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傳「隔夜茶真的不能喝嗎?」實驗影片,將泡著茶葉的隔夜茶水拿到顯微鏡底下觀察,並無特殊發現而得出隔夜茶可以喝的結論。專家表示,傳言「隔夜茶毒於蛇」的說法應與亞硝酸鹽無關,其實是茶水中的「單寧酸」易使消化功能較弱的人發生胃腸不適,有此症狀的人應避免「濃茶」,但泡出濃茶不只是沖泡時間、也與茶葉量、熱水溫度等因素有關,且泡茶時間長短與隔夜與否無關,傳言說法將胃腸不適過度延伸,連結到孳生細菌、亞硝酸鹽,傳言說法錯誤。傳言說「隔夜茶裡有很多抗氧化物、不容易變質」,則是以錯誤的論點來解釋,傳言說法錯誤。
隔夜茶毒如蛇的影片?
原始謠傳版本:
隔夜茶真的毒於蛇
主要流傳這段影片
並在社群平台流傳:
查證解釋:
隔夜不是重點 多少小時才是考量的重點
傳言提到「大人經常說隔夜茶有害,不能喝」。MyGoPen 致電諮詢 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營養室主任蘇秀悅,她表示「隔夜」的意思是指放了一整晚、隔天再喝,但實際上也有很多人早上上班時泡茶、喝一整天喝到晚上下班前都還不見得喝完,時間可能長達 9 個小時或甚至更久,其實等同也是隔夜的意思,蘇秀悅提醒民眾,關心隔夜茶到底能不能喝之前,要先提醒自己是不是也會在白天有類似的行為,而不只是鎖定在隔夜二個字上。
濃茶富含單寧酸 胃腸功能差的人要避免
蘇秀悅指出,對一般人來說,泡「茶」是指用熱水沖泡茶葉,這樣的茶水就會是溫熱的,並不需要像果汁或牛奶,必須冷藏在攝氏 7 度以下以免變質,茶水中含有咖啡因以及多酚類,多酚類包括有兒茶素、單寧酸等,民間之所以會有隔夜茶不能喝最主要的原因是茶水中含的單寧酸會引發消化功能較差的人胃腸不適,也就是一般常聽到的「濃茶傷胃」、「很鋒利」說法,因此本來胃腸偏弱的人,就要特別注意,例如可以在沖過熱水之後,就將茶葉適時取出、而不是一直泡在茶水中,以免單寧酸不斷釋出,但如果是喝茶葉一直都泡茶水裡的濃茶,也不會有任何不適的人,則就不需要特別擔心,傳言沒有釐清每個人不同的消化能力及耐受,以偏概全說隔夜茶不能喝或是能喝,內容說法錯誤。
蘇秀悅強調,上述方式沖泡的茶水應是溫熱的,既然是熱茶、就不必為了延長保鮮而放進冰箱冷藏,泡好之後從熱茶變成常溫的過程、儘快喝完即可;而如果是冷泡茶,將茶包或茶葉直接放進白開水中浸泡,或甚至放進冰箱冷藏做成冰茶,這樣的做法茶水中的單寧酸含量就會變低,傷胃的顧慮降低,傳言沒有說清楚各種泡茶的方式及差異,僅以「大人經常說隔夜茶有害」、「隔夜茶真的毒於蛇?」這樣錯誤的前提開始論述,傳言說法易誤導。
把茶水當成白開水即可 避免落菌、口腔回流
傳言影片還將泡著茶葉的隔夜茶水那到顯微鏡底下觀察,並沒有特殊的發現,傳言因此說「隔夜茶可能比隔夜白開水還乾淨」。蘇秀悅強調,茶水比白開水多出的成分就是從茶葉中沖出來的各種多酚類,並且讓水多了風味,這些成分不會讓水更容易變質、或是更不容易變質,民眾把茶水當成一般的白開水、儘快喝完即可,但是要記得加蓋避免空氣中的落塵、落菌,或是民眾擔心喝茶的時候,口中的細菌回流到茶水中導致污染,或是台灣夏季即使室溫也很炎熱,那就更快的喝完即可。隔夜茶沒有比白開水乾淨、隔夜茶也沒有比白開水不乾淨,傳言說法易誤導。
傳言提到「央視節目測試過隔夜茶,亞硝酸鹽沒有增加」。MyGoPen 查詢《人民日報》的「人民網」曾於 2014 年轉載中國央視的闢謠,指出不同樣品的隔夜茶亞硝酸鹽都極低,「隔夜茶是安全且可以飲用的,已經得到證實」。蘇秀悅指出,根據環境部的公開資料,硝酸鹽類是蔬菜主要的「氮」來源,本來就自然存在,而且在葉菜類濃度會比加工肉品來得高,蔬菜是飲食中硝酸鹽類最大的來源,由此可見茶葉並不是重點,只要是施肥的土地所種出來的農作物,都有可能帶有硝酸鹽類,但是這樣從土壤中帶到作物上的量是安全的、民眾不用擔心,而民眾最擔心的「亞硝胺」的問題,亞硝胺必須要有蛋白質,才能「亞硝酸鹽+含蛋白質的胺類食物」= 亞硝胺,但茶葉沒有蛋白質,根本不會產生這樣的反應,民眾也毋需擔心。
資料來源:食藥署 食用玩家 《冷泡茶與熱泡茶的差別~》
結論
總結而言,傳言說「隔夜茶裡有很多抗氧化物,它本身並不容易變質」,但以專家提到的果汁為例,果汁也含有維他命C等很多抗氧化物,但果汁需以攝氏 7 度冷藏否則容易變質,傳言以錯誤的論點、解釋正確的結論,傳言說法易誤導。
隔夜茶有毒不要喝的傳言,討論的角度包括亞硝酸鹽的問題,但專家的澄清及環境部的資料都顯示,茶葉的亞硝酸鹽極低、不用擔心;而傳言影片將隔夜茶的茶水放到顯微鏡下觀察、沒有特殊發現,專家表示,不管是隔夜茶、新鮮現泡的茶,雖然有風味上的差異,但是民眾就把它當作是一般的白開水,儘快喝完即可。
教資源:
環境部 化學物質管理署 - 是福還是禍,總之躲不過 :亞硝酸鹽的新發現,切開了致癌的鎖鏈?
諮詢專家:
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 營養室主任 - 蘇秀悅
延伸閱讀:
【假新聞】隔夜菜恐致癌?蔬菜、海鮮、銀耳?醫:勿過度恐慌
【查證】紅蘿蔔炒蛋藏致癌危機?混和生成亞硝胺?勿過度解讀!高溫烹煮加工肉品更應少吃
【查證】烤肉這二樣不要一起吃?WHO認定一級致癌物?應減少攝取加工肉品
【易誤解】網傳影片:茶葉會過期嗎?食藥署詳解保存期限與食安注意事項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