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親子

何妤玟:童年時受過的傷,可能一直被忽略;直到我們自己成為了父母,才又重新看到過去那個受傷的自己

未來Family

發布於 2022年03月28日03:00 • 羅梅英(未來Family記者)

藝人何妤玟自16歲出道以來,一直活躍在螢光幕前;35歲時走入婚姻、生了2個女兒,看似擁有令人稱羡的家庭生活。兩年前,她突然對外公開自己離婚,一下子將自己推到風口浪尖上,登上影劇新聞頭條。

明星是一種很特別的工作,一舉一動活在大眾的目光下,自然難免被人貼上許多標籤。何妤玟在演藝圈30年,身上的標籤從沒少過,離婚新聞一出之後,有些人幫她貼上「公主病」標籤。她選擇儘量看淡外在的評價,把負面標籤留在身後,微笑地面對世界。

 

認識自己,從面對原生家庭的傷開始

比起外在評價,何妤玟更在乎向內探索自己、關照自己;對她來說,「認識自己」是一輩子的功課。

30歲那一年,何妤玟因壓力過大、身心失衡,到印度靈修和學習瑜珈很長一段時間,進修許多靜坐、冥想的課程。這段時間她開始向內探索、認識自己,也接觸學習很多心理學的知識,發現童年的記憶深深地影響人的一生。這也成為她後來考瑜珈老師證照、經營瑜珈教室的契機。

何妤玟在婚姻結束的前後,經歷了痛徹心扉的巨大痛苦,她發現,面對挫折與悲傷最好的方法就是,真實地與自己的感受相處。何妤玟將她面對自己、療癒傷痛的過程寫下來,出版《不完美關係,與更好的我自己》一書,希望自己的經驗能夠幫助同樣卡關的人。

 

父母長期缺席,心裡常有被遺棄的孤單感

何妤玟在《不完美關係,與更好的我自己》提到,原生家庭對一個人的影響很深遠。「童年時受過的傷,有可能在成長的過程中一直無法痊癒,卻被我們忽略,直到我們自己成為了父母,在和孩子互動的過程中,又重新看到過去那個受傷的自己。」

小時候爸媽常吵架,大部份時間他們都不在家,家裡總是空盪盪的。7歲起何妤玟就是鑰匙兒童,每天放學要先去幼兒園接妹妹一起回家,有時媽媽會留便當,何妤玟就負責熱便當給自己和妹妹吃,或是拿媽媽放在抽屜裡的零錢,帶妹妹去吃飯。

何妤玟記得,小時候台北市下午會停電,只要一停電,她和妹妹兩人怕得抱在一起大哭;有時晚上要洗澡,卻沒有瓦斯。好幾次她半夜醒來,試探性地喊爸爸或媽媽,卻得不到任何回應、一片寂靜,才知道爸媽沒回來。

再加上家裡經濟狀況很差,「就像電視劇演得那樣,有一餐沒一餐的,可能明天要繳學費了,就是繳不出來。」每當學校有重要活動或要繳錢,何妤玟找不到爸媽要錢或簽名,心裡就會湧上被遺棄的孤單感。

 

對自己要求很高,小學就自己燙衣服

出書前,何妤玟和出版社討論寫書的方向,對方說她的樣子根本不像貧困家庭出身。何妤玟說:「因為我對自己的要求非常高,我是高敏感的人,在這樣的家庭環境中長大,所以,我很在乎外界的眼光、渴求別人的肯定和認同感。」

何妤玟從小功課就優秀,高中念中山女中,她從來沒有跟同學或老師提過家裡的情況,「雖然家裡狀況很糟,但我會把自己弄得很好,讓老師對我刮目相看。」她國小就會自己燙制服,連襪子也燙得整整齊齊的,讓自己看起來就是一個乾淨、漂亮的女生,絲毫感覺不出她的家境貧困。

早熟的何妤玟,國中起一直想打工賺錢,因緣際會下15歲被唱片公司簽下、16歲出道;對她來說,出道的意義在於,她可以有能力照顧、負擔自己。因為媽媽的情緒很不穩定,沒錢的時候,若是跟她說要買什麼東西,是會挨罵的,「如果我自己有能力的話,我就不用打擾她。」

 

從小情感需求沒有得到回應

媽媽對女兒的標準很高,強力要求何妤玟表現的同時,卻吝嗇誇獎她,不曾回應她的情感需求。何妤玟長大後回想,或許媽媽為了生活,只能忙著賺錢,而無暇給孩子所需的關愛和注意吧!

