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大顆、芋頭味滿滿的檳榔心芋,你嚐過山坡常出現的小山芋嗎?高雄木柵部落有一種「西拉雅旱芋」,俗稱為赤芽芋,口感濕潤 Q 彈、芋頭味淡雅卻回甘,讓名廚驚艷,擄獲饕客味蕾。專家認為,台灣擁有很多特色芋頭,值得好好研究、保種,讓大家能「心中富芋」。
子芋多、新芽紅是特徵,身世卻成謎
西拉雅旱芋亦是俗稱的赤芽芋,屬於芋頭裡的多子芋品種,因新芽呈明顯赤紅色,葉片展開時,葉緣常帶有一圈紅暈而得名。
高雄內門木柵集穡室工坊李蕙琪說明,市場常食用的芋頭多為檳榔心芋,是中間主(母)芋大顆、旁側子芋小也少的芋頭,赤芽芋及多數在坡地生產的「小山芋」,子芋相對多且大顆,反而沒有明顯主芋。
台中新社斑馬農園農民黃振益本著「藏種於民」的精神,栽種了多個不同品種的芋頭,包括雲林古坑坡地、屏東大武山下的赤芽芋。黃振益說明,古坑赤芽芋子芋相當多、大小超過主芋一半,芽體偏淡桃紅色;大武山赤芽芋子芋數量較少,葉片型態跟色澤則與木柵西拉雅旱芋比較像。
林業試驗所研究員董景生分析,赤芽芋身份曖昧,是因為它不僅常見於台南麻豆至高雄內門、西拉雅族分佈地區,也落腳在不同閩南、客家族群的山區,可能起源地相當多;但現在沒有對不同地區的赤芽芋鑑定品系,只能推測跟蘭嶼水芋為主的品系不同,基因圖譜如何繪製?什麼時代育種與傳播?「都還不知道」,無法妄下斷定它的身世。
紮實、濕潤、不咬嘴,宛如完美菱角
李蕙琪表示,檳榔心芋有較明顯芋香味、口感較乾鬆;赤芽芋彷彿是「清秀佳人」,質地紮實帶 Q 勁、濕潤又不會黏嘴、香氣淡、更多回甘韻味,她與許多木柵部落族人都鍾愛赤芽芋滋味。
赤芽芋常被食用者認為是更「溫和」的芋頭。董景生解釋,芋頭多具有草酸鈣針狀結晶,沒有經適當烹調,食用後常會感受到刺麻的「咬嘴感」。但經他初步比較,赤芽芋水煮後就不易有咬嘴感,尤其是木柵部落赤芽芋保水性佳、濕黏帶 Q、很好下嚥。
黃振益說明,檳榔心芋具有獨特氣味,不僅有些消費者不習慣,日本、東南亞等食用芋頭國家也覺得氣味太特別。赤芽芋比較沒有國內認知的芋香,但口感紮實耐嚼,滑潤而不難下嚥,如同「有些黏液的馬鈴薯」,不少害怕檳榔心芋氣味的人反而能接受。
台北米其林綠星餐廳 EMBERS 主廚郭庭瑋鍾愛原住民跟芋頭飲食文化,他認為檳榔心芋的乾鬆澱粉感較多,料理上常要較多糖、油調味,或切塊、磨碎後再利用;至於來義的小山芋不論生食或燻乾等,也需要較多烹調手法調和味道。
而木柵赤芽芋質地柔軟,不黏口又彈性,「像蒸到完美的菱角」、更有細緻的奶香,氣味淡而優雅,水煮就很美味,「根本不需要加工」,他僅用麵團包裹後烘烤,直接呈現它的原味。而赤芽芋搭上味道細膩的櫻花蝦等食材,或製成日常糕點也很適合。
採後處理難度高、知名度低影響種植規模
赤芽芋滋味好,但產區多局限在特地區域。李蕙琪觀察,台灣對山坡地種植的子芋通常只統稱小山芋,難以區分是否為赤芽芋,她在高雄甲仙、內門或屏東等地區較易聽聞有人在種植、販售赤芽芋,種植規模與產量也通常有限,不比大宗的檳榔心芋。
李蕙琪說明,赤芽芋塊莖上鬚根多,採後處理麻煩,木柵部落也越來越少人種植。不少老農將其跟其它旱芋混種,統稱小山芋後交付拍賣市場銷售,「我覺得好可惜」。她因喜愛赤芽芋的滋味,後來跟農民合作、契作,鼓勵他們續種,並融入部落農場導覽與料理,協助遊客認識赤芽芋。
黃振益分析,赤芽芋單株產量比檳榔心芋高,但檳榔心芋在平地大規模水作,總產量可優於在坡地零星種植的赤芽芋,加上台灣市場對芋頭印象被檳榔心芋侷限,不少消費者也會認為赤芽芋「不夠像芋頭」而較少食用,限制農民種植意願。
被名廚相中,用原始美味登上高級餐飲
而木柵赤芽芋以西拉雅旱芋之名,在網路上掀起討論,與木柵部落跟林試所、EMBERS 交流有關。董景生回憶,他最早得知木柵部落復種特有的紅種散穗高粱,跟著李蕙琪深入部落研究,李蕙琪向他介紹木柵赤芽芋,好奇心驅使下帶回研究室試種、試吃,沒想到品嚐後覺得「真的很好吃」,因此鑽研它的身世,也思索如何找到消費市場。
董景生除了推薦給吳寶春麥包店,「以麵包閱讀台灣芋頭」的策展,讓木柵赤芽芋以「西拉雅芋」跟蘭嶼芋、屏東來義小山芋等特色芋,化身不同芋頭麵包曝光,也把它推向 EMBERS 的餐桌。
各方默默耕耘下,木柵赤芽芋名氣也愈來愈旺,近期供不應求,部落還要拿盆器緊急增種。李蕙琪補充,部落嘗試把赤芽芋與薑黃、散穗高粱等食材製成不同米食與甜點,部分遊客品嚐後覺得相當好吃,成為回頭客,加上董景生、郭庭瑋等人推廣,今年就很快被搶購一空。
兼具保種、食用、文化價值,期許共繪台灣芋頭圖譜
李蕙琪說明,赤芽芋是西拉雅族長久以來栽種與食用的作物,木柵部落因赤芽芋市場漸增,更多農民有意願栽種,不僅利於台灣不同芋頭保種,也保存西拉雅族的飲食特色。郭庭瑋表示,台灣擁有許多不同特質、風味的芋頭,描繪「芋頭味」應更細膩鑽研,也希望更多人來響應。
赤芽芋不是產自木柵才有市場潛力。黃振益分享,只要習慣食用小山芋、或不喜歡檳榔心芋氣味的消費者,多能接受赤芽芋味道。若客人從沒食用過赤芽芋,他介紹時多用「馬鈴薯」形容它,推薦直接蒸食、製作成沙拉、加入咖哩等,接受度也很高。
董景生指出,台灣過去較少討論、研究芋頭品種,但其實芋頭是生長旺盛、種類多元、廣泛被不同族群利用的植物。除了林試所後續研究赤芽芋等不同芋頭的親緣,建立具科學性的基因圖譜,他也希望繼續替木柵部落紮穩西拉雅旱芋產業,彰顯台灣保存特色芋頭在農糧生產、作物保種、族群文化等領域都有其重要性。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