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人際

影評|《死亡醫生的遺產》:即便本人同意,安樂死只是利用人性弱點殺人?

女人迷Womany

更新於 2021年02月01日02:19 • 發布於 2021年01月27日14:30 • 貓心—龔佑霖

圖片|電影《死亡醫生的遺產》劇照

死亡醫生的原型:傑克.凱沃基安

關於死亡醫生,其實在這世界上真實存在過。

1999 年,美國一名名為傑克.凱沃基安(Jacob "Jack" Kevorkian)的「殺人犯」因二級謀殺罪入獄服刑,根據他的供稱,他至少協助 130 名患者進行安樂死,在 2007 年 6 月 1 日時,他在以不再為他人進行安樂死為擔保的條件下獲得假釋。

從這個案件不難看出,即便他「殺」了這麼多人,犯下多起「殺人重罪」,卻只短短地被關了八年就假釋出獄,由此可知,安樂死在法律上,依舊是一個矛盾的議題存在。

究竟安樂死有什麼樣的爭議?

回歸正題,《死亡醫生的遺產》這部電影,探討了一名前護理師架設地下網站,接受想死卻無法死成的重症病患委託,為他們進行安樂死。然而,卻在某次執行安樂死時,被被執行者的孩子撞見,並打電話報警,因而揭開了案件的序幕。

整部電影裡面不斷貫串著支持與反對安樂死的聲音,電影裡的死亡醫生並未收取任何執行費用,且從她的助手錄下的影片看來,被執行的病患們死前似乎都很幸福:

「謝謝你⋯⋯為我而來⋯⋯幸福的人生⋯⋯。」——安樂死被執行者 馬籠健一

而這位委託死亡醫生而來的馬籠太太也說道:「本來是要一家三口一起死的,那位醫生卻救了我們。」

由此看來,安樂死似乎對某些家庭而言,是一種長痛不如短痛的實踐,尤其對安寧醫療來說,鉅額的醫療費用與身心俱疲的照顧,使得照顧者殺死被照顧者後自殺的新聞頻頻出現,也許就某些層面而言,安樂死或許真有其存在的必要性。

反之,對偵辦此案的刑警來說,安樂死可不是一件幸福的事。刑警犬養隼人在偵辦此案時,便以齷齪的連續殺人犯來稱呼死亡醫生:

「就算本人同意,一樣是殺人,這只是利用人性的弱點而已!」——刑警 犬養隼人

然而,犬養隼人在與搭檔高千穗偵辦此案時,不禁也陷入了矛盾當中。畢竟一般而言,刑警逮到兇手,為的是懲罰犯人、安撫被害者,但他卻不知道這起案件要安撫的是誰、要懲罰的是誰:

「這件事情的受害者到底在哪裡?我們是為了找出兇手,安撫受害者的吧?」——刑警 犬養隼人

圖片|電影《死亡醫生的遺產》劇照

確實,這就是安樂死在法律上最大的矛盾。當法官面對那些因為無力長照殺人後自殺未遂的「殺人犯」時,往往都會選擇輕判。

因為在法律上,他們確實「犯了罪」,但就道德上,我們很難說他們是犯罪,甚至會覺得判他們罪,似乎是一件很殘忍的事情,這樣的矛盾感,使得這些案件難以究責。

正因沒有安樂死存在,才有了犯人的存在?

事實上,在近期的判例上,就出現了這樣一起案件:一名家住新店的 78 歲老先生,在 2020 年 2 月時,因為不堪長期照料腦性麻痺女兒 50 年,便以棉被將其悶死,再服安眠藥自盡後獲救。2021 年年初法院判決,輕判 2 年半徒刑,並請求總統特赦其罪刑。

從這樣的案例看來,正因為沒有安樂死的存在,所以才有犯人的存在,犯人所為並非我們一般認定的犯罪,但卻符合法律上犯罪的要件,進而才會出現需要懇請總統特赦的結局。

然而,從另一個方面來看,人在選擇安樂死之後,真的不會後悔嗎?安樂死真的是安詳與幸福的結局嗎?

根據一項荷蘭的調查,有 1/8 申請安樂死的人,在最後撤回了安樂死的申請;更模糊的是,荷蘭有一名老婦人在進行安樂死的過程中出現了反抗行為,醫生認為是她罹患阿茲海默症,因此「忘記」簽署同意安樂死的同意書,因此繼續執行,導致後來被檢方起訴。

雖最終獲判無罪,但也在審判過程中,遭到 450 名醫生聯署抗議:拒絕再為無行為能力人進行安樂死。

從這邊開始,我們已經可以看到,安樂死牽扯的範疇已經不只是生理疾病了,還包含到心理疾病(失智症等),那麼,其他精神疾病又如何呢?

