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理財

房間賣完還上架? 民宿:沒跟訂房網簽約

民視新聞影音

更新於 2017年05月29日10:40 • 發布於 2017年05月29日10:23

1名陳小姐趁著4天端午連假,帶著全家人到花蓮玩,她透過訂房網站訂了一間民宿,大老遠到了花蓮後,才被民宿業者告知,他們沒有跟該訂房網站簽約,而且房間早就在3個月前就被訂完了,陳小姐傻眼之餘,發現受害者不只她一個人,懷疑不是網站有問題,就是民宿超賣。敲敲鍵盤,訂房網站上各家民宿、飯店,空房價格一目了然,還能搞定訂房,實在好方便,趁著端午連假,陳小姐帶小朋友到花蓮玩,他透過網路平台,訂了花蓮這間民宿,入住1晚、2大2小的房間,而且還收到確認的電子郵件,開開心心大老遠跑到花蓮,才發現根本一場空。

當事人陳小姐:「他們(民宿業者)跟Hotels.com並沒有簽約,然後沒有收到我們的訂房資訊,然後我們已經是第4組這樣子的客人。」

原來受害者不只陳小姐一人,民宿業者說,已經安排客人,入住其他民宿,但業者也覺得很莫名其妙,端午連假的空房,早在3個月前就搶購一空,加上他們並沒有跟該平台簽約,平台網頁卻顯示他們的產品,他們接到消費者抱怨後,已經要求平台業者,將產品下架。

一般來說,民宿業者如果要在訂房平台上刊登產品資訊,得先付一筆上架費用,消費者完成訂房手續後,平台業者再跟民宿業者,抽一筆佣金,這次的消費糾紛,在同業看來,應該是平台與民宿之間,合約沒談清楚。

花蓮縣觀光旅遊民宿協會理事長帖喇尤道:「我們跟一些網路平台合作,他們開放給客人來訂房,在同一個時間可能有2家來訂房,來不及關房。」

網路訂房十分風行,競爭也很激烈,各家特色不盡相同,Trivago與Agoda主打價格透明,讓消費者用最低價格訂到房間,Hotels.com是打買10送1的促銷戰,Booking,com則是以數量取勝,打出網站上有全球超過121萬間的住宿選擇,方便歸方便,但專家認為,目前法規不完整,消費糾紛不會只有這一樁。

商發院商業發展與政策所長黃兆仁:「關於這個所謂平台經濟,所衍生的出來的法律的,相關的這些保護的部分,目前還在頭痛的一個部分,受到損害賠償的一方,他可以準備一些所謂的舉證的責任,然後結合這些所謂消費者的一方,然後進行所謂的,向平台業者進行所謂的損害賠償的要求。

訂房網站雖然方便,但消費者完成訂房的同時,也要記得同步跟民宿或飯店確認訂房資訊,才不會高興出門,卻敗興而歸。(民視新聞吳政諺、鍾心怡、羅執中花蓮台北報導)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留言 0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