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理財

接班前交資料還用磁碟片!葡萄王二代董事長曾盛麟,怎麼說服「資深老將」也投入轉型?

經理人月刊

更新於 04月09日09:17 • 發布於 04月09日07:45 • 盧廷羲

葡萄王生技 1969 年成立,比現任董事長曾盛麟還大 4 歲。在家中排行老么的他,在英國念博士、工作,待了 15 年,壓根沒想過會接班。就連創辦人曾水照,幾次三番要兒子回來,曾盛麟還給父親出考題:「你應該思考,葡萄王最缺什麼人才,再看看我曾盛麟,是不是可以勝任。」

2010 年,曾盛麟加入葡萄王,沒多久就迎來震撼教育,甚至覺得「誤上賊船」。一間上市的製造業公司,開會用粉筆寫黑板,鮮少人使用電腦、PowerPoint ,也沒有 ERP(企業資源規畫)系統。當時的葡萄王公司內部的作業流程連檔案都存在 3.5 寸磁碟片裡,而曾盛麟的電腦已經沒有磁碟機了。

訪談各部門主管,了解組織的作業方式後,他成立改革小組,推動數位化和制度化,並引進新人才,建立創新文化,目的是讓團隊與時俱進。「葡萄王生技集團 2019 年就加入 RE100(全球再生能源倡議),是台灣第四家,比台積電還早一年。」

2014 年,父親病危,董事會推選曾盛麟為新任董事長,短短幾年間,就憑藉戰功,獲得信任。「我回來前,公司業績也在成長,但是公司市值提高,股東或董事的資產也提高。當公司股價高、營收成長,媒體來採訪,新聞多了,他們就覺得,好像這個二代把公司改的還不錯。」

葡萄王旗下有 3 大事業體,曾盛麟主力放在台灣葡萄王,推行品牌再造,也拓展代工業務;上海葡萄王轉型以代工為主力,用毛利低也接單的策略,填滿產能, 2021 年轉虧為盈;直銷品牌葡眾(葡萄王子公司,做生科、營養食品直銷)則是由姊姊曾美菁掌管,穩定成長。

2022 年,葡萄王營收 103.9 億元,年增 6.05% ,寫下歷史新高。「我們每年都創新高,破百億是重要里程碑。我們 2023 年也還會成長 2% 左右。」

談到營收屢創新高的關鍵,曾盛麟主要歸因於組織文化的轉變 ,勇於創新已經成為企業的 DNA ,「公司有動能,一直往前走,每個子公司之間,也會互相影響,這是我們成長很大的關鍵因素。」

展望未來,葡萄王的核心競爭力,是歷時半世紀積累勾勒的一道獨特「微笑曲線」。從產品製造和品牌起家,逐步擴及研發和代工,建構起獨特的產業型態,也形成差異化,創造競爭優勢,「同樣是益生菌,我會加入特色原料,只有葡萄王才能生產,沒有區隔,大家就比價錢了。」

只求能有所貢獻!曾果斷拒絕父親邀約,但父母年邁、公司轉型在即,曾盛麟才點頭答應加入葡萄王

葡萄王二代董事長曾盛麟

在英國發展 15 年,原本沒打算回家接班葡萄王生技集團,曾盛麟說: 「我 2010 年進公司, 2012 年是執行副總, 2014 年 11 月接班(出任葡萄王生技集團董事長),將近 10 年了。我在家排行老么,接班不在我的規畫裡。在英國讀完碩士、博士後,我父親(創辦人)幾次找我回來,我沒有說不要,只說我想在英國闖闖看。」

回想起父親曾水照首次提起希望他回國的想法,曾盛麟談起初次拒絕父親邀約,是希望能自己在公司能有對應職位、對公司有所貢獻「我們家都會到熱帶國家過農曆年,他們從台灣飛,我從英國飛。我記得 2009 年,父親提到回來吧,我就說,我想了解要我回去做什麼?父親說,就董事長特助啊。我又問,董事長特助是祕書嗎?我跟我爸說,你應該思考,葡萄王最缺什麼人才,再看看我,是不是可以勝任。如果我的缺在公司有人做了,我沒辦法發揮,也對公司沒貢獻。」

之後 2010 年,父親曾水照再次邀約,這次他有備而來提供了更明確的工作目標。甫轉型做保健品的葡萄王做了許多品質很好的產品,葡眾(葡萄王子公司)也在快速成長的階段。父親希望他能夠讓更多人知道葡萄王生技、購買產品。曾盛麟認為自己所學的行銷專業可以有所貢獻,且是沒接觸過的產業。於是他於 2010 年 9 月第三個禮拜回到台灣,10 月進葡萄王,任職葡萄王董事長特助。

