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理財

央行透露不為人知的小秘密 台灣的黃金存摺之父是「他」

經濟日報

更新於 10小時前 • 發布於 12小時前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

中央銀行30日在粉絲專頁上發布貼文指出,在台灣,早年的黃金是不能自由買賣的,後來黃金才商品化,並進一步演進成現在以黃金存摺來交易黃金的方法,免去了老百姓想破頭將黃金藏在家中隱密地方的不便;而央行前總裁彭淮南在擔任中央信託局(2007年併入台灣銀行)理事主席時,首創黃金存摺,堪稱是國內的「黃金存摺之父」。

央行指出,近來,受到以Fed為首的全球央行可能進一步降息、中東地緣政治持續緊張,加以美國總統大選在即帶來的不確定性之影響,黃金價格一路高漲。今年以來金價漲幅已超過27%,可望創下2010年來的最大漲幅;台灣銀行的黃金存摺則於今年9月26日創下每公克2,741元新高價。

央行表示,在台灣,早年黃金進口是政府特權,民眾甚至不得自由買賣黃金。1980年修正法令,黃金條塊進口不再受限制,但一般人仍不能出口或買賣。1985年,行政院經濟革新委員會(以下簡稱經革會)金融組提出「國內黃金市場之檢討」研究報告,建議開放黃金自由買賣。此份研究報告,據瞭解是由當時擔任央行經研處副處長的前總裁彭淮南所撰擬,經革會金融組的召集人則是央行前總裁梁國樹(時任彰化銀行董事長)。1986年5月2日,立法院通過「管理外匯條例修正案」,將黃金、白銀排除於外匯的範圍外,確立黃金只是一昂貴的商品,而不再具有貨幣的功能。

至於黃金存摺,則是出自彭淮南的構想。1990年11月16日,當時擔任央行外匯局長的彭淮南,在台北舉行的第14屆中美工商界聯合會議中,以「台北外匯市場之過去與未來」為題發表演說,提出建立黃金市場的構想。他指出,大多數的黃金都鎖在民眾家中的保險箱內,為使全體國民有更多的投資管道,消化過多的儲蓄,財金當局應允許若干金融機構發行黃金憑證,以便投資人進行黃金交易;同時,國內所存鉅額黃金,亦可成為具有流動性的金融資產。1991年6月23日,央行與財政部共同召開的第3次全國金融會議,央行建議開放黃金出口、准許發行100%實金的黃金存單、設立黃金鑑別機構、籌建有組織的黃金市場。

1995年1月,央行與財政部決議,准許銀行開辦「黃金存摺」,推出無實體黃金交易業務;並允許銀行辦理24小時黃金交易,和國際市場連線。當時擔任央行副總裁的彭淮南指出,近期內民眾就可採「記帳」方式在國內外買賣黃金,不但能提高黃金儲蓄流動性,價格也可較便宜。1995年4月27日,央行、財政部及中央信託局決定成立黃金市場研究小組,以活絡黃金市場。

1997年4月,為拋磚引玉,由央行副總裁轉任中央信託局理事主席的彭淮南,首開序號000001黃金存摺,是國內第一本黃金存摺,因此彭前總裁堪稱是國內的「黃金存摺之父」。他為了「共襄盛舉」,開戶時買了10公克,惟多年來沒有再買賣過。

黃金存摺業務開辦後,國內黃金交易業務蓬勃發展,目前已有台灣銀行、華南銀行、玉山銀行、第一銀行、合作金庫(5880)等25家銀行,開辦黃金存摺業務。根據國內近十年銀行辦理黃金存摺業務量統計情形,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剛爆發的2020年,民間交易熱絡,民眾合計申購高達4萬7,088千公克,贖回5萬1,976千公克,淨贖回4,888千公克,為歷年最高水準。今年1~6月,拜黃金行情看漲所賜,民眾申購高達8,909千公克,贖回7,594千公克,淨申購1,315千公克。

享受更高質量的財經內容 點我加入經濟日報好友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留言 0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