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板廠凌巨(8105-TW)近年來積極轉型,降低消費性電子產品比重,深耕工控、車載等高毛利市場。2025年,凌巨(8105-TW)的營運將迎來另一個轉變,其母公司日本凸版控股將出脫凌巨(8105-TW)持股,並停止中小尺寸面板生產,改為向凌巨(8105-TW)採購。此舉預計將挹注凌巨(8105-TW)營收,同時凌巨(8105-TW)也加速OTFT布局,凌巨(8105-TW)現任總經理杉本克己表示,OTFT自2024年春天量產後狀況順利,期望2025年有更多新產品上市。
市場關注的焦點是,凸版此舉對凌巨(8105-TW)的營收及獲利能力將產生什麼樣的影響?
凸版退出中小尺寸面板生產的策略轉變
日本凸版控股計畫在2025年分階段轉讓其持有的全部凌巨(8105-TW)股權(持股比例53.1%)予聚奕投資有限公司。同時,凸版也將不再生產中小尺寸液晶面板,轉而向凌巨(8105-TW)採購,並持續銷售。在面板產業發展從日本開始,歷經台灣、韓國崛起,到中國大陸擴大產能投資的背景下,日廠無力往大尺寸面板投資,陸續退出市場,僅剩JDI仍在苦撐。
此舉背後的原因,可能與近年來顯示器產業競爭激烈,中小尺寸面板利潤空間受到擠壓有關。凸版將股權轉讓給投資有限公司,也意味著退出顯示器產業經營,顯示日本面板廠在面臨國際競爭壓力下的策略轉變。
凌巨公司介紹
凌巨(8105-TW)科技成立於1998年,主要業務為中小尺寸面板的研發、生產與銷售,產品應用涵蓋工控、車載、消費性電子等領域。
面對市場競爭和產業變遷,凌巨(8105-TW)積極轉型,降低消費性電子產品比重,轉向工控、車載等高毛利市場。這是由於消費性電子產品市場競爭激烈,利潤空間受到壓縮,而工控和車載市場對面板的穩定性和可靠性要求更高,產品單價和利潤也相對較高。目前,工控產品佔凌巨(8105-TW)營收比重約3成,且2025年成長力道可望加大。公司在台灣擁有3代和4代面板廠,透過技術提升和產品差異化,在競爭激烈的面板市場中佔有一席之地。
隨著車載顯示器及工控面板需求持續成長,加上新開發的OTFT(有機薄膜電晶體)技術應用於智慧穿戴與醫療領域,凌巨(8105-TW)正朝向多元化發展,尋求新的成長機會。OTFT簡單來說,是以有機材料製作的薄膜電晶體,具備可撓曲、低成本等優勢。
營運模式轉變對凌巨(8105-TW)的影響分析
凸版退出中小尺寸面板生產,轉為向凌巨(8105-TW)採購,這項策略轉變對凌巨(8105-TW)的影響為何?
首先,需要瞭解的是,過去凸版持有凌巨(8105-TW)過半股權,雙方在中小尺寸面板領域有著緊密的合作關係。如今,凸版決定退出生產,轉為向凌巨(8105-TW)採購。一方面,凸版原有的客戶訂單將轉由凌巨(8105-TW)承接;另一方面,凌巨(8105-TW)也能更加專注於生產,提高產能利用率。
新技術OTFT的發展潛力
除了傳統面板業務外,凌巨(8105-TW)也積極發展新技術。OTFT(有機薄膜電晶體)是有機材料製作的薄膜電晶體,具有可撓曲、低成本、耗電量低、輕薄等優勢,可應用於智慧穿戴、醫療等領域。目前OTFT已應用於冷鏈包裝,未來可望拓展至智慧穿戴裝置和醫療領域,為凌巨(8105-TW)帶來新的成長動能。
凌巨(8105-TW)現任總經理杉本克己先前表示,OTFT自2024年春天正式量產後,狀況非常順利,將加速布局,希望2025年有更多新產品上市,為營運帶來貢獻。公司目前發展產品多元,而其中OTFT的發展進度與市場接受度,將是觀察凌巨(8105-TW)未來營運其中一項重要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