僅差0.2%,位居第4的是新光,勾選率為85.8%,三商美邦則以近8成的知名度,排名第5。勾選率介於6到7成之間的公司,有中華郵政、台灣與遠雄,而全球與中國分別以51.3%及50.4%的勾選率位居第9與第10。
若與上一回調查比較,這10家公司的知名度勾選率,除了中國衰退1.6%之外,其他公司都提高,其中以南山7.7%、國泰6.6%及新光的5.9%增幅最大
元大知名度增加7.6個百分點
康健、安聯分別銳減9.5%與6%
在知名度不到5成的12家公司中,相較上一回調查,只有元大與保德信2家的知名度勾選率增加,其他都衰退。臺銀雖衰退3個百分點,但勾選率仍超過4成,保住第11名,排第12的是上一回知名度達4成的英國保誠,這次衰退0.8%勾選率為39.7%。
其他公司知名度的排名也產生不小變動,元大是這一回知名度提高最多的公司,勾選率比上一回增加7.6個百分點,排名從第19前進到第14,友邦的勾選率雖衰退4.7個百分點,但因康健衰退更多達9.5%,使得友邦名次從上一回的第14前進到第13,而康健則從第13退居到第15。安聯的知名度也衰退6個百分點,名次更從第15掉到第18。而法國巴黎、第一金與安達的知名度勾選率都不到2成。
若以地區來看,南山、新光在中彰投較有名,國泰除中彰投外,以桃竹苗及東部知名度較高,三商美邦在中彰投、東部與高屏較多人認識,台灣與中國則以中彰投及雲嘉南佔上風,全球與遠雄則分別在中彰投與東部較有名。
以月收入分析,富邦在5萬元以上族群比例高達95.4%,國泰在15萬元以上居多,三商美邦在未滿2.5萬元族群有87.1%勾選率,中華郵政、台灣、遠雄、全球及中國皆在8萬~未滿15萬元及15萬元以上比例較高。
至於學歷方面,中華郵政以高中職及以下族群比例居多,台灣、遠雄、全球及中國則在研究所以上族群占率較高。
22家壽險公司成立歷史、知名度排名與勾選率詳圖二。
22家壽險公司 知名度相差10倍
知名度高 保費收入較可觀
本次調查,22家壽險公司最高的有90%,最低的則為10.4%,代表最有名的公司每10個人就有9個人聽過,最沒沒無聞的公司,10個人當中僅約1個人知道,相距達9倍。
雖然被知道被聽過並不代表會被接受,且國人至今仍以被動投保居多,加上各公司主要的通路也不相同,但知名度對壽險的經營仍舊十分重要,知名度的勾選數為各公司在本調查所涵蓋的4大正面排名得票數的天花板,只要是消費者腦海裡沒有的名字,就無從被消費者選擇。
本回調查顯示,知名度高於8成的壽險公司,被聽過該公司的受訪者評為值得推薦的機率,在1成6~3成5之間,至於知名度在2成左右的公司,則推薦率急降到4%以下。此外,從業務的角度來看,除了少數只靠銀行賣躉繳高保費商品的公司之外,高知名度的公司通常也是保費收入較可觀的公司。
知名度除了需要長期持續累積之外,保險公司本身的歷史、人力或業務規模、通路策略以及所屬集團、關係企業的品牌知名度等,都是壽險公司知名度的基本盤,萬一發生重大事件,不論正負面,也可能讓知名度突然暴增。但要維持高知名度於不墜,則必須仰賴持續的活動曝光,以及可以吸引消費者注意的廣告或報導,不斷提醒民眾,否則一旦在民眾心目中沒有了名字,其他方面的表現再優異,也很難被看到。
延伸閱讀: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