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臉歪嘴斜、流口水,小心顏面神經麻痺找上門!中醫針灸穴位3關鍵+臉部復健改善

華人健康網

發布於 2022年03月07日09:00 • 記者黃曼瑩/台北報導
臉歪嘴斜、流口水,小心顏面神經麻痺找上門!中醫針灸穴位3關鍵+臉部復健改善
臉歪嘴斜、流口水,小心顏面神經麻痺找上門!中醫針灸穴位3關鍵+臉部復健改善

春暖乍寒,天氣忽冷忽熱,早上起床突然覺得臉歪嘴斜、眼睛閉不緊、口水容易嘴邊流出,甚至臉部半癱,以為自己中風了,而擔心不已。如果伴隨手腳無力感覺,小心可能是俗稱「鬼吹風」顏面神經麻痺找上門。中醫師表示,把握治療的黃金期,除了服藥治療以外,針灸治療助氣血循環、促進神經修復也是關鍵。並建議搭配臉部的復健動作,也有輔助改善效果。

顏面神經麻痺中最常見的分型屬於貝爾氏麻痺(Bell's Palsy)的分型,主要和病毒感染以及不明原因造成,導致影響患側顏面神經的血液循環,造成急性的神經病變。另外一種常見的分型是亨特氏症候群(Ramsay Hunt syndrome),這種也跟免疫力不足容易引發的皰疹病毒相關,容易引起顏面神經發炎而導致的顏面麻痺。這種疾病常好發在20到40歲的青壯年的族群,且女性的患病率稍微高一些。

中醫治療顏面神經麻痺,強調「去邪扶正」

顏面神經麻痺在治療上,一邊西醫治療是用高劑量類固醇搭配抗病毒藥物、B群等。中醫師涂育維表示,中醫治療顏面神應麻痺,則是強調「正氣存內,邪不可干。」所以中醫認為本病的發生主因是病人平常體虛,導致邪氣容易於侵襲面部經絡,引發一系列症狀。所以治療上,去邪的同時,一定要扶正,只是比重拿捏差別,一般常用方劑像是「小續命湯」,同時考慮扶正去邪、寒熱藥共用,而且有許多變化加減,可以根據患者的體質和臨床加減,有量身的變化。

除了服藥治療外,針灸治療也是相當關鍵的治療手段,可以提升氣血循環,促進神經修復,除了治療也能兼顧預防二度發作。研究也指出一旦發病即搭配中醫針灸治療,大多數皆可加速恢復。

【顏面神經麻痺中醫針灸穴位3重點】

臨床上常用的中醫針灸穴位可以簡單分成三個重點:

1.提升頭面整體氣血循環:

包括百會、風池、翳風。

2.局部神經、肌肉修復:

包括印堂、顴髎、地倉、頰車、牽正、迎香。

3.梳理肝氣腸胃,增進免疫力:

包括合谷、足三里、太衝、氣海、關元等穴。

中醫師涂育維表示,就經驗而言,臨床上使用美容針細緻的針具,可以較無痛的放鬆過度緊繃的肌肉筋膜,促進臉部氣血循環與細胞活絡,並且更細部的調整臉部兩側的不對等張力,還給患者最自然的模樣。

雖然顏面神經麻痺治療一般預後不錯,有85患者%在三個月之內大多自然復原,但仍有15%會留下後遺症,或完全沒復原。而且常因為顏面神經麻痺造成單側眼睛無法闔上,長期乾燥再加上風吹,導致暴露性角膜炎。

【中醫師小叮嚀】:

所以,顏面神經麻痺最好要把握治療的黃金期,就是症狀出現的7天之內,要趁神經組織還沒退化前就趕快治療。而且搭配臉部的復健動作,包含練習張口閉口、眨眼等動作外,還可以輕柔的按摩耳後完骨穴附近,達到放鬆肩頸效果。記得還要做好頭面部的保暖,以免讓風寒再次侵襲,使得病情纏綿復發。

加入華人健康網LINE@好友,健康資訊不漏接!

延伸閱讀: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留言 0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