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英媽媽的網路討論版裡,每隔一陣子就會看到移居不久、還在適應中的臺灣媽媽發文,內容多半是闡述剛搬到英國,英語不夠好,在家帶小孩,日子很苦悶,感覺很憂鬱之類的心情抒發。這類發文者常有以下幾項共通點(可能僅符合其中幾項,也可能兼而有之):
- 因為某個因素不得不移居英國(隨另一半工作外派或返國生活)
- 因有年幼子女需要照顧,或自覺英文不佳而無法工作(常常兩者兼具)
- 夫妻感情因環境改變出現裂痕
- 覺得和外國人有隔閡很難交友
- 生活單調無趣沒有重心
- 社交圈極小,往往只認識另一半的朋友
- 想念臺灣的家人和生活
- 對異文化感到恐懼,尤其是在臺灣較少接觸到、容易被刻板印象影響的穆斯林與非洲文化
- 擔憂自己或小孩被他人歧視
- 因為期望落差,對英國有很多的不滿與抱怨
這樣的文章通常會得到很多正面回應,因為大家走過一樣的路,都不吝分享經驗、給予建議。我在之前的文章寫過自己「為什麼想融入」和「怎麼樣融入」這兩個移居國外的臺灣人普遍會遇到的議題,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參考。但是身為「資深海外媽媽」,我知道這些文章沒辦法完全回應到一些特定困境,因此特地撰寫本文,希望可以給正在或即將面臨類似情況的讀者們參考。
特別強調:本文針對的雖然是「在海外育兒的臺灣媽媽」,但並不表示育兒是女性單方面的責任,下述部分情況也不限於特定性別。
一、如果移居國外是因為夫妻單方的因素,請先衡量自己在新環境中,能否和另一半「平起平坐」:
所謂「平起平坐」是指兩個人站在一樣的基礎上。比如兩個外國人同在第三國生活,用英文或當地語言工作、處理生活大小事,各自都有獨立處事的能力,不需要倚靠其中一方;同時也都面臨外國人常見困境,可以互相理解。
相反地,如果是隨另一半回家鄉或外派工作,對方可能在新環境中如魚得水,自己卻要面對語言文化差異,也可能必須犧牲工作照顧家庭,遇到複雜的行政事務,不得不仰賴伴侶協助等等。一旦立足點不平等,就容易產生怨懟與摩擦,長期下來難免影響感情。
如果可以的話,移居海外前,先評估自己是否有足夠的語言和獨當一面的能力,是否能夠外出工作或獨自育兒。如果答案是否定的也沒有關係,那就為自己設下目標,慢慢把這些能力培養起來。隨另一半移居並不表示是附屬品,不需要把自己放在次位,即使沒有正職或需要育兒,也可以同時加強語言,充實相關知識。即便只是探索居住的城市,都能從學習中往前進,不會受困於特定的情境中,感覺浪費了寶貴的人生。
二、預做家庭規劃與分工,避免在沒有準備的情況下陷入育兒的無限輪迴:
接續上一點,移居海外之前,雙方最好溝通彼此的期望,為異國生活做好家庭規劃與分工,其中包括生育計劃:要不要生小孩?生幾個?間隔多久?很多人覺得「隨另一半外派/搬到國外不用工作,趁機生孩子,每天只要在家帶小孩,不是很好嗎?」
針對這一點,有必要和大家說明現實情況:因為經濟和傳統因素使然,育兒責任大多落在女性身上,在異國經歷懷孕生產已經是一大挑戰,加上身在沒有後援、凡事必須親力親為的異國更是不易。許多媽媽因為全家移居,或是生了孩子,生活以育兒為主,沒有時間熟悉環境、練習語言,或結交朋友;另一半又忙於工作,因此感到寂寞甚至憂鬱。
面對育兒,夫妻雙方有同等的責任與義務,在決定有小孩之前就必須溝通清楚,如果有一方必須成為全職爸爸/媽媽,那是一份工作,不是一個「涼缺」;更不該因此就認為工作的一方在養育兒的一方──如果在這一點上無法取得共識,最好還是三思而後行。