荷蘭有一名少女在 14 歲時遭受性侵,患上嚴重的創傷後壓力症候群,在 17 歲時連絡了安樂死機構,希望能夠執行安樂死,卻因為年紀太小,要滿 21 歲才能執行,因而絕食身亡。

從這個案例裡,又帶出了兩個議題,第一個是精神疾患的議題:到底精神疾患能不能被治癒?是否適合進行安樂死?第二個議題是年紀的問題:幾歲算是完全行為能力人,有權利接受安樂死?

圖片|電影《死亡醫生的遺產》劇照

安樂死可以被勸導嗎?可以買廣告嗎?

電影當中,除了安樂死的正反辯論之外,死亡醫生架設的廣告平台,是否是恰當的?安樂死是可以被勸說的嗎?

劇情中安排了死亡醫生勸說犬養長期患病的女兒接受安樂死,更是安樂死當中值得被討論的議題:我們可以勸說別人接受安樂死嗎?

甚至,如果當安樂死牽涉到了金錢利益的時候,這一個問題會變得更為複雜與被放大檢視。我曾經就讀心理諮商,對於心理諮商自稱「助人工作」一直抱持著存疑的態度:一個越能「助人」的心理工作者,個案願意付的診療費就越高,那麼這樣還算是助人嗎?

但若不領取任何費用,心理諮商師又要如何生活下去?若沒有價碼的區別,新手心理師和資深心理師領取相同的時薪,資深心理師肯定是不願意做這一行的。

那麼安樂死呢?安樂死的醫生如果不靠薪水要如何存活?那麼他們執行越多安樂死,是否會領到越多的薪水呢?這些都是實際層面上值得被討論的地方。

圖片|電影《死亡醫生的遺產》劇照

電影的最後,沒有給出任何的答案,只留下刑警高千穗的這一句話,留給我們無限的想像:

如果我的母親因為病痛而選擇安樂死,我沒有把握能阻止她呢。

延伸閱讀:

《少年阿堯》影評|自殺者的自白:別去刺激想自殺的人,他的離世,可能是一瞬間的
《少年阿堯》影評|自殺者的自白:別去刺激想自殺的人,他的離世,可能是一瞬間的

《少年阿堯》影評|自殺者的自白:別去刺激想自殺的人,他的離世,可能是一瞬間的

加入女人迷 Line@,好內容不再漏接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留言 5

  • 芃文
    其實我還蠻贊成安樂死的,因為當自己只能躺在床上等死,那是一件多恐怖的事情,一堆人就只會想說這樣沒有人權,那反過來問如果當你自己只能躺在床上然後看別人臉色過著生活你要嗎?? 幹嘛這麼看不開呢??
    2021年01月27日15:58
  • James
    讚成!不然我真的快變神經病了…道德道德!幹…那也指再正常人的身上…你們知道精神疾病患者是怎麼樣的嗎?照顧者真的會精神衰弱…又要賺錢,又要養家…又要養小孩…真的很累…那種精神壓力…真的想給他一了百了…他們已經失去人的基本功能了…沒同理心,沒愛心…全世界好像只有自己最重要…殊不知這世上比她過得更慘的多的是…酗酒…脫序什麼都來…累…真他媽的累…你他媽的爽都給你爽…倒再病床都累到家人…這操他媽的…。
    2021年01月27日17:11
  • 紫嫣
    贊成安樂死 我不是自願來到這個世界,但起碼讓我有尊嚴的離開!我爺爺奶奶中風癱瘓躺床加起來超過15年!這15年病人痛苦子女也痛苦!我不想老了全身插管動彈不得,那真的是求死不能!久病床前無孝子,安樂死對病人是尊嚴與解脫,對家人是減輕照護負擔
    2021年01月28日18:28
  • 讚成安樂死,最好讓人可以自主時,簽下同意書,當我被病魔折磨時,不想拖累他人,也不想增加社會負擔,健保很可貴,用在失能的人身上,只是在花大錢延長病患的痛苦,也間接害慘長照者,長照者也要放下執念,想想換你來躺,你要嗎?這種愛很自私的。
    2021年01月27日19:15
  • NTA
    贊成,然後呢?一頂道德大帽子扣下,一棒打死底下所有人。只有專制國家才有辦法真正執行安樂死
    2021年02月02日01:54
顯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