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編輯/Vera Chen
小孩發燒總是搞得大人緊張兮兮,但如果是38度以下的低燒溫度,是否比較不要緊?其實兒童低燒可分三大原因,一定要慎防是「非感染性」引起的,因為那大多數是一些惡性疾病的表現喔!
低燒溫度是多少?
低燒的情況一般是指體溫介於37度到38度之間,長期低燒,特別是持續兩週以上,一定要及時帶孩子進行檢查和治療,以免造成其他隱性疾病的出現。
低燒的可能原因
1. 功能性低燒
這種低燒並非是疾病,多半與體溫調節中樞功能混亂、季節性(多發生於夏季)、飲食習慣(長時間的積食、不消化)有關,另外孩子的身體代謝能力如果加快,體溫就會波動變大,也會出現低燒情況。
2. 感染性低燒
在所有的感染性低燒中,最常見的是結核疾病,約占40%左右。結核菌感染表現為午後低燒,還可能伴有咳嗽、乏力、夜間或睡醒後出汗等。除此之外,慢性膽道感染、慢性腎盂腎炎、慢性尿路感染、慢性盆腔炎、慢性中耳炎、慢性鼻竇炎、愛滋病、巨細胞病毒感染等,也會引起長期低燒。
3. 非感染性低燒
包括甲狀腺機能亢進症、風濕熱、紅斑性狼瘡、血液病、腫瘤、藥物引起等。
上述可知,比較嚴重的發燒其實是非感染性低燒,因為那大多數是一些惡性疾病引起的一種症狀表現,所以對於不明原因的發燒,最好還是就醫檢查才安心。
如何判斷是否發低燒
介於37度與38度之間的體溫可能是低燒,也有可能是正常,必須參考以下症狀綜合判斷是否為發燒。
1. 頭暈腦脹
一旦發現頭暈發脹,意識渾噩不清的時候,八成就是發燒的跡象之一。
2. 怕光
人在低燒的情況下,是有些畏光的,不喜歡在陽光的照射下,並且會感到很難受。
3. 哆嗦發冷
在發低燒的時候,實際上體內白細胞已經開始反擊,所以人體內部的溫度較高,一旦外界有降溫的環境,則體內熱量便會從體內傳導出來,所以人就會感到冷意。
4. 耐熱度提高
發低燒的時候,耐熱度會提高,如喝的水溫度較平時高,洗澡水的溫度較高,且一旦洗完後,會有種從骨子裡往外的冷意,好像有東西把熱量從體內帶走一樣。
低燒該怎麼處理?
1. 多補充水分
低燒應注意多補充水分,水有調節溫度的功能,可使體溫下降,並防止脫水。
2. 溫濕敷降溫
準備好一條溫熱的毛巾,溫度在30度左右,把寶寶的衣服解開,用溫熱的毛巾敷在寶寶的身體上,幫助寶寶降溫散熱。每10-15分鐘換一次毛巾。
3. 穿衣適量
注意增減衣服,不宜過多,以利散熱,但也不可太少以免寒冷。特別注意小嬰兒,因為當他們感到過熱時,並不懂得卸下衣物。其實,穿過多衣服或置於酷熱的場所,都可能引起發燒。
4. 藥物治療
在醫生建議下,用一些治低燒的外感藥物。持續低燒也可能是慢性炎症引起的,炎症消下去就會好了,再配點消炎藥吃效果更好。
#延伸閱讀:
* 本編輯部所發表之文章,均由媽咪拜(Mamibuy)及其他相關著作權人依法擁有其法律權益,若欲引用或轉載網站內容,請以分享原網址之方式,與本公司來信接洽,違者將依法處理。聯絡信箱:social@mamibuy.com.tw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