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W健康 葉立斌/特別報導】不少人從新聞或影劇,多少知道台灣有些醫護人員會在戰場進行急救傷患的任務,例如《麻醉風暴2》主角蕭政勳(黃健瑋飾)前往約旦前線進行急救任務。現實生活中,大家經常聽過有不少醫師會前往戰線進行醫療與急救任務。
除了醫師要高強抗壓性 也別忘了護理師
一般人或許認為,大多是醫護人員才能投入無國界醫生行列。實際上,無國界醫生團隊也需要有其他類專長的同仁。在看過攝影展後,你或許有注意到1位掌管財務的女孩也分享自己投入無國界醫師,說明非醫護人員也有機會前往前線執行任務。無國界醫生(Medecins Sans Frontieres)(台灣)執行長鄔荻芳(Ludivine Houdet)說明加入「無國界醫生」需要的特質,以及參加後能帶給自己的成長。
無國界醫生(Medecins Sans Frontieres)(台灣)執行長鄔荻芳(Ludivine Houdet)表示,通常每一次前往前線執行任務的團隊中,會有24%的人為護理師,25%為專科醫師;這些醫護人員至少需要有2年在專科服務的工作經驗。當然,務必需要有團隊精神,因為在前線任務,需要與來自不同國家或地區的人們一同工作。同時前線人員的適應力、抗壓力需要相當高,特別是醫師必須在緊急情形下,做出正確判斷。另外,在前線通常不會有斷層掃瞄這類的醫療器材,無國界醫生尤其希望麻醉科或外科醫師,能夠在醫療器材欠缺的地方,仍能維持平常水準。
身為「無國界醫生」在前線 科別恐無法細分
如果看過日劇《仁醫2》或許記得男主角是腦外科權威,卻需要執行相對不熟悉的剖腹產手術。鄔荻芳提醒,在前線,所有醫護人員的科別不會分得很細,不論是外科、小兒科或婦產科的醫師都需要共同協助:以南蘇丹的任務為例,外科醫師也需要協助剖腹產的手術。另外,護理師等輔助醫療人員,在前線時間稍長,因此他們多數可深入了解醫院的作業流程,格外重要。
鄔荻芳指出,前線也會有衛教活動,需要告訴當地人民如何自我照護,預防疾病與傷害等衛生教育,例如勤洗手,這也是很重要的。同時心理健康也是不可偏廢的一環,會來到當地的人們或許經歷過艱困的人道危機與傷害,「他們經歷了艱辛的路才來到落腳觸,因此臨床心理師等相關專業也相當重要。」
芳補充道,婦產科醫師或助產士等助理醫療人員,是長期招募的醫療人員,「孩子出生的前、中、後皆需要妥善照顧,這是相當漫長的日子,因此我們希望前線任務,有較多的婦產科醫師與助產士協助」。
我不是醫護人員 也能投入前線任務
實際上有51%當地的國際人員並非醫療人員。首先要談的是財務人員,鄔荻芳強調,前線情況多變,可能有很多突發狀況,像是霍亂疫情,在財務政策需要有極大的彈性,因此財務會計專家需要隨時盯緊每一筆支出。
另方面,人資需管理當地與國際的人力資源,例如招聘當地人並進行訓練,以及幫助國際人員與當地的人進行交流。「人資須深入了解當地文化,協助國際人員融入,並且與當地的公部門溝通。」
同時物流也是很重要的一環,鄔荻芳說明,醫護人員需要建立流動診所,無國界醫生在歐洲有5處物流中心,最大的分別在法國波爾多與布魯塞爾,其他分布在杜拜、南非、肯亞奈洛比。2021年在70國都有專案,要透過物流中心分發疫苗甚至是輪胎等工具,物流是相當重要的一環。水利工程師在處理霍亂與伊波拉疫情時,需要處理汙水與污物,都需要借重他們的專業。
最後則是社工師等相關人員,鄔荻芳認為,在不同族群工作時,要用哪些方式才能讓他們卸下心防,融入需要協助者的文化,與他們溝通。以及公關人員需要進行倡議,不論是向當地人或是向國際社會說明組織的工作,「同一件事需要用多樣化的方式,才能幫助更多人了解,觸及更多族群。」
最後談到「個人改變、成長」與帶給自己的收穫,鄔荻芳坦言,從前線回國後,會遇上不同的族群與突發事件,回國後會更有自信,相信能夠比在一個平穩的地方工作會有更多的突破。
更多NOW健康報導
▸【影】Garmin林孟垣副總整合智慧穿戴服務 打造健康生態圈
▸【影】窗簾除舊佈新!家有寶貝該怎麼挑? 設計師教你這樣選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