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汽車大廠 Toyota 今日 (3/12) 於官方網站宣布,正式於歐洲市場推出品牌最新純電跨界力作 - C-HR+ 歐規車型,這款車延續 C-HR 車系的轎跑 SUV 設計理念,並進一步強化電動化技術,將成為品牌擴展純電 C- Segment SUV 市場的重要戰略車型。C-HR+ 採用 e-TNGA 電動車平台,提供前驅與四驅選擇,並配備 57.7 kWh 與 77 kWh 兩種電池容量,WLTP 續航里程最高可達 600 公里。原廠表示,C-HR+ 計畫於 2025 年底於歐洲部分市場率先推出,並自 2026 年起進一步擴展至全歐洲市場。
Toyota C-HR+ 採用品牌專為純電動車設計的 e-TNGA 平台打造,結合高剛性車體結構與低重心配置,提供更穩定的駕駛體驗。車型提供 57.7 kWh 與 77 kWh 兩種電池容量,分別對應不同的續航需求。根據 WLTP 測試標準,C-HR+ 的最大續航里程可達 600 公里(待最終認證)。為提升使用便利性,全車還標配 11 kW 車載充電器,高階車型則升級至 22 kW,並支援最高 150 kW 直流快充,能在短時間內快速補充電量。此外,C-HR+ 具備電池預調節功能,可根據充電狀態與環境溫度自動調整電池運行狀態,以確保更穩定的充電效率。
外觀方面,Toyota C-HR+ 延續 Toyota 最新的家族式設計語彙,車頭造型採用封閉式水箱護罩,搭配造型銳利的 ㄈ 字型貫穿式 LED 頭燈組,展現科技感與運動風格。車身側面維持 coupe 跑旅風格的流線輪廓,並透過後擾流尾翼與隱藏式車門把手提升空氣力學表現。車尾部分則運用貫穿式 LED 尾燈設計,搭配斜背式尾門與整合式擾流板,強調動感且具有辨識度的視覺效果。尺碼方面,C-HR+ 的車身尺碼為 4,520 mm(車長)× 1,880 mm(車寬)× 1,570 mm(車高),軸距則達 2,750 mm,以確保充裕的車室空間與穩定的操控性。車重則依不同電池與驅動配置而異,預估範圍介於 1,800 kg 至 2,000 kg 之間。
進入車內,Toyota C-HR+ 車艙鋪陳則採用簡潔現代化設計,並強調科技感與舒適性,標準配置 14 吋多媒體觸控螢幕,支援最新一代 Toyota 多媒體系統,具備智慧語音助理、無線 Apple CarPlay 及 Android Auto 連接功能。此外,C-HR+ 配有雙無線手機充電板、後座 USB-C 插座、獨立後座空調與可選配之全景天窗,提升車內乘客的便利性與舒適度。此外,C-HR+ 的車內儲物空間也經過優化,標準行李廂容積為 416 公升,後排座椅可透過 40/20/40 分離放倒,以提供更靈活的裝載機能。
安全科技方面,C-HR+ 搭載 Toyota 最新的 Safety Sense 主動安全科技,全車系標配包含預警式防碰撞系統、主動車道維持輔助、智慧型遠光燈與交通標誌識別等功能。此外,C-HR+ 亦配備盲點偵測系統與高階車型將額外增配的 360 度環景影像、智慧停車輔助與遠光燈自動調節功能,提升行車安全性與便利性。另外,車主還可透過 MyToyota 應用程式遠端監控車輛狀態,包括充電進度、續航里程與駕駛數據,並可透過手機進行遠端空調控制,以提升日常使用便利性。
動力配置方面,Toyota C-HR+ 提供豐沛的動力選擇,以滿足不同市場需求。前驅車型標配 57.7 kWh 電池,動力最大輸出為 123 kW(167hp);若升級至 77 kWh 電池,輸出則提升至 165 kW(224hp)。四驅版本則搭載 77 kWh 電池組,最大輸出可達 252 kW(343hp),0-100 km/h 加速則縮短至僅 5.2 秒。此外,該車還具備先進的能量管理系統,透過低滾阻輪胎與空氣力學優化,提高行駛效率。根據 WLTP 測試標準,C-HR+ 最高續航里程可達 600 公里(暫定值,待正式認證)。此外,車輛支援電池預熱功能,可在低溫環境下提高充電效率。
充電部分,Toyota C-HR+ 搭載 11 kW 車載充電器,高階車型可升級至 22 kW AC 充電模組,DC 快充則最高支援 150 kW,可在約 30 分鐘內將電量充至 80%。車輛亦搭載節能熱泵空調系統與座椅、方向盤加熱功能,以減少對電池續航的影響。
C-HR+ 作為 Toyota 旗下最新的純電跨界力作,將與前陣子首發的 Urban Cruiser 及一同亮相的小改款 bZ4X 共同組成 Toyota 純電 SUV 產品線,進一步強化品牌在純電 SUV 領域的競爭力。作為Toyota「多路徑」電動化戰略的一環,C-HR+ 將與品牌旗下的油電混合、插電式混合動力與氫燃料電池車款共同推動碳中和目標,並為消費者提供更多樣化的新能源車選擇。未來,C-HR+ 也有望導入更多市場,其中也包含了台灣,對此總代理和泰汽車目前尚未有所導入之消息,而本站 7Car<小七車觀點> 也將持續關注,並為各位讀者帶來最新市場資訊,敬請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