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聽過「穆斯林旅遊」嗎?根據外媒報導,全球穆斯林旅遊市場快速成長,預計到2032年,將達到4109億美元的商機,各國旅遊業者因此紛紛推出各種措施,以吸引觀光客前來。其中,馬來西亞在全球穆斯林旅遊指數(GMTI)中連續多年排名第一,究竟,他們是如何推廣穆斯林旅遊的?對也想發展這塊市場的台灣來說,有什麼值得學習的地方?
穆斯林旅遊未來潛力看漲!根據觀光產業預測,全球穆斯林旅遊市場規模預計將從2023年的2565億美元,成長到2032年的4109億美元,新加坡研究機構Crescent Rating的數據也顯示,2024年上半年,國際穆斯林遊客人次約8000萬,預計到了2028年,將上看2.3億人次,成為各國觀光產業的一大商機。
並非單純宗教旅遊,專家:潛力無窮
不過,究竟什麼是穆斯林旅遊?根據《半島電視台》報導,這種旅遊型態主要是為了穆斯林設計,包括提供食物、祈禱設施、廁所內供洗淨用水的設施,以及確保旅遊環境不會涉及穆斯林禁忌的活動,例如酒精和賭博。
「穆斯林旅客與其他旅客一樣,渴望探索當地文化,但他們希望在不違背信仰需求的前提下享受這些體驗,這並非單純的宗教旅遊,」Crescent Rating執行長巴哈丁(Fazal Bahardeen)表示。
英國旅遊業者Halal Tourism Britain執行長泰勒(AbdulMaalik Tailor)則認為,穆斯林旅遊是一個尚未完全開發的潛力市場,「過去穆斯林旅客多以宗教朝聖或探親為主,但隨著年輕世代消費能力提升,他們的旅遊需求逐漸受到重視。」
過去穆斯林旅客多以宗教朝聖或探親為主。Unsplash by ekrem osmanoglu
中產階級和所得增加,提升旅遊需求
泰勒指出,全球穆斯林人口成長,是其中一個推力,而中產階級的崛起,與可支配所得增加,進一步拉抬旅遊需求。且隨著穆斯林影響力擴大,許多非穆斯林國家也積極行銷自身的「穆斯林友善旅遊資源」,藉此吸引更多不同背景的旅客。
Crescent Rating也預測,到了2034年,21到40歲的穆斯林中壯年族群將顯著增加,成為旅遊市場主力,這部分族群具備較高的經濟活動與旅遊意願。
巴哈丁回顧過去16年的業界經驗表示:「穆斯林旅遊從早期的小眾市場,發展到現在已經成為全球旅遊業重要的一環,整個產業的認知度、創新力及投資規模,都有了顯著進步。」
印尼、大馬並列穆斯林旅遊友善國家冠軍
許多國家已經開始重視這個趨勢,並提升國內的相關基礎設施,而根據去年5月,由Crescent Rating和信用卡公司MasterCard發布的「全球穆斯林旅遊指數(GMTI)」,東南亞再次成為全球穆斯林旅遊的領先地區,其中,印尼與馬來西亞在全球145個國家中並列第一,而新加坡則連續九年蟬聯非伊斯蘭合作組織旅遊目的地(non-OIC destinations)目的地的榜首。
MasterCard指出,印尼與馬來西亞在「入境便利性」與「旅遊基礎設施品質」方面,在穆斯林與非穆斯林旅客中都獲得高度評價。
GMTI至今已邁入第十年,這項指標是針對全球145個國家進行分析,並採用 「ACES」評分標準,也就是「易達性」(Access)、「溝通」(Communication)、「環境」(Environment)與「服務」(Services)四項指標進行評估。
2024年GMTI排行榜。截自Crescent Rating官網
符合認證的食物、禱告室,是旅客核心需求
馬來西亞如何成為全球穆斯林旅的榜樣?馬來西亞觀光局台北辦事處處長哈翡之(Mr. Hafiz Hazin)向《遠見》表示,穆斯林旅客的核心需求之一,是「符合清真認證」的食物。
哈翡之指出,除了不能食用豬肉之外,穆斯林對雞肉和其他肉類的屠宰方式也有嚴格要求,必須符合伊斯蘭認證機構的屠宰標準。