童年時父母長期缺席,造成何玟妤的生命和感情有一個很大的黑洞。她在《不完美關係,與更好的我自己》寫到,「當我面臨低潮和困難時,只要有一個能滿足我缺失的對象出現,我就會將這一個特質無限放大,放大到其他不合適的缺點都看不到。」

何妤玟小時候曾經和妹妹2人肚子餓,但媽媽沒有留便當,她只好拿著零錢、和妹妹去便利商店買王子麵、乾啃果腹。長大後,可能某天工作完很累、肚子很餓,突然有個男生打來問她有沒有空、想請她吃飯;何妤玟感動不已,以為他是Mr.Right,「但其實他之前可能約了三個女生都沒空,剛好打給妳而已,」何妤玟說。

 

雙方對婚姻的期待不同,只好勇敢放下

何妤玟對於感情和生命的感受很細膩,內心有許多情緒,需要另一半支持她,與她相知相惜、共同分享愛的感覺。

何妤玟說:「童年時,父母間迴避彼此的冷漠、親子間的疏離,還有隨時會被丟下的恐懼,成為一段關係中我最不能忍受的地方。」

當她感受到自己對婚姻的期待,和前夫所想的並不一樣時,她曾努力做了許多嘗試,進行婚姻諮商8個月。

何妤玟不諱言,前夫是一個非常好的爸爸。「雖然在我的認知裡面,100分的爸爸是對媽媽也很好,才是好爸爸。但我必須接受這已經是他在能力範圍內、做得最好了,所以我接受你不愛我,或不想跟我繼續這段關係了。」

 

結束婚姻關係前,先做好準備

對何妤玟來說,沒有另一半和小孩在身邊,會讓她連結到兒時的被拋棄的恐懼和孤單感。她知道離婚後如何面對孤單,是她必須面臨的課題;所以她花了很多時間在為分居離婚做準備,嘗試自己出去小旅行或是投宿好友家、附近飯店,練習一個人住。

離婚前的何妤玟身心狀態很差,半年爆瘦6公斤。婚姻諮商破裂後,何妤玟仍持續地做個人的心理諮商,尋求專業的協助,幫助自己重整、療癒和了解自己。

心理師告訴何妤玟:「心裡受傷沒辦法一下就復原,也不要問多久能復原。」人生有時候必須學會放自己一馬,該做的事情還是要做,但原本做到100、90分,現在做到70分就好,剩下的時間就是去療癒自己。

和前夫合作當一對「友善的父母」

許多夫妻離婚時幾乎反目成仇,恨不得老死不相往來。何妤玟認為,雖然無法和另一半走到最後,但這個人你曾深愛過,「雙方和平、理智地分開,不僅對孩子最好,對自己的療癒也最好。」

「沒關係你不愛我就不愛我,但我們有孩子,我們做朋友可以互相幫忙,當家人可以互相支持。」「我可以當那個先伸出友誼之手的人,重新建立沒有愛情的友誼。」

離婚後,何妤玟選擇住在原來的生活圈,離前夫家很近,一來自己不需要花費太多精神重新適應生活,二來方便機動調整帶孩子的狀況,降低自己內心的孤單感。

她和前夫達成共識,在女兒們變青少年之前,維持兩邊相隔走路10分鐘的距離,兩人合作當父母時,會有比較大的彈性。

何妤玟和前夫為避免離婚對孩子造成影響,因此兩人針對教養方式討論過,雙方維持教養的一致性,不要因為夫妻分道揚鑣,對孩子的教養方式出現分歧。

另外,當女兒在爸爸或媽媽其中一人家裡過夜時,睡覺前,要跟不在場的爸爸或媽媽視訊通話,說「我愛你」。「即使爸媽不能每天同時陪伴她們,但仍是愛著她們的。」

 

想讓更多人知道,離婚並不負面或可恥

何妤玟上節目或自己的頻道時,提到婚姻和前夫時,常被人批評消費前夫,卻從未見前夫公開發聲。何妤玟說:「這是為什麼?當然是因為他認同我所說的話,我從來沒有詆毁過他,我可能虧他2句或自嘲,但那是我們當朋友之間的日常。」

何妤玟認為,社會上對女生有些刻板印象,甚至是性別歧視。她之所以選擇坦然的宣布離婚,是希望讓更多人明白,不管是分手或離婚並不負面或可恥,不需要藏著不敢說或顧影自憐,它就是人生中的一段經歷。

在她的前夫看來,覺得何妤玟很勇敢,願意當「炮灰」,但一旦做得好的話,可以改變社會的觀念。「我和前夫只有一個目的,為孩子好。你愈大方,孩子就會活得愈自在。」

問何妤玟對女兒有什麼期待嗎?她希望她們可以保有自己原本的個性,順著自己先天的氣質發展,不要因為社會價值觀,而影響自我價值的建立,做一個完整的自己!

 

照片提供/禾禾文化(主照)、何妤玟

>>免費訂閱《未來Family週刊》全方位教育教養媒體,教好孩子不求人!
>>加入《未來Family》好友!看更多內容!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