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人際

精選書摘|「擬策略不就是列預算?」小心,你的團隊可能正犯了三個規劃策略的盲點

行銷人

發布於 2024年08月01日06:26 • 行銷人
精選書摘|「擬策略不就是列預算?」小心,你的團隊可能正犯了三個規劃策略的盲點

書摘提供|天下雜誌出版 首圖|行銷人編輯

企業在形成策略的過程中,普遍存在不少盲點,以至於組織成員難以有效溝通,無法得出好品質的策略內容,執行的成效因而不彰,導致企業難以創造不一樣的經營成果。以下分別針對「規劃概念」、「預算與策略」以及「決策當責」三個層面,提出個人觀察到三個常見的策略觀念盲點。

盲點一:既然計畫趕不上變化,何須縝密地進行策略規劃?

「計畫趕不上變化!」這應該是許多實務工作者耳熟能詳的話。儘管實務上不存在百分百精準的計畫,但是,若沒有釐清這個攸關規劃的本質概念,貿然投入規劃,心力必然打折扣,更別說是影響前景變數更多的策略規劃了!

在策略規劃的脈絡裡,決策者心中若對未來環境變化抱持高度不確定性的認知,那就很自然地會認為何須花時間去縝密地規劃未來,只要能及時掌握情勢變化,快速反應市場需求與競爭變化即可。換句話說,因為主觀上認為環境變化是不完全可知的,在做策略規劃時便容易傾向於短期與戰術性的盤算,調適速度因此成為戰術上關鍵的優勢。

這樣的策略思維與規劃傾向, 最常見於以製造代工(OEM╱ODM)為主的企業,一來是因為代工廠商對未來的假設多源自於主要客戶的看法,而重要客戶很少會與代工供應商分享過於深入的發展策略(除非是長期交易關係或封閉型的供應鏈體系),即使有,也是方向性的看法,沒人敢保證能否轉化為具體的訂單數量;再者,要成為一線國際品牌大廠的重要製造夥伴,協助這些大廠的產品快速上市(time-tomarket),本身就是競爭條件之一,應變速度很自然成為代工企業擬定策略思維的核心。

事實上,「計畫」肯定是趕不上「變化」,因為前者是可控因素,後者卻是不可控因素;但精準預測未來(從而掌握未來)並非策略規劃的核心目的!換句話說,策略規劃並非產生「魔術水晶球」,讓你去預知未來。

具體來說,計畫的本質目的(或是說一定要產生的結果)起碼有四個重點:一,選定組織的方向(set direction),確立了方向,才能有選擇地分配有限的資源;二,設定目標(set goals),有了明確的目標,才能定期反饋調整;三,成員透過參與獲得激勵(motivation),這對於行動的執行與目標的達成,具有重要性;四,產生學習(learning)效果,有明確的規劃流程,加上結果反饋,才能透過學習效果去發展能力。簡單地說,策略規劃本身就是管理的起步,它的目的並不在於精準預測。

更明確地說,策略規劃的根本目的,是在設想與勾勒未來,設定可行目標,從而導引企業領導人有效配置有限的資源。因此,如果沒有針對組織的未來發展,進行不同於現狀的設想,目標就只能從現狀有限地延伸,首要考量的必然是可行性,而肯定不會有改變現狀的策略性作為。此外,規劃產生期望目標,目標的設定是為了激勵大家超越,即使最後結果不如預期,組織也能夠因為有規劃的軌跡,而知道如何調整後續,同時也因為從規劃過程中的錯誤假設或執行偏差獲得反饋,而能有所學習,提升下次規劃的能力。最後,規劃過程提供同仁參與的機會,讓同仁對目標更有擁有感,也可提高他們承諾執行策略的意願。因此,不論計畫是否能夠趕上變化,計畫都有其必要!

盲點二:預算,不就是在做策略規劃嗎?