如果可以的話,建議把生育間隔拉長一點,才不會長期在奶瓶尿布中無限輪迴,覺得育兒之路漫長沒有盡頭。當然人生很多時候計劃趕不上變化,夫妻之間的分工也很難均等,這就需要不斷的嘗試與修正,找出一個雙方都可以接受的平衡,而不是單方擔負所有的育兒責任,無法休息。畢竟疲倦、困頓和負面情緒,對婚姻和親子關係都是很大的傷害。
三、不要侷限於臺灣人的社交圈,跨文化交友,避免「浮木式的友情」:
有些人雖然長住國外,每搬到一個新地方,第一件事就是找附近的臺灣人交朋友。在異地想找到有相同文化背景,可以說家鄉話的朋友當然可以理解,如果因此結交好友絕對是美事一件。但是也別忘了:有一樣的語言文化,並不代表兩人一定合拍,硬是湊在一起不但勉強,也很難建立真實而深刻的友誼。
我曾經抱著交友的心態,和幾個初來英國的臺灣人往來,卻感覺對方只是想認識「臺灣人」而不是「我這個人」;或者只是想找人說中文、問問題,但對我的生活毫不關心。我自覺像海上的浮木,被迫切需要的人抓住,過一陣子搬家或情況改變,對方就不再聯絡。這樣連互惠都不算的關係只是利用,傷害的是人與人之間的信任。
所幸我已有穩定的社交圈,影響不大,但還是要提醒大家:如果初來乍到急著交朋友,很容易把對方當作唯一的情感寄託,陷入浮木式的虛假友情;一旦關係瓦解,少則失去友誼,多則被對方閒話隱私,受到的打擊可想而知。
因此,我在之前許多文章裡都曾提到,不要以「同文同種」作為交友的第一或唯一要件,也不要對不同文化的人預設立場,在日常生活中與人多接觸、多認識,自然能結交聊得來又能互相支援的朋友,這對排遣寂寞和抒發心情都很有幫助。
四、比較無益,和臺灣「保持距離」──廣泛接收資訊,實際觀察所處環境:
從網上論壇和實際相處中,我觀察到部分臺灣人雖然身在國外,但是資訊來源完全以臺灣媒體和中文資料為主,因而與實際情況有很大落差。比如臺灣的健保制度和英國完全不同,很多醫療處置方式也不能相提並論,但是無謂的比較,只是增強了對異國醫療環境的不信任,對首度面臨懷孕生產的準媽媽們並無益處。
又如疫情之初,部分臺灣媒體誇大海外排華的情況,造成很多海外臺灣人的恐慌。事實上的確有一些案例,但是並沒有媒體報導得那麼普遍,後續的許多疫情報導也是捕風捉影,意在強調國外有多麼危險,臺灣有多麼安全。
這段時間裡,一些有嬰幼兒的臺灣媽媽因此戒慎恐懼,大門不出二門不邁,活在與外界隔絕的環境裡,日子過得相當辛苦。當然小心為上並沒有錯,但是不要一味聽信臺灣資訊,多多接收本地消息,觀察周遭實際情況,才能更貼近真實情況。
五、正向表達,理性對話,避免逢人抱怨、散發負能量:
我曾經在某個聚會認識一個帶著新生兒的媽媽,一臉疲憊又憔悴,逢人就說自己多麼可憐多麼辛苦,包括我在內,在場的媽媽們紛紛對她伸出友誼的手。然而每次見面她連招呼都懶得打,就滔滔不絕地開始抱怨。剛開始覺得同情,但幾次下來,她的負能量已遠超過我所能負荷,最後媽媽們只能與她保持距離。不幸的是,像這樣負能量滿滿的媽媽,她不是唯一一個。
我可以理解新手媽媽的苦悶與挫折,也知道有些狀況可能已經是產後憂鬱,能幫忙之處當然盡己所能,但沒有人是聖人,凡事都有限度,外人對家務事也是愛莫能助。遇到困難心情低落時找人訴苦,當然可以暫時抒發心情,但是發洩情緒之後,其實更應該停下來思考如何改善。平靜之後,積極尋求身邊親友或專業諮商的幫助,而不是永遠在負面情緒中鬼打牆,埋怨沒人願意聆聽。
六、無需羨慕或盲從,找到喜歡的事物,找回原本的自己:
「妳,喜歡做什麼呢?」我曾經這樣問一個朋友。
「我當媽媽這麼久了,根本想不起來以前的我喜歡什麼。」她說。
