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產「吃全餐」在婦幼社群向來是熱門話題。有人每天勤練孕婦瑜伽、做骨盆伸展,就怕生到一半卡關。有人則是怕到不敢自然產,索性直接預約剖腹產。究竟自然產臨時改剖腹產的機率有多高?想順利生產,先天要具備哪些條件?後天又該做好哪些準備?
生產時,從自然產改成剖腹產,勢必會經歷一段時間的折騰。不少孕媽咪因為擔心產程延長會增加產後大出血及傷口感染的風險,對「吃全餐」害怕不已。有些人更是為此感到焦慮,因此決定跳過自然產的程序,直接選擇剖腹產。
臨時剖腹產其實不常見
「就臨床統計,10個自然產的孕婦平均有9個可以成功生產,只有1/10的人會因為產程遲滯或胎心音異常等因素臨時改成剖腹產。如果只是因為害怕吃全餐而放棄自然產,是因噎廢食。」臺北榮民總醫院婦女醫學部高危險妊娠暨產科主任葉長青說出自身的觀察。
葉長青醫師指出,正因為自然產成功機率高,如果對吃全餐感到焦慮,應該諮詢主治醫師了解臨床常見原因。捨棄專業人士意見,卻向網友取經,只會增加不必要的心理壓力。
不想吃全餐.孕期準備5原則
有的孕婦以為生小孩就像電視劇演的溫馨畫面,產兆啟動後才發現「原來生產這麼痛!」有的孕婦則是擔心自己無法順利生產而焦慮不已,這兩種情況都可能會增加吃全餐的機率。要避免因為過度自信或過度焦慮而影響生產,預產期前就要做好準備。
原則1.規律產檢
懷孕30週以後,主治醫師即會評估能否自然產。定期產檢追蹤母體及胎兒的體重,有助降低生產風險。
提醒孕媽咪,孕期須根據BMI值建立體重規範;孕前若是標準體重,孕期增加的重量應在12公斤以內;孕前若體重超標(過胖),孕期增加的重量須在10公斤以下。胎兒體重最好控制在4,000公克以內,避免養得太大。
原則2.建立健康的生活型態
飲食、運動、睡眠是健康生活的三大基石。孕期記得控制澱粉攝取量、多補充蛋白質、保持良好運動習慣、早睡早起避免熬夜。如果有妊娠糖尿病或高血壓的問題,記得定期監測血糖或血壓,遵照醫囑控制攝取的食物種類以及攝取量。
原則3.認識生產過程與學習促進生產的技巧
對生產未知的恐懼會在產兆發動後達到高峰,進而影響產程的進展。建議孕媽咪最好多參加媽媽教室了解生產過程,向專業護理師學習減痛及促進生產的技巧。
原則4.提前熟悉生產地點
最晚於32週就要確定生產地點,到預定生產的診所或醫院產檢。若院方允許,也可以參觀產房。先熟悉生產環境,有助提前做好心理準備。
原則5.建立信心並降低焦慮
生產前普遍會感到焦慮,這是很正常的反應。但持續在負面情緒中打轉,生產時往往會做出錯誤的決定。平常應該多對自己和胎兒信心喊話、多嘗試能夠降低焦慮的活動,藉由活動抒發壓力,建立自信。
生產十分耗費心力,對產婦是非常大的考驗。正因如此,想要順利生產,必須經過長時間的準備。親愛的孕媽咪,與其上網爬文、胡思亂想,不如轉換心態積極行動。從這一刻起,開始為順利生產而努力吧!
文/Clémence
採訪諮詢/臺北榮民總醫院婦女醫學部高危險妊娠暨產科主任葉長青
※原文刊載於2023年03月號《媽媽寶寶》433期。
※原文連結 https://www.mombaby.com.tw/articles/9926462
延伸閱讀: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