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國內

郭台銘力圖整合在野陣營 最新民調顯示已「超侯趕柯」

上報

更新於 2023年08月11日08:04 • 發布於 2023年08月11日07:05 • 上報快訊
鴻海創辦人郭台銘從國境之南出發,展開多達10場的「主流民意大聯盟」說明會。圖為苗栗造勢活動。(陳愷巨攝)
鴻海創辦人郭台銘從國境之南出發,展開多達10場的「主流民意大聯盟」說明會。圖為苗栗造勢活動。(陳愷巨攝)

鴻海創辦人郭台銘從國境之南出發,展開多達10場的「主流民意大聯盟」說明會,一方面闡述在野陣營合作、共同「下架民進黨」等政治理念外,另一方面也藉此測試人氣聲勢,為獨立參選連署預作準備。值得關注的是,針對外界高度關注下一步動向為何?郭迄今雖仍未明確鬆口表態,但根據最新公布的2024總統大選「四腳督」民調則顯示,郭的支持度不僅「超侯趕柯」,更被認為是最有整合在野能力者。

「所有人都該感謝郭董犧牲小我,完成大我!」資深媒體人出身的前郭台銘辦公室發言人李秀姬10日於臉書發文表示,因為郭的鍥而不捨,從5月中確定政黨候選人至今已百日,外界焦點都是郭選不選?誰配誰?配得成?「藍白鬥」還是「藍白合」?如果沒有郭董這條鯰魚帶給大家一絲盼望,藍軍選民現在被壓著打的心情,該有多悶?

她並細數,郭台銘提出的「0到6歲國家養」政策講了4年,今年包括國民黨總統參選人侯友宜、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賴清德兩人都跟著喊;而私校提高補助,也是在郭疾呼免學雜費後,綠營才突然拋出。能源政策部分,像是小型核電站、核四再議等,郭4月底全省趴趴走時就講透透,其他候選人才被迫表態提政見,「郭董已提能源、住宅、教育、經貿、體育等未來施政藍圖,賴柯侯的政見呢?」

李秀姬指出,各界拿著「關公」及誠信原則抨擊郭台銘,但侯友宜的低民調是郭造成的嗎?自始至終郭從未指責過國民黨主席朱立倫、也從未批評過侯友宜及評論過國民黨選情,現在嚷嚷的都是焦慮的小雞們,還有看好戲的名嘴,郭只是想讓更多人知道戰爭的可怕與和平的可貴,「擺明藍軍就是墊底,郭董現在是牛棚裡最強的救援,努力暖身以備不時之需,還ok吧!」

郭台銘訪美後,來勢洶洶接連舉辦兩場造勢晚會。(陳愷巨攝)

面對挺郭力量來勢洶洶,政壇人士則分析,先前郭台銘再度訪美行,雖見到普立茲獎得主佛里曼,但對方經紀人以私人採訪行程不願公布,因此與拜會前美國國務卿季辛吉的行程因健康因素被延後一樣,都無法成為郭的選舉造勢籌碼,突顯出郭獨立參選的某些困境,相信郭應該也體會到民間企業身份與政黨政治身份的「差別對待」。

尤其,郭持續不宣布參選與否,也引起愈來愈多民眾嫌棄「歹戲拖棚」的聲浪,是否將影響基層民間的支持,令地方派系中挺郭人士失去耐心?特別是國民黨內部的挺郭派人士,勢必遭遇來自黨內更強大的勸說及「包抄」壓力,導致衝擊郭台銘的個人參選聲勢及整合在野陣營的談判籌碼等,值得觀察。

不過,有藍營地方輔選要角持不同看法指出,即便國民黨723全代會積極營造黨內大團結氛圍,正式通過提名侯友宜出戰,但侯的民調支持度至今依舊未有明顯起色,反觀,郭台銘尚未宣布參選與否,也未明確表態下一步動向,卻仍能在各項民調中保有10至15%以上的民意支持率,顯示民間厭惡藍綠惡鬥,高度期盼由一位擁有經濟專業、能帶領台灣前進的「CEO」來擔任國家領導人,「非典型政治人物在台灣基層已經具備相抗衡的實力,且備受期待!」

另有知情人士指出,中華民國存在、人民安居樂業、兩岸和平避戰、經濟繁榮永續等理念,一直是郭台銘努力不懈的政治目標及價值理念,從新冠疫情期間出面喊話政府放行民間購贈BNT疫苗,到此次爭取國民黨徵召提名參選總統、近期拋出「主流民意大聯盟」主張等,郭一路走來均是秉持這樣的初衷及精神,而民間基層對郭買BNT疫苗的感念,轉化為政治選票的支持力度至今未減,郭台銘具備「國家經濟治理」的獨特能力,相較於賴清德、柯文哲及侯友宜受期待值排名最高,成為其獨具的非傳統政治資本。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留言 264

  • Patrick
    就宣佈參選當選 喊一喊 自己爽快過癮就好了 錢做公益用在有意義的地方 不要花在沒誠信的選舉動員
    2023年08月11日08:36
  • 超侯就有點拼了還趕柯!?🤣 塔綠班的戰術,捧郭中,87都看的出
    2023年08月11日08:44
  • Edwin
    想太多 現代國王新衣
    2023年08月11日08:40
  • 側翼最希望郭宣布參選,拼命抬轎
    2023年08月11日09:47
  • 小朱
    我比較喜歡郭賴配 黨媒可不可以全力湊合
    2023年08月11日08:32
顯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