一一找出舊有公司需轉型的問題!曾盛麟力求轉變

談到剛進葡萄王公司,曾盛麟坦言其實是既興奮又緊張的心情,但是很快就覺得有點誤上賊船。曾盛麟認為,在葡萄王是可以學習許多不一樣的東西,可是公司卻面臨各方面都老舊的問題:「當時大概只有 1/3 的人用電腦,開會也沒做簡報,用的還是寫粉筆的那種黑板; email 也只有 1/3 的人用,對外聯絡都用傳真。要編預算,財務部的人還拿 3.5 吋磁碟片給我資料,可是我的電腦根本沒有磁碟機了。這給我很大的震撼教育。」

曾盛麟進一步舉例說明當初流程沒有數位化所碰到的困境:「一個製造業公司竟然沒有 ERP 系統,所有排程都在廠長的筆記本裡,用人腦排。這很厲害,不過東西一多,就沒辦法接上。假設有人要訂 5000 瓶靈芝王,業務同仁會印出一張訂單,給我父親核准,再交給採購部門,打開 Excel 表,看大概什麼價錢,要備哪些料,到資材課去配⋯⋯所有資料都沒有跟別人相容。這麼長的文書流浪,只訂了瓶子,瓶標沒進來,就斷貨了。」

另外,接班葡萄王生技集團董事長後,曾盛麟更認為公司在人才方面,面臨到了巨大的接班斷層「有些部門主管什麼都自己來,但是都快 60 歲了,下面的人不到 40 歲,卻還在當助理,沒有培養第二把交椅。公司甚至沒有行銷部門,行銷功能掛在業務下面。」

導入數位化也引進新人才!整頓葡萄王生技集團、改革守舊風氣

曾旅居英國 15 年,曾盛麟體認到東西方文化的差異,「我在英國面試,公司會問,你的長期計畫是什麼?這讓我訓練自己,要自己規畫怎麼做、做什麼。我想更深入了解公司,發掘潛在問題,就用 3 個月,到每個部門訪問主管,了解他們的作業方向,之後做了個簡報給父親,資訊化是表面上看到的問題,根本問題是沒有系統。」

回憶起剛接班葡萄王董事長的任務,曾盛麟點出數位化與人資是最迫切需要做的變革。「我本來掛董事長特助,是幕僚職,可是我第一個主管職是人資室主任,人事加資訊,幫公司制度化。 我建立了一個改革小組,沒有全部找新人,也需要舊的人 support(支持),大家就知道裡面有新人舊人,從最簡單的慢慢改起。」

「改革過程中,有些新人會太激進。有個新主管,跟比較年長的同事說話比較用力。我告訴他,你講的很有道理,可是你的態度會讓人覺得,你跟他們是對立的,既然不同派,為什麼要聽你講!推動變革時,新人血氣方剛,我就拉他們一下,不要衝太快;舊人就推他們一下,不要原地不動。 要做改變與創新,我比較不會下命令,想要他們 buy in(接受),懂得為什麼,做起來才有感嘛。」

葡萄王品牌年輕化、上海廠轉型,帶動營收與股價齊上漲

回台從董事長特助做起,到接班葡萄王董事長,曾盛麟是如何一步一步贏得同仁和家族的信任的呢? 他回憶道:「我回來的時候已經 38 歲,在外面工作過,如果是我第一份工作,同事可能會覺得,我就是皇太子嘛,我不會聽到真正的聲音。不過,頭兩年還是滿辛苦的,招募進來一些新人,幾乎每一個都會在前 3 個月遞辭呈,說待不下去這樣的公司,女生是哭,男生是流眼淚。我雖然安慰他們,殊不知轉過頭,自己也是一把鼻涕一把眼淚,因為要做的實在太多。

在董事會裡,我輩份最輕,講話大家也不一定聽。後來,我決定先做出成績再說。父親還算支持我,第一年盯比較緊,差不多第二年開始,我已經有點像在做總經理的角色,只是還掛特助跟執行副總。」

一步一步把成績做起來後,曾盛麟也扛起對外溝通的重任「在董事會看來,是股價起來了,但是我沒有刻意炒。我只是覺得投資人很重要,就自己做簡報,多跟投資人、外資或國內投資人溝通。公司本來體質就很好,只要資訊透明,投資人就有信心。我不敢說,業績每年成長一定是我的功勞,因為我回來前,業績也在成長,但是公司市值提高,股東或董事的資產當然也提高。當公司股價高、營收成長,媒體就來採訪,新聞多了,他們就覺得,好像這個二代把公司改得還不錯。」