此外,穆斯林旅客也嚴格遵守每日五次的禱告,因此旅行目的地「是否提供合適的禱告空間」,是非常重要的。
「對男性來說,禱告相對方便,只需找到乾淨的空間即可,但女性因為必須脫下頭巾和覆蓋物,則需要較為隱密的場所,」哈翡之說:「因此,設立簡單的男女分隔禱告室,可大幅提升穆斯林旅客的便利性,而不必投入大量資金建造清真寺。」
哈翡之表示,馬來西亞被評為全球穆斯林旅遊友善國家,其優勢不僅在於旅遊基礎建設完善,還因其多元種族社會,讓各穆斯林旅客能無縫體驗當地文化。例如,當地的購物中心、餐廳和公共設施,幾乎都配有清真食品與禱告室,甚至連華人和印度餐廳也有清真認證。此外,在齋戒月期間,旅客仍然可以順利參與齋戒,享受完整的旅遊體驗。
爭取成為穆斯林旅客中繼站
除此之外,哈翡之也指出,馬來西亞也正積極爭取來自紐西蘭和澳洲的穆斯林旅客,因為穆斯林有前往麥加朝聖的傳統,馬來西亞希望成為這些旅客的轉機樞紐。「許多朝聖者需要經過轉機前往麥加,而作為穆斯林國家的馬來西亞,具備提供清真飲食及穆斯林友善設施的優勢,因此希望吸引這些旅客在轉機期間,能順道來馬來西亞旅遊。」
他特別提及馬來西亞推出的「2026馬來西亞旅遊年」(VM2026),除了吸引穆斯林遊客,也計畫透過國際性活動,例如,音樂節、文化展覽及當地美食推廣,吸引來自中國、日本、韓國和台灣的旅客,希望透過不同的市場區隔策略,讓馬來西亞成為長途旅行中的理想中繼站,並提升旅遊體驗。
馬來西亞計畫透過國際性活動,如音樂節等,吸引不同國家的旅客到訪。邱祐慶攝
台灣夜市可設「清真美食」認證攤位
哈翡之建議,台灣若想吸引穆斯林旅客,可透過兩種方式改善飲食選擇。第一,在夜市或熱門景點設立幾家經過清真認證的攤位,讓穆斯林遊客也能品嘗台灣特色小吃。第二,建立專門的「清真美食中心」,集中提供清真餐點,讓穆斯林旅客能安心享用。
此外,哈翡之也指出,國際速食連鎖店如摩斯漢堡、麥當勞、肯德基等,若能推出清真認證食品,也將吸引更多穆斯林消費者。
「全球穆斯林人口超過十億,若台灣能吸引其中1%的旅客,即可帶來可觀的經濟效益,台灣政府和觀光業者應思考如何透過配套措施,來提升穆斯林旅遊友善度,如提供清真食品與禱告空間,從而更有效打入這個潛力巨大的市場,」哈翡之說。
責任旅遊、推廣新興旅遊目的
但馬來西亞成為全球穆斯林旅遊友善國家,其實不只食物和禱告空間,還需要其他因素相輔相成,其中之一就是「責任旅遊」。
哈翡之指出,所謂「責任旅遊」(Responsible Tourism),就是鼓勵遊客在旅遊過程中減少對環境的影響。例如,旅遊業者會要求遊客將隨身攜帶的垃圾帶離景點,而非隨意丟棄,此外,他們也鼓勵遊客使用可重複使用的水瓶,以減少一次性塑膠的使用。
除了實際行動,馬來西亞也重視透過教育來強化永續旅遊的基礎。他們認為,環境保護意識應從基礎教育開始培養,讓當地居民與未來的旅遊業從業者,了解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
另外,隨著全球各大城市面臨過度旅遊(overtourism)問題,馬來西亞也開始重新調整觀光策略,試圖將遊客從主要城市引導至更多新興旅遊目的地,以緩解旅遊負擔,並促進地方發展。
哈翡之說,馬來西亞觀光單位正在積極與當地業者合作,推動更多具潛力的景點,例如,登嘉樓(Terengganu)、柔佛(Johor)、砂拉越(Sarawak)和雪蘭莪(Selangor)等地,希望能吸引更多旅客,探索這些尚未被大量開發的旅遊熱點。「除了打造穆斯林旅遊友善國家,馬來西亞政府也希望減少過度旅遊帶來的環境與交通壓力,讓前來的遊客在探索馬來西亞時,能有更多元的選擇,進一步提升旅遊體驗。」
以上這些建議,值得有意搶食穆斯林旅遊大餅的台灣審慎思考。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