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修剪毛髮長更快更粗?專家表示是迷思

Hello醫師

更新於 2019年11月22日13:00 • 發布於 2019年11月24日02:00 • 文/Jamie Chang - 醫學審稿/Dr. Stephen Lai
修剪毛髮長更快更粗?專家表示是迷思

很多人都相信,如果經常刮除或修剪身上的毛髮,之後長出來的毛髮會更粗,甚至更濃密,而且,不只是台灣,世界各地都有不少人相信這個說法。所以今天有很多女生,會透過拔除或是雷射的方式來取代刮毛。很多媽媽甚至為了讓寶寶的眼睫毛長得又長、又濃密,趁著寶寶睡覺時,偷偷稍微剪他們的眼睫毛。究竟體毛是否會愈剪愈粗,或愈長愈多呢?以下就用科學研究,以及專家的解釋,來替大家解惑。

21世紀前就被研究的古老迷思

關於剪毛或剃毛會使毛髮更粗的說法,其實早在1920年,就已經有專家想了解並開始研究。研究結果發現,刮除或修剪毛髮並不會對體毛的生長產生任何影響。之後,在1970年發表的一篇經典論文中,採用5位男性作為觀察對象,要求他們為期一個月,只刮某一隻腳的腿毛,另一隻則保留腿毛,一個月後,發現有刮腿毛的腳,和沒刮腿毛的腳,上面的腳毛沒有任何的差異。

專家說關鍵是毛囊(Follicle)和黑色素細胞(Melanocytes)

美國南加州大學(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醫學院皮膚科助理教授傑西卡·吳表示,刮除毛髮並不會使毛色更深,或是讓毛髮更粗,因為長出來的頭髮已經是死的,並不會影響位於皮膚深處還有活性的毛囊。吳博士更表示,當頭髮自然長出時,因為頂端是自然尖尖的,所以看起來比較細和稀疏,但如果刮除毛髮或是修剪之後,會使頭髮頂端變鈍鈍的,看起來就會比較粗。實際上,決定體毛粗度的,是毛囊的大小,而給予頭髮和皮膚色素(Pigment)的黑色素細胞,才是決定毛色深淺的關鍵。

美國專業美容醫生陳太浩(Chen Tai Ho音譯)表示,一般的健康毛髮,應該整根都是均勻的粗度,如果接近毛髮的根部部分比較細的話,可能是代表許多問題的徵兆。毛髮的生長週期分為3個階段,包含生長期(Anagen)、退行期(Catagen,又稱退化期)和休止期(Telogen,又稱靜止期),不論在哪個階段刮毛,都不會影響頭髮的生長。

過度摩擦影響皮膚顏色

除毛無非就是為了視覺上更雅觀;我們現在已經知道刮毛不會讓毛髮更粗更濃密了,但是有些人可能會有另外一個問題:是否反覆刮毛會讓該部位的膚色更暗沉?

對此,一位研究毛髮超過30年的生物學家庫爾特·史坦(Kurt Stenn)認為,刮毛不會讓皮膚變黑,他認為視覺上皮膚看起來更黑,可能是因為刮除之後留下來的毛渣,並不是因為除毛本身的問題。不過,專家史坦認為,腋下或腹股溝(Groin)等大家定期除毛的區塊,之所以會變黑,可能是因為皮膚受到持續的摩擦所導致的,當皮膚紅腫、發炎或被刺激時,就會讓該部位的顏色變深。同理,如果您經常除毛,但用來除毛的工具或使用方式不對,而讓皮膚受到大力摩擦的話,也可能讓膚色暗沈。以下就提供大家正確、理想的刮毛方式,達到乾淨又清爽的效果。

掌握3點除毛乾淨又清爽

  • 使用鋒利和乾淨的除毛刀:每當除毛刀的刀片變鈍,或發現生鏽時,都應該要更換再用。
  • 搭配除毛用的潤滑凝膠:不妨在刮毛之前,在除毛部位塗一些保濕凝膠或乳霜,會比較滑順好刮。
  • 除毛後記得保濕:除毛之後,使用乳液保濕肌膚,能幫助皮膚保持軟嫩光滑。

最後,如果您發現臉上或身體的毛髮突然增加,可能是藥物副作用,或是有潛在疾病的跡象,請盡快諮詢專業醫師。

Hello Health Group 並不提供醫療建議、診斷或治療。

延伸閱讀: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