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成式 AI 大戰延燒至今,微軟因為和 OpenAI 的緊密合作取得了先機,但是本週亞馬遜在年度技術大會 AWS re:Invent 上發布了多項新進展,讓局勢出現了變化。
《金融時報》報導,分析師指出,亞馬遜作為微軟最大的雲端競爭對手,已經將生成式 AI 深深嵌入到自家的運算平台,同時也將生成式 AI 技術融入許多服務中;從亞馬遜在 AWS 活動發表的多項新進展來看,雲端運算玩家之間的 AI 能力差距已經縮小。
AI 代理時代來臨!Gartner 預測,2028 年 15% 日常工作決策將由 AI 代理自主完成
關鍵 1:自研晶片獲蘋果背書,與 Google 勢均力敵
首先,AWS 和其他雲端公司一樣,極度依賴 NVIDIA 的 AI 晶片,也因此致力於開發自研晶片。AWS 大會上,亞馬遜正式推出用於訓練 AI 大型語言模型的第三代 AI 晶片──Trainium 3。活動上更邀來蘋果站台背書,稱已使用 AWS 晶片運行 Siri、Apple Maps 和 Apple Music 等服務,並計劃評估最新款 AI 晶片能否用來預訓練其模型,例如 Apple Intelligence。
Moor Insights & Strategy 資深分析師 Patrick Moorhead 認為,最新進展顯示,亞馬遜現在與在近十年來使用自研晶片訓練 Gemini 模型的 Google 不相上下。 Moorhead 觀察,除了用於運行和訓練 AI 模型的晶片之外,亞馬遜現在擁有大型雲端公司中涵蓋最廣泛的自研晶片。
關鍵 2:模型服務漸趨多元,縮小與微軟距離
第二,AWS 善於扮演提供多種 AI 模型的平台角色,而分析師也認為在提供 AI 模型的服務方面,AWS 與微軟、OpenAI 的差距已經縮小。
AWS 執行長 Matt Garman 向《金融時報》表示,AWS 已經和 OpenAI 討論向 AWS 提供 OpenAI 模型服務的可能性。儘管可能面對 OpenAI 與微軟獨家合作的障礙,Garman 相信他們會與 OpenAI 找到長期合作的方式。
事實上,提供 OpenAI 模型服務,不再是 AI 大戰的核心,因為連微軟自己也不再將託管 OpenAI 模型當作競爭的關鍵武器。根據報導,微軟執行長納德拉近期聲稱 AI 大型語言模型正在成為一種商品,而大部分的價值將來自模型之上運作的工具和服務──這代表微軟正在切換戰場,在 AWS 和 Google 的競爭下另覓出路。
關鍵 3:推出新 AI 驅動工具,瞄準 Windows 用戶
AWS 推出了新的 AI 驅動工具,可以自動執行重寫在微軟 Windows 系統運行的應用程式,以便這些應用程式可以在 AWS 雲端的開源作業系統上運作──這項任務原本非常費力且耗時。《金融時報》認為,這就是 AWS 試圖透過 AI 技術奪走微軟客戶、改變競爭平衡的一大跡象。
同時,隨著各大科技巨頭端出可自動執行多個步驟任務的「AI 代理」,AWS 也發表新工具來組織和協調 AI 代理。在本週大會中,AWS 更努力展示自己如何將 AI 導入自家的技術和服務之中,藉此拉攏更多客戶將更多的應用程式、服務導入自家雲端。
亞馬遜仍有自己的難關要過
不過,即便拉近與競爭對手的距離,更重要的是消費者買不買單。HyperFRAME Research 資深分析師 Steven Dickens 向外媒表示,AWS 面臨的最大挑戰是它的複雜性和提供的服務數量龐大,雖然嘗試透過用 AI 來簡化,但只帶來「200 個小的進步」,每一項改進雖然在日常使用中很重要,但不具備吸引眼球的特性。
報導分析,雲端公司現在普遍面對的問題是,客戶是否準備好信任生成式 AI 與相關功能,或是為 AI 投入大量資金。
Garman 也承認,很多客戶針對 AI 做了很多實驗,現在多數都在試圖確定 AI 的用途,以及是否可以證明企業砸下投資是合理的。這也不難理解,AI 代理是目前最新的技術發展方向,但他表示大多數客戶才剛開始考慮如何將這類 AI 工具整合到流程中,以及思考如何管理風險。
Garman 表示,從 ChatGPT 推出的兩年裡,人們對生成式 AI 的濃烈興趣,還沒有全部轉化成認真的商業使用,「對於很多事情的發展,我們還處於早期階段。」
【推薦閱讀】
◆ 一次推 6 款模型挑戰 OpenAI,Amazon Nova 文字、影片生成全都包
*本文開放合作夥伴轉載,資料來源:《金融時報》、《TechCrunch》,首圖來源:Amazon Web Services。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