無論是否長居國外,在育兒過程中感到「失去自我」是難免的,如果加上離鄉背井,身在語言文化全然不同的環境裡,感覺可能更強烈。成為母親之前,我已經在英國居住多年,但是小孩出生帶來的嶄新挑戰仍然讓我應接不暇。當了幾年的全職媽媽後,我開始覺得茫然,自信低落,心情抑鬱。為此我做了 3 個月的心理諮商,從與諮商師的對話中,覺察我真正需要的是找回自己。於是,我利用閒暇時間重拾閱讀和寫作,開始兼職工作,踏出重返職場的第一步。我透過這個過程重新變得完整,再次擁有了只屬於自己的快樂。
每個人的愛好不同,對快樂的定義也不同。許多部落客展現出的海外育兒生活令人稱羨,也讓部分臺灣媽媽產生了過多期待,甚至覺得自慚形穢。但是羨慕別人或是追求相同事物並不會帶來更富足的身心,只有認識自己,知道自己喜歡、想要什麼,並且勇於嘗試,才能在媽媽這個角色之外,擁有另一片天空。
獻給所有人在異鄉的臺灣媽媽
上述幾項建議,是個人經驗與長期觀察的簡單整理,希望能提供有類似困擾的臺灣媽媽一些幫助。育兒本來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身在無後援的環境裡,感到孤單寂寞是難免的。不過凡事都有好有壞,往好處來看,這也是一個特別的體驗,雖然遠離親友,但是沒有人在旁邊「技術指導」怎麼當父母也是一種自由,有助於讓核心家庭的關係更緊密。如果能經由孩子建立新的社交圈,學習不同的教養方式,更是有利無弊。
願意把自己的心情和困境說出來,尋求經驗和建議,是很有勇氣的第一步。我常常會想,不知道這些發文的人後來怎麼了?有沒有從其他人的回覆中找到適合自己的作法,跨出第二步、第三步,然後一步步越來越穩地走下去?我也會想,會不會求助的只是少數,還有其他人沒有管道可以傾訴,或是不好意思說出自己需要幫助?
如果異國生活和母職讓妳覺得被困住,可以試試上面幾個建議。當然每個人的情況都不一樣,倘若都不適用,一定要讓家人、朋友知道妳的感受,並且尋求專業協助。
這篇文章獻給所有在異國的臺灣媽媽們:這條路或許寂寞,但妳從來不是一個人。
【延伸閱讀】
●男人「恐婚」的 3 個理由
●我是職業婦女、單親媽媽,也是血癌患者──「面對死亡,我沒有時間感到恐懼」
※本文由換日線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留言 5
Jim Wu
還不是媒體每天報假新聞
2023年08月21日12:00
Amy
台灣新聞煽腥色太悚人了
2023年08月22日08:50
lesane
應該説,要理解資訊背後的機制,否則資訊本身的價值可能被打折,甚至變成誤導 且 造成盲區。
舉例說,咱都聽過明修桟道,暗渡陳倉。但沒人講明修桟道的是一匹人,暗渡陳倉的是另一匹。韓信不可能自己一個人同時出現在桟道又同時出現在陳倉。
即是說,若有人要晃點別人,用不同人演不同角色是比較有效的。這也是一人演好警察一人演壞警察的原理。
因此防人不是盯著一人去防,而是看著眼前這人,同時防著另外一路人。
若照舊法子去理解防人之心不可無,就像是麻痹反應
一樣,可能要經常被另一路突襲才會領會。
2023年08月24日00:19
妡
寫的很好,很理想,但,生活是現實的,,如果內心不夠強大,支持系統又不足,很難一次到位的,,,還是一步一步慢慢調整,,,,
2023年08月23日14:01
⠗⠩⠈⠝⠧⠂⠛⠥⠂⠙⠷⠄⠑⠱⠈⠉⠮⠁
等到有洋屌吃就會爽到不想回亞洲了
2023年08月22日03:16
顯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