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理財

專欄/台灣封測廠紛撤中國...美國祭一道道禁令!中國如何應對?

定錨產業筆記

發布於 05月02日04:35

京元電於4月26日公告出售中國蘇州廠京隆科技全部股權,預計交易金額為人民幣48.85億元,折合新台幣約217.15億元,預計2024Q3以前完成交易,退出中國市場。京元電為全球前10封裝測試大廠,在台灣擁有新竹廠、竹南廠、銅鑼廠3座工廠以及中國蘇州廠,過去蘇州廠主要服務中國驅動IC、微控制器、記憶體……等相關測試業務。資本支出由70億元提升至122.61億元,集中資源投入台灣半導體AI、高性能運算晶片測試發展,銅鑼三廠預計2024Q3陸續進駐設備,銅鑼四廠也預計於2024年底至2025年初間動工。

美國對中國半導體祭出的一系列的科技制裁、貿易實體清單,再加上各國圍堵政策之下,眾多半導體相關業者皆被要求建立「China +1」的產能,也就是建立中國以外的產能,中國當地也推出眾多政策、資金扶持中國本土企業,推行半導體自主化,故此半導體在中國的生態環境逐漸惡化,惡性競爭日趨嚴峻。

除了京元電撤出中國外,過去幾年許多位於中國的封裝測試業者皆陸續逐漸撤出中國,矽品於2017年出售蘇州子公司股權給中國紫光集團、2020年出售廈門工廠;日月光於2021年底出售中國威海、蘇州、上海、昆山等4座工廠給智路資本,該廠以打線封裝、功率元件、材料業務……等中低階晶片為主,2023年7月購回少部分股權,經營層表示屬於純財務投資,公司近年積極投入高階先進封裝,除了受惠於台積電CoWoS外溢產能外,公司的Fan Out、2.5D、FoCoS(Fan-Out Chip on Substrate)……等先進封裝解決方案亦有客戶採用,先進封裝佔比由1~3%提升至4~6%,資本支出由13~14億美元提升至14~15億美元;力成科技於2023年6月出售蘇州力成70%股權給江波龍、出售西安廠給Micron,交易資金將佈局台灣先進封裝產能,且投入CMP機器佈局HBM相關先進封裝產能,資本支出由新台幣100億元提升至150億元;南茂為了強化公司財務與競爭力,2023年底出售上海宏茂微電子全數股權給中國紫光集團,並投入車用、5G與智慧家庭及AI……等相關高階封裝;菱生於2024年初出售中國寧波給予浙江銀安匯企業管理公司。

中國在政府推動下,當地許多廠商積極投入半導體,晶圓代工廠積極廣設之餘,封裝測試持續拓展產能並致力開發先進封裝。長電科技為中國最大封裝測試廠,過去因為資金問題由國家以及中芯國際入股,近期華潤微出資入股成為最大股東,透過收購威騰(Western Digital)旗下上海代工廠80%股權,佈局先進封裝;天水華天為中國重要封裝測試廠之一,主要客戶為士蘭微、珠海炬力、中星微、瑞芯……等,90%以上銷售收入來自於中國內需,2023年3月宣佈投入28.58億元人民幣,折合新台幣約126.4億元興建新廠,提升新廠凸塊(Bumping)、晶圓級晶片尺寸封裝以及超高密度扇出型封裝產能,持續開發先進封裝產能,預計2028年6月完工;通富微電主要服務AMD,營收佔比高達40~50%,過去在國家支援下取得AMD位於中國蘇州、馬來西亞檳城2家工廠85%股權,達成合作、合資模式,並提供客戶先進封裝相關服務。

定錨認為,中國積極推廣半導體自主化,而產能建置初期需要添購大量設備才有辦法達成,但整體環境對於外來的半導體廠商、設備廠較為不利,將面臨較大的價格壓力以及不平等的對待,唯有在中國設廠才有機會降低相關壓力,因此具有中國產能相關封裝測試設備廠受惠幅度將大於同業。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