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孕不能泡溫泉」、「孕婦不能染燙髮」、「多數女性產後都有奶水」,這些指引出現在「孕婦衛教手冊」和「孕婦健康手冊」中,讓人擔心這些錯誤資訊恐造成準媽媽的恐慌。
立委范雲5日召開記者會,邀集媽媽代表、婦產科醫師、社福團體詳細指出孕婦手冊的各種問題,包括內容過於醫療化,無法提供多元生產方式選擇、缺少產前準備、親職角色轉換等,要求衛福部應參考媽媽當事人與家人的需求,將資源放進手冊中,真正成為孕婦的支持。
問題一、刻板印象多、資訊過時
禾馨婦產科主治醫師烏恩慈(烏烏醫師)表示,現行手冊對孕婦有諸多生活限制,像是不能泡溫泉、燙髮,不能搬重物;事實上,日本溫泉法有修訂可以泡溫泉,美國婦產科醫學也中明孕婦可以染燙頭髮,孕期重量訓練只要姿勢正確,對健康有利無害。
另外手冊中也出現許多刻板印象,像是羅列了早產原因,包括情緒焦躁不安、感冒、工作過度,甚至還有未婚懷孕,烏烏醫師說,其實像是孕婦「早產」最經常的原因是「不明」,也就是在醫學上找不到原因,但手冊強化錯誤刻板印象,變相導致早產的媽媽自責。
問題二、說法前後矛盾
烏烏醫師還點出,該手冊強調「孕婦還能做家務」,只是要避免太熱、太累,但「請問多熱才是太熱、多累才是太累?」
手冊裡又說,孕婦應避免提重物,卻又說孕婦要維持肌力,不然生產無法用力,「但多重才算重?要提多重才能又安全又能維持肌力?」還有衣著「應穿上支撐力強的胸罩」但又要「選擇寬鬆的衣著」,這類互相矛盾的建議都讓孕婦無所適從。
「只要提到媽媽應該如何如何的字句,媽媽就會開始緊張」,她在舉例,像是手冊說孕婦應該睡足八小時、每天要排便、要隨時保持心情愉快否則會影響胎兒,但疫情當頭,媽媽有緊張情緒很自然,卻因此覺得心情不愉快是錯的,就會更緊張,造成惡性循環,「簡直是恐慌手冊」烏烏醫師說。
問題三、缺少生產知識與助產資源內容
生育改革行動聯盟理事長諶淑婷說,生產是全家人的事,不只有生孩子那一天,也不只有媽媽一個人,但現行手冊集中於孕婦檢查資料,沒有生產知識、待產細節與多元生家方式與助產資源,甚至伴侶篇幅比例極少,缺陪產教育、家務打理、學習照顧、加強心理支持等。另外,親職角色轉換的內容也過少,應該加入產後憂鬱與新生兒照顧指引,像是如何安撫嬰兒、判斷寶寶是否生病、用舒服省力的抱姿避免媽媽手等內容。
烏烏醫師則指出,像產後照顧的章節,除了哺育母乳外,對媽媽的關注也在於恢復身材,對產後常見的漏尿、腰痠背痛等,手冊也隻字未提。
諶淑婷說,沒有人天生就會當父母,政府發行的手冊,應給予爸媽足夠教育、資訊及支持鼓勵,讓生產可以成為整個家庭共同的經驗、強化彼此感情連結,減少生產與育兒的焦慮。
問題四、忽略不同狀況的孕婦
孕婦不只有一種樣貌,高齡孕婦、未婚懷孕孕婦都值得關注。勵馨基金會督導的陳韻淇說,基金會長期服務未成年懷孕少女,但政府、社會常常把未成年懷孕視為問題,忽略了他們的需求,以及這背後是因為性教育、情感教育的不足。
她曾服務一個曾經未婚懷孕的個案,個案與媽媽一起到婦產科求診,但因為是未成年,醫師只和她的媽媽說明孕期狀況,「個案覺得沒有被尊重與對待,連之後的產檢也很少去。」
她呼籲大家應該要看到懷孕女性的多元樣貌,政府制定政策措施時,也應該思考相關的資源是不是真的能送到需要者身上,讓不管是預期懷孕或非預期懷孕的女性,都能得到支持。
去年成為媽媽的眼球中央電視台製作人動眼神經(本名何姍蓉)說,第一次成為準媽媽的人,多數孕期準備資訊來自自己的媽媽,但是兩代媽媽已經相隔20年以上,很多狀況早已不適用,孕婦手冊是國家出品、有權威性的認證物品,應成為孕婦後盾,以專業背書,設想孕期各階段的可能狀況、提供實用資訊,讓孕婦不用受網路真假難辨的資料困擾,安心孕育下一代。
范雲說,過去國健署雖有持續改版,但諮詢專家以醫療界居多、改版也偏向醫療導向,缺少社會心理層面、也缺乏支持及資源提供,孕婦是人,不是生產機器;拿到孕婦手冊,應該要開心,而不是恐慌!針對手冊改版提出三大訴求:
- 孕婦手冊不該是「恐慌手冊」:應提供正確資訊,而非錯誤的刻板印象與壓力。
- 孕婦手冊不該只有「孕婦產檢蓋章」:應具備更完整的產前教育,包括:多元生產方式選擇、伴侶角色、育兒知能、親職準備等。
- 孕婦手冊不該只給「一種孕婦」:應詳列各種可能狀況如:流產、早產、年輕媽媽或高齡產婦等,所需的多元關懷內容及支持資源。
衛福部國民健康署婦幼健康組副組長蔡維誼說,今年下半年度將舉辦修正會議,會與委託單位婦產科醫學會邀集學者專家、使用者討論內容,希望更貼近媽媽想法與需求。
延伸閱讀: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