宥勝的自拍實境秀揭露了迷你屋的神秘面紗,韓綜帶著輪子的家也即將迎來第三季開播,帶領著網友一同認識這種在國外越來越普遍的新住宅方式。
最近最有名的名人選擇住這類的迷你組合屋,恐怕要算是狂人馬斯克了,他在6月時回覆twitter網友的問題時透露,他已賣掉讓人稱羨的豪宅,住進了50000美金的15坪迷你組合屋(推測很大可能是Boxabl),看來似乎是為了貫徹他的移居火星夢,正在考驗組合屋在火星上使用的可行性。
Elon Musk的Twitter透露自己擠身50000元房產。圖/截自twitter
其實小房子在國外已火熱好幾年,2015年開始,一位Pearson小姐就選擇減化她的生活,並在北卡羅來納州建了一棟小於360平方英呎(10坪左右)的屋子。在當時就算在美國,小房子還是不那麼普遍。她一開始只是想要讓生活更行動化,於是開始了小房子生活模式,結果一試成主顧一住就住到女兒長大。至此,Pearson對於自己的需求只有更加確認,他就是愛住小房子。她的生活被電視台製成節目放送,她也成立了一個組織專門幫助被歧視或是因貧窮而必須住小房子的人。因為她的行動鼓吹以及節目的推波助瀾,越來越多人因為各種理由開始選擇小房子的居住模式。
什麼是小房子(Tiny House)
小房子是"任何小於 500~600平方英呎(約14~16坪)房產的普遍術語。而且有各種各樣的變化—從小型獨戶住宅(Single-Owner Home)到帶輪子的家(Home on Wheels)或附屬住宅單元(accessory dwelling unit)(指與主要住宅相鄰的較小房產)都算是小房子。
ikea 出的小房子內部裝潢,一整個想住/圖截自ikea
小房子要多少錢
根據房產網站inman的整理報導,平均一間小房子是59,884元,一般住宅(一間一房)的中位數則是269,039,相差懸殊。
小房子合法嗎?
小房子最大的挑戰是合法性。以美國來說每州的法律都不一樣,主要問題是許多州仍視小房子為一種RV休旅車的形式,只能停在RV停車專用處幾天,而非「永久性住宅」。
但疫情改變了這個情形,個人空間需求俱增,因為疫情誘發的住宅短缺及高房價問題,使得許多人急於解決住的需求,加州擁有美國15.5%的小房子,法律因此不得不加速修法使得住在小房子者,能在法令的約束下擁有居住權相關的保障。雖然配套的法令措施還來不及應付有雨後春筍態勢般的小房子成長,但法令仍一點一滴的正在被改變,使得小房子在各州更合法規合情勢合情理。
ikea 出的小房子,真的令人想住/圖截自ikea
延伸閱讀:
[未來住房1]你敢住3D列印房嗎? 美國75%千禧一代與69%X世代都躍躍欲試
法規是一回事,重點還是要住在裡面的人。究竟是什麼人會想要住在小房子裡,一種很顯然的是休閒探險用途,一種才是不得已的省錢用途。
身為小房子前輩的Pearson建議有這個念頭的人,先列一張清單,寫下你希望從小房子住宅中得到什麼,從中分類為必需有與有更好兩類,尤其是你想如何運用你的空間。若還是有些不確定,最好的方法就是,先到airbnb租一個小房子住個一兩週,'試住'小房子到底跟你合不合。
一旦決定要住小房子,就開始物色「房產」 。Ikea和Amazon還真的都有賣「房子」從7000到50000以上不等,從DIY組合到有固定模組的房子各式各樣都有。當然,住進小房子必須有的覺悟就是要縮減許多過往的習性與改變生活習慣。空間縮小表示個人物品也必須減少,以免變成生活在垃圾堆中。
讓我們繼續觀察台灣小房子名人代表宥勝的小房子生活吧!
資料來源:inman,businessinsider,twitter
這張圖看起來,玩票性質居住小房子者仍居多。圖/the tiny life
👉 想要比價王再報什麼有趣的房事,請到社團來許願+1
📲想要隨手都追蹤喜歡的大樓或區域,請加入LINE
更多比價王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