不讓傳統成為包袱!二代董事長曾盛麟一步一腳印,帶領葡萄王生技集團與時俱進

葡萄王二代董事長曾盛麟

曾盛麟發現,整個葡萄王生技集團的組織的文化、體質或制度是改變的最大主軸,接著再從上面去發展。剛開始公司分為當然比較守舊,不太願意改變,因為做了 20 年,公司又在成長,員工可能會覺得有什麼好改,到現在大家已經比較願意嘗試創新事物,與時俱進。

曾盛麟一開始以台灣葡萄王為主,對外進行品牌再造(rebranding),把品牌變年輕,推出新廣告,讓消費者覺得,老品牌逐漸在轉型。對內,在人力組成上漸漸加入新人,讓公司動起來。「台灣葡萄王營業單位的同事說,以前公司傍晚 5 點下班有鐘聲(像下課鐘),可是好像 4 點 50 分已經在準備;現在到 5 點半、6 點,大家還充滿活力。當然也有人覺得公司愈來愈忙,事情會愈來愈多。另外,又增加代工部門,為台灣和海外公司代工產品。」

台灣葡萄王的改革成功經驗,也對後續葡眾企業的改革帶來非常正面的影響。「葡眾是傳銷公司,原本就經營得很好,也是我們最大的代工(ODM)客戶,業績一度占整體營收的 93% ,我只是把占比拉回來一點,現在約 80%。同時,看到台灣葡萄王愈來越愈年輕、引進財務或人資人才,也帶動葡眾改變,這是正向的影響。」

再來則是上海葡萄王的改革,曾盛麟同樣先審視上海葡萄王的問題在哪裡,找出問題後並各個擊破。「當時上海葡萄王有 2 個營業單位,分別做代工和品牌。代工小賺,一個月 6~7 張發票,產能沒有滿,賺的錢不夠彌補品牌的投資。所以我先止血,把品牌業務 close(關掉)。做品牌確實利潤高,可是要先養活自己,才做品牌。 我說,現在沒資格挑客戶,唯一原則是不要負毛利,只有 3% 都接,把產能塞滿為止。 2015 年,營收獲利都創新高,還是有點賠,因為平均毛利個位數。隔年,產能已經塞滿,毛利升高,口碑也出來,就可以選客戶。 2021 年第一季,已經累計獲利了。」

20 年的品牌要怎麼年輕化?葡萄王從經典產品康貝特做起,鞏固老顧客的同時更贏得年輕人的心

葡萄王從經典產品康貝特做起,鞏固老顧客的同時更贏得年輕人的心。

曾盛麟認為,要讓品牌或產品變年輕,需要長時間的耕耘與努力。「像康貝特,曾經是第一品牌,因為業績下滑,一度連我父親都不想做了,只是同仁覺得可惜。我招募行銷人員時,有一個考題是,如何讓康貝特東山再起?很多人回答,要改包裝。我反問,買康貝特的人是 45 歲以上的族群,有些情懷,包裝一改,他可能就不認識、找不到。就算包裝改得比較炫,年輕人還是覺得這是爸爸年代的產品,就放回去。改了包裝,沒吸引到新族群,又流失原本的族群。所以,要先把品牌變成年輕人可以接受的品牌,再改包裝。後來,玻璃瓶的康貝特會做一些聯名限定款(像是七龍珠),也有年輕人喝,起碼年齡層降低 10 歲。」

同時曾盛麟也認為,不僅是經典產品的合作更新,葡萄王生技集團更需要調整整體產品策略,來建立品牌的優勢「整體來說,舊品比較多,靈芝王、樟芝王、益菌王、康貝特,是 4 大主力產品。推新產品也不是愈多愈好,像我們有生物科技研究所,研發出新原料,就用來製作新品。可是慢慢發現,一年 7 支真的太多,每一支都要行銷廣告,現在一年大概 2~3 支。產品特色最重要,沒有區隔,大家就比價錢了。我們會做競品分析,找出差異點,加入一個葡萄王才有的原料,特色就出來了。」

在葡萄王生技集團的子公司之間的管理,接班集團董事長後曾盛麟也積極在子公司間做策略部屬,決定「拉回」葡眾的營收占比。「葡眾和葡萄王的關係,有點像 7-11,既是通路,也有自有品牌。葡眾大部分產品,都是葡萄王研發生產的,我們不會壓抑葡眾的成長。只是,公司營收太仰賴某個單位或地域,風險就高。現在葡眾占公司營收約 80% ,影響力還是很大,葡眾業績不好,整體也不好。我要的是一個均衡點,公司多元發展,可以在市場變動時,互相 cover(支持)。」