每家公司或組織每年都會經歷年度預算的規劃過程,好掌握隔一年所需經費的來源與支出。而公司為使預算內容正確反映營運所需,肯定會須要進行類似策略規劃的活動。因此,很多人直覺上會認為:「預算,不就是在做策略規劃嗎?」但若仔細觀察多數公司的預算建構過程,絕大多數的高層領導人(尤其是老闆)關切的,可能還是下一年的重要數字,包括各部門營收、獲利與重要支出等重要數字,而非未來成長策略的合理性與可行性。

在這樣的心態與慣性下規劃未來的策略,通常就是提出些不同的產品市場或新技術開發,搭配外部市場資訊,套用簡單的策略分析架構(如SWOT或PEST分析),然後「合理的線性延伸」產生明年的營收獲利數字。所謂「合理的線性延伸」,意思是,從今年的營收與獲利,加上一個內部預期的成長率,對照業內的一般看法後,構築出下一年的重要數字。

這樣的預算,不僅禁不起策略邏輯的檢視,更可能因為組織過於重視短期績效,而導致同仁趨向保守、而非積極的成長目標。老闆們也都了解這種心態,所以,總是會在匯總各單位的數字後,再提高10~20%的期望目標,然後,激勵大家接受高目標挑戰。或許最後達成折衷的決定(應該還是比原先呈報的目標高!),但這樣的過程已經失去策略討論的空間,剩下的就是來年的目標而已;而這常常是許多公司每年都要上演一次的策略規劃場景。

採取這種規劃思維產生的策略,本質上,便是現狀優化(或謂do-better)的作為,難以產生真正的策略性改變。事實上,年度的營運目標,只是策略規劃的產物,並非策略規劃的主體。專注於目標設定固然重要,但目標的設定應該反映組織對下一階段成長的渴望(aspiration)。成長的基礎不僅來自於現有事業的成長,更包含現在沒有的成長要素,而新舊成長要素因各有不同的不確定性,執行方法與可行性自然有差異,也因此對預期目標的管理模式也會不同;這些規劃與管理差異,能否有效地反映在營收與獲利的合理預期上,才是策略規劃的重點,而基於這些設想與規劃得出的預算數字,也才會有執行與管理上的意義。

正因為真正的策略必須能夠導引組織,朝向下一階段的成長方向去進行質與量的改變,策略執行本身便存在探索(exploration)與試誤(trial-and-error)的需求。行動層面上的不確定性與必要的軸轉(pivot),會讓事前規劃的預算失

準,企業如果沒能包容這樣的差異化管理空間,最後只會限縮探索創新的可能性。簡單來說,不論是從「策略規劃」或「策略執行」的本質來看,抱持「預算制定等同於策略規劃」的思維,肯定無法產生有效的策略!

因此,習慣以預算流程當作策略規劃的組織,特別是極度重視預算達成率的「高效率組織」,一旦遇到需要進行變革或轉型時,極容易產生變革的內在阻力。例如,在一個非常強調預算達成率,而且將高階主管的獎酬計畫與預算達成率高度扣連的組織,當組織高層欲推動變革或轉型時,就會發現組織受制於執行預算的紀律慣性,而難以啟動改變的動能。儘管組織成員概念上會認同:「爭一時、更要爭千秋」,但是行為上,總會落入「先有一時、再談千秋」的現實。

總的來說,縱然有預算規劃的流程,不代表是有效的策略規劃,更難以產生有效支持組織成長的有效策略;預算,是策略規劃的結果,絕非最終目的!

盲點三:老闆英明,策略是他該決定的!

