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親子

母嬰同床,有何不可?

黃瑽寧醫師健康講堂

更新於 2021年12月30日08:36 • 發布於 2021年12月30日08:36 • 黃瑽寧
母嬰同床,有何不可?
母嬰同床,有何不可?

 「與嬰兒同床共眠」這件事,現在似乎已成為新手父母的尷尬話題。這廂專家說,與三個月以下寶寶共眠會增加嬰兒猝死機率;那廂專家卻說,母嬰同床躺餵母乳,是最天然、也是最容易成功的方法;然後也有人說,早早讓寶寶習慣一個人睡嬰兒床,將來日子比較輕鬆。

母嬰同床是人類的本能

 如果把眼光放大到哺乳類動物的世界,看看獅子、老虎、狗、貓……應該不需要多說,媽媽和寶寶一起睡,乃天經地義之事。撇開哺乳類動物不談,單看人類文明,大部分亞洲傳統習俗,也都是以母嬰同床為主。在韓國、日本等傳統文化中,母親與嬰兒分開睡覺,甚至代表冷血、棄養的意思。

人類強調母嬰分房睡的論調,大約是從一百多年前,歐美育兒文化的轉變開始。當這些西方文化輸入亞洲後,現代人也開始覺得「嬰兒睡小床」理所當然。一百年多來的育兒常規,從哺餵母乳轉為使用奶瓶,配方奶變成嬰兒的主食,搭配嬰兒睡小床、使用奶嘴等,其實經歷了巨大的變化。某些研究又推波助瀾,將母嬰同床貼上「容易造成嬰兒窒息」的標籤,更為新文化的不可逆,增加了一項關鍵因素。

然而,在真實生活中,許多媽媽卻覺得不開心,她們並不想與寶寶分開睡,也不覺得跟寶寶一起睡有多辛苦。與生俱來想貼近寶寶的母性,被文化或輿論禁止,這讓許多母親感到既生氣又困惑。

母嬰同床爭議不休,學者眾說紛紜

 在一九九○年代末期,美國兒科醫學會為了減少「嬰兒猝死症(sudden infant death syndrome, SIDS)」的發生,開始大力推廣仰睡運動,獲得極佳的成效。之後擴展研究觸角,漸漸延伸到更多可預防猝死的危險因子,比如:父母吸菸、危險床墊、母嬰同床等。許多研究顯示,母嬰同床似乎會增加「一些」嬰兒猝死的機率,但這些研究橫跨半個世紀,而且品質良莠不齊,實在很難得到明確的結論。

在二○一六年三月的《睡眠醫學回顧》(Sleep Medicine Reviews)雜誌中,荷蘭萊登大學(Leiden University)與著名的伊拉斯姆斯醫學中心(Erasmus University Medical Center),深入分析世界各地過去四十年,一共九十八篇的研究結果,希望能更加了解「母嬰同床」到底有多危險。

結果毫無意外,當我們把全世界的研究攤在一起看,亞洲與非洲的家庭中,母嬰同床基本上就是常態,比例遠高出歐美國家好幾倍。也因此,這些不同國家(或同一國家但不同族群)的研究結果,時常是南轅北轍,甚至互相打臉,一致性並不如想像中高。

為什麼研究會亂成一團?比如說,一個嬰兒致死的案例,可能不只因為母嬰同床,還加上過軟的羊毛床墊、沙發、枕頭、沒有哺餵母乳,或者家長本身有服用安眠藥、喝酒、抽菸等其他複雜因素加在一起。有些嬰兒猝死案例則是「家長平常沒和寶寶一起睡,當天由於某種因素,忘了把寶寶放回嬰兒床,結果就發生憾事」。在統計的歸因上,這些特殊案例統統分類在「母嬰同床」這項,仔細想想,其實非常不科學。

還有一個最大的矛盾,就是不同國家的研究,會得到不同的結果,尤其亞洲國家的研究,跟歐美國家的結論就有很大出入。就連美國自己的研究,也彼此不一致,比如說,非裔的美國媽媽,為了避免寶寶趴睡,乾脆跟寶寶睡在一起來預防,結果嬰兒猝死機率竟然減少了。所以母嬰同床是否如「嬰兒趴睡」一樣,要被歸類於會造成猝死的危險動作,恐怕證據還不足夠。

關於母嬰同床的建議

最強力支持母嬰同床的證據,就是親餵母乳的成功率。所有研究一面倒顯示,「母嬰同床」可以增加三倍的母乳哺餵時間,第二則是「寶寶睡在媽媽旁邊的小床」,最糟糕的就是「自己睡嬰兒床」。總之就是寶寶睡得離媽媽愈近,哺乳就愈容易成功。

在這麼多的爭議中,讓我來整理一下自己的看法,給各位父母參考。根據這些文獻報告,我認為母嬰同床,若符合下列五種情形,應該是安全的:

1.親餵母乳的媽媽。

2.沒有趴睡的寶寶。

3.家裡沒有人抽菸。

4.媽媽沒吃藥或喝酒。

5.床鋪乾乾淨淨,沒有過軟的床墊、厚重的棉被、玩具或不需要的嬰兒枕頭。

符合上述情形的家庭,為了方便哺乳,讓寶寶每天跟媽媽一起睡覺,是安全無虞的。必須注意的是,在這個議題中,「父嬰同床」並不被納入討論。有些研究發現,父親跟寶寶一起睡的時候,互動其實非常稀少,所以也許真的會因此失去警覺,不小心悶到嬰兒而不自知。

總而言之,如果為了哺乳的緣故,母嬰同床或讓寶寶睡在旁邊的小床,是應該被鼓勵的。但如果媽媽跟寶寶同床會整夜失眠,導致極度疲憊與憂鬱,那麼分開睡也沒什麼不好。與許多媽媽討論過睡眠困擾後,我的感觸是:在沒有上述危險因子的前提下,請爸爸不要插嘴,親人不要多嘴,我們也不要管別人家的閒事,讓媽媽自己決定該怎麼做吧!與生俱來的母性,自然會做出最好的決定。

加入黃瑽寧醫師健康講堂LINE好友,健康、教養資訊不錯過!

延伸閱讀:

黃瑽寧:怎麼讓寶寶好好睡覺?(上篇)

黃瑽寧:怎麼讓寶寶好好睡覺?(下篇)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留言 0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