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保健食品關稅30%有望調降》藥師:分階段降稅恐被通膨抵消...盼一次性調降

信傳媒

更新於 03月28日10:23 • 發布於 03月28日10:38 • 陳稚華
我國保健食品關稅高達30%,財政部長日前表示經濟部已建議,在完整配套下,5年內稅率降至20%。(圖片來源/freepik)
我國保健食品關稅高達30%,財政部長日前表示經濟部已建議,在完整配套下,5年內稅率降至20%。(圖片來源/freepik)

國人喜愛吃美國的保健食品養生,27日立法院財政委員會邀請財政部、經濟部就「因應美國川普政府對等關稅策略與我國被列入骯髒15國名單,我國政府財經相關單位因應策略」進行專題報告,國民黨立委賴士葆指出,國際間保健食品關稅約在4%至15%,但國內進口保健食品關稅高達30%,是否可能調降?

對此,財政部長莊翠雲鬆口表示,與經濟部產發署討論已有具體方向,部分產品分年、分階段調降,經濟部已建議在完整配套下,5年內稅率降至20%。經濟部次長江文若也證實,保健食品已研議往調降方向,至於何時會調降?還需內部做相關研議,但調降方向已經確定了。

關稅調降恐重創國內保健食品產業?

經濟部評估,錠劑、膠囊狀保健食品國內產值約千億元,如果單方面調降關稅至15%,產值減少3.69%到22.56%,對照2017年到2021年平均產值,減少12.5億元至76.3億元,受影響員工約1500人。

經濟部也認為,倘若關稅調降,會降低外商來台投資誘因,不利於就業與經濟,建議要有完整配套。

不過台灣保健營養食品公會創會理事長陳威仁27日受訪時表示,對政府將調降進口保健品關稅的態度感到不可思議,「全世界哪有國家是幫著外人打自己國家製造業的道理。」

陳威仁表示,食品所統計台灣保健食品每年銷售額約1,800億元以上,其中由台灣保健食品業生產製造的產值約1,000億元左右,歸功於進口來台的保健食品關稅30%,讓本土製造廠具備較高的優勢。

分階段降稅恐被通膨抵消…藥師盼一次性調降

對此,基層藥師協會理事長沈采穎接受《信傳媒》電訪時表示,「基本上調降當然是好的,跟國外的售價可以拉近一點,現在問題就是它調降分5年,其實看不太出來(效益),因為物價漲、通膨,本來廠商可能要漲價,如果說一次降的話搞不好還有跌價的空間,那你逐年的話其實就被通膨吃掉了,大概頂多就是不漲而已。」

沈采穎進一步表示,政府為什麼現在突然要調降,可以進一步探討,「美國最近都在漲關稅,本來這個可以當成一個籌碼,我們可以說我們保健品從美國進口的算是最大宗,但(調降)會不會衝擊國內的產業?我是覺得不會,衝擊的可能是大家就不用出國去買了,還有機會活絡台灣的市場。」

沈采穎也提到,因為保健品的稅真的很重,「就像汽車也是一樣,川普現在說對國外的汽車關稅要加收25%,那我們的汽車關稅,美國的是不是要讓它降?這個讓政府當成籌碼去做一些商業上的交換,對於台灣的廠商在國際貿易上能站在一個比較有利的位置,政府也要適時去考量。」

沈采穎強調,現在這個時空氛圍大家都在加稅,「那我們疊,這部分需要審慎評估。降稅我是贊成,可是在什麼時間點、在國際貿易上的談判是蠻重要的,政府要去做一個全面性的考量,以台灣整體的經濟為主。」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