品牌、研發、產銷一條龍!葡萄王生技集團 3 大事業體互相影響、正向增強

至於台灣葡萄王已有品牌,為何葡萄王仍積極拓展業務,開始進行代工?曾盛麟說「我們大概 2018 年開始做代工,每年成長滿快的。幾個原因,公司業績成長,中壢廠不足以應付,就蓋平鎮廠。蓋廠時,預留了很多產能,就要思考怎麼把產能塞滿。我們做代工,現在不做 OEM(代工生產,original equipment manufacturer),是做 ODM(原廠委託設計,original design manufacturer),因為我有品牌,可以跟客戶分享經驗值;另一方面,我們的競爭廠商幫人家做代工,要買別人的原料,我們自己生產原料,更有競爭力。」

自曾盛麟接班董事長近十年的現在(2024)葡萄王生技集團的整個事業體已迎來改變,代工大概占業績的 30% 。台灣葡萄王未來要在品牌上成長,可能要到海外發展,行銷費用會增加,也有風險。代工業務只要多一個新的國家(客戶),成長力道會變大,是成長動能之一。

談起公司的變革,現在葡萄王生技集團從原料、代工到品牌,已經逐漸建立起研發產銷一條龍,「在康貝特時期,我們就是一個工廠,也做品牌,等於有中游端、下游端,可是關鍵原料(像維他命)還是跟別人買。後來我們設立生物科技研究所(開發原料)和創新研發中心(開發配方),上游、中游、下游一條龍,拉出了差異化,形成『微笑曲線』。」

「市場上好像很難找到,完完全全跟我們做一樣的公司,因為我們產品的性質跟產業都不太一樣。康貝特或 PowerBOMB(爆能),比較接近紅牛或蠻牛;葡眾以直銷為主,可能與安麗、 Newskin 類似;上海葡萄王或台灣的代工,可能跟生展、大江生醫類似。」

經營企業的思維要走在前面一點,提前布局、策略看得比較長遠,其實還是有加分。

談起將近10年的品牌經營心得,曾盛麟最後說道:「有些公司只有品牌,沒有中游上游;有些是有上游和中游,品牌比較弱。我們從中下游,向上游延伸,這是關鍵組合,已經變成缺一不可。品牌要花時間,也要很多投資,在一開始,品牌確實有加分。葡眾還沒起來之前,很多人聽到直銷就反感,一講是葡萄王子公司,就比較放心。代工也是,你有品牌,很多人會主動找你,說你這個產品很成功,我也想做類似的。這種模式是先生產和先發展品牌,再做代工,也是葡萄王生技集團的競爭優勢。」

葡萄王掌握產品上、中、下游,畫出獨有的「微笑曲線」

Dos

1|改革要柔軟,要有溝通技巧、尊重舊團隊。
2|做品牌要靠時間累積,因為需要很多投資。
3|要讓公司有動能,組織成員才會一直前進。

Don'ts

1|產能還沒滿,沒資格選客戶。
2|二代別急著證明自己,要用專業經理人的心態來做。
3|接班沒有非誰不可,否則可能會陷入死巷。

Profile

曾盛麟

1973 年生,英國斯特拉斯克萊德大學(University of Strathclyde)企管碩士暨商業行銷博士。曾任精英電腦泛歐區行銷總監、英國倫敦採購顧問公司 Proxima 資深行銷經理。2010 年回到葡萄王擔任董事長特助,2012 年升任執行副總,2014 年上任董事長,帶領公司數位化、品牌年輕化,並打造生技業的一條龍優勢,同時擁有品牌及代工兩大事業發展方向。

葡萄王生技

創辦人曾水照於 1969 年成立葡萄王食品公司, 1982 年上市,主要產品為機能性飲料、保健食品,也提供菇菌類、益生菌類的發酵素材,以及保健食品代工。 1993 年成立葡眾企業( 1998 年轉為合法直銷業務),邁入生物科技營養食品市場, 1994 年設立上海葡萄王企業。 2002 年更名為葡萄王生技。 2022 年集團營收 103.9 億元,年增 6.05%,創歷史新高。

延伸閱讀

100 MVP|長居全球前 2 大,怎麼繼續突破?光寶總座的轉骨法,毛利 3 年漲 6 %
不能等到往下掉才思考轉型!沈尚弘如何帶領 68 歲大亞打破框架,寫下營收次高?
加入《經理人》LINE好友,每天學習商管新知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