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人際

原來清明節這樣來!其實掃墓不只是祭祖!

女人迷Womany

更新於 2024年03月18日11:30 • 發布於 2024年03月18日11:30 • 女人迷編輯 Yachun Hu

每年春雨綿綿之時,也是人們緬懷祖先、飲水思源的日子。關於清明節,你有想過它的由來,以及為什麼要掃墓嗎?

這背後有些動人的歷史淵源,如果你也好奇,本文帶你一探究竟!

清明節由來

清明節的由來與習俗活動有關,相傳的說法主要可以分為以下兩種。

一、由寒食節與上巳節演變而來

談到清明節,大部分的說法認為與「寒食節」和「上巳節」有關。

首先,寒食節可回溯至春秋時代。當時,晉國公子重耳與其大臣介之推遇亂一同流亡,途中兩人飢餓困苦,介之推割下自己的肉給重耳吃,不求回報的他,只期望重耳能成為勤政愛民的君王。

十九年後,重耳成為晉文公,一一犒賞當初陪他流亡的忠臣,卻獨忘介之推,而不邀功的介之推也選擇回鄉與母親隱居。幾經提醒後的晉文公,連忙趕往介之推的老家綿山,卻尋人未果,便按旁人之計放火燒山,意圖逼出介之推。

不料,大火燒盡後,只見介之推背著老母親燒死在柳樹下的身影。羞愧傷心的晉文公將這天訂為寒食節,紀念介之推的忠誠,也規定百姓禁止用火,留下了只能吃冷食,或預先煮好的食物習俗。

另外,晉文公隔年祭祀介之推時,發現綿山的柳樹重生,賜其為清明柳,並要求晉國人民掃墓掛柳枝,也將寒食節的隔天訂為清明節。

而上巳節據說源於周代,但到漢初才被明定落在農曆三月初三。根據《後漢書.禮儀志》提及,人們當天會進行祓禊。

祓禊指的是古人在水邊以草藥沐浴,作用是驅除疾病與災禍,其後也逐漸衍伸出戶外宴飲、出遊踏青,同時也是年輕男女結伴出遊的日子。

而《台灣通史》則提到上巳節漳州人會祭祖掃墓,稱之為小清明。

由於寒食節、上巳節、清明節的日程相近,三者習俗逐漸整併,形成今天熟知的清明節。

(延伸閱讀:專訪藝術家林宜瑾:自然、傳統、民俗、記憶不只是鄉愁,別一味去說「台灣人的身體就是什麼」

圖片|Photo by Ivan Samkov on Pexels

二、起自劉邦尋墓

清明節由來的第二個說法據傳來自漢高祖劉邦,當時他和西楚霸王項羽激戰後終得天下。回鄉時,要到墳上祭拜父母的劉邦,發覺因為戰爭,祖墳已經破裂崩壞,難以辨識碑文。

找不著父母墳墓的他,從衣袖中取出一張紙,撕成小碎片,並抬頭向上蒼祈禱:「在天有靈,現在風刮得這麼大。我將這些小紙片拋向空中,如果紙片落在一個地方,風都吹不動,那就是父母的所在地。」

語畢,有一紙片落在墳墓上,風吹也吹不動。劉邦認真檢視那塊墓碑,果然看見父母的名字刻在上頭,命人立即重新整建,往後的清明節也都會來祭祖。

掃墓的意義

清明節向來是華人相當重視的節日之一,而到了思想日新月異的今天,掃墓的意義也不斷轉變。

其實,以現代來說,掃墓本身或許已經超越純粹的祭祖儀式,更像是凝聚親情、表達感恩與寄託思念的時刻,也因此有「掃的是墓,聚的是人,延續的是親情」的說法。

而這個一年一度的重要時刻,有哪些需要遵守的習俗與不要觸犯的禁忌呢?

你的疑難雜症下一篇文章全部幫你統整好!

(同場加映:女性可以做八家將、跳鍾馗!進步中的民俗禁區

圖片|Photo by RDNE Stock project on Pexels

延伸閱讀:

韓國、越南的中秋傳統習俗是這些!賞花燈、吃「松片」,與台灣大不同
韓國、越南的中秋傳統習俗是這些!賞花燈、吃「松片」,與台灣大不同

韓國、越南的中秋傳統習俗是這些!賞花燈、吃「松片」,與台灣大不同

加入女人迷 Line@,好內容不再漏接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留言 0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