另一個常見的預設概念就是,老闆或高階主管要負責提出策略,其他人就是努力執行到位即可!組織同仁會有這樣的認知,固然一方面是因為台灣多數公司都還是(英明的)創業者主政,既然過去的成功是老闆帶大家走出來的,未來的策略自然也是「老闆的當責」;另一方面,創業老闆的決策特質可能也就決定了組織策略的形成方法,導致策略的產生偏向由上而下,因此,組織同仁自然「引領期盼」大老闆告訴大家未來策略是什麼。

創業者的決策特質與一般人有何不同呢?近期的創業研究文獻提出兩種截然不同的創業決策行為類型,一種稱為「務實決策型」(effectuation)的行為,另一種則是「邏輯決策型」(causation)行為。前者偏向隨情勢變化與可掌握的資源,機動靈活地調整當下的做法,顯現多面向的務實與快速的應變;反觀,後者傾向於依據預期目標與可取得的資源,規劃有效路徑與方法,按部就班採取行動以達成目標。更直接的對比是,務實決策型的創業者是以可及的手段「先做再說」,以創造下次行動的條件為優先;而邏輯決策型的創業者則是根據資訊與分析後,參照可預期的結果,再採取行動與必要的調整。

當然,這兩種類型的創業者,相對適合不同的創業情境;邏輯決策型的創業者,適合可預測、可控制(靜態)的經營環境,而務實決策型的創業者,更適合嶄新、非線性與跨產業生態(動態)的經營環境。

若根據這個理論的邏輯與個人的觀察,國內多數能夠成功走過創業階段的老闆,可能是務實決策型的創業者居多,他們對於策略規劃會比較偏向以行動取代規劃(先做再說),以結果帶動下次行動(創造取代預測),不僅敢冒可承受的風險(危機入市),甚至具有「壞事也會變好事」的信念。創業成功後,組織也就慢慢習慣這種「老闆英明」、或「老闆說了算」的決策行為模式。

然而,等到組織規模變大、變複雜後,老闆自然會想要多授權屬下進行策略發展的規劃,這時問題就開始浮現出來了。一方面因為公司沒有策略形成的過程可依循,員工自然無法複製老闆的決策思維;二方面著重於執行紀律的專業經理人,往往是邏輯決策型居多,自然不容易產出讓老闆能認同的策略方向與行動內容,久而久之,大家也就以「老闆英明」為由「繳械後退」了。

以上的觀察,一方面說明為何組織成員會認為策略是老闆的當責,另一方面也呈現「老闆英明」的決策模式難以系統性複製,也會因此構成傳承的隱憂。簡單地說,就算老闆真的很「英明」,組織還是需要將組織成功的策略決策經驗,轉化為策略選擇的邏輯與規劃的流程,讓同仁透過參與規劃策略的過程,提升學習效果與執行策略的承諾!

《轉型再成長:策略架構與執行力》

作者:李吉仁

出版社:天下雜誌出版

出版日期:2024/07/31

更多好書

掌握MECE原則:結構化戰略思維的精髓

重複出現的話語不等於真相,小心大腦騙了你。

Amazon讓人壓力山大,除了歡樂社交活動,要怎樣活下來?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留言 1

  • lesane
    選則是可能被引導的。 比如 用表情 眼神 和 語言。 當 別人説他支持 A,但 很多時侯,他有兩層含義。 第一層是他想看你會不會選B,而B才是他想要的 答案。 第二層是他説的 是他覺得你心裏想的。即是説他覺得你喜歡A所以他説他喜歡A,這樣旁人聽了,就知道他對你的 評價。 所以你若覺得你願意投他所好選A, 可能就完全是在陷阱裏。之後若A得勢,他有理由辦你,若 B得勢,他更有理由辦你。總之,當他決定要辦你,不論你選哪一個,最後都會被歸到錯誤的 那一區。他要辦你的時後,可以派人引導你 去 選 A 或 選B,比如讓A有笑容 和 讓B愁眉苦臉之類的。這時你要選B就得天然的 政治正確。但即便如此,他最後還是可能會找理由辦你。因為他可能本來就是 在 執行一種攻勢,喜好理由只是手段,最後都是要攻。 所以,照自己的 步調 去 規劃很重要。因為配合別人有很大的 運氣 和 出身成份。別人的 動機,可能二十五三四十年前就決定了,若只是看眼前的 幾天歷史 去 決定長遠方針,是不會有什麼穩定性的。
    2024年08月03日14:24
顯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