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國內

為何一位母親最終走到殺害孩子這一步的心態與防範

民生頭條

更新於 05月20日04:18 • 發布於 05月20日04:12 • 編輯中心
玉嬋進行個別諮商
醫療健康諮商心理學會理事長李玉嬋教授正在建構懷孕/流產諮詢/諮商服務機制,照顧好每一位母親來防範殺子悲劇。

醫療健康諮商心理學會理事長李玉嬋教授

新北市14日發生年輕單親媽媽悶殺孩子的人倫悲劇,前同事驚訝表示無法理解,為什麼非常愛孩子的未婚單親媽媽,常常丟下工作跑回去照顧孩子,說要成為守護孩子的天,怎會最終走到殺害自己親生孩子這一步?雖說生活經濟重擔及照顧孩子負荷大,孩子學校也為這個脆弱家庭免除學費、午餐費,安排社工家訪關懷,還是不能讓單親媽媽放棄殺子計畫,十分遺憾。

不認為身邊的閨蜜和原生家庭爸媽、阿嬤可以幫上忙,這位單親媽媽幫孩子請假帶往汽車旅館,藉酒壯膽又吸毒亂神來下手殺害孩子,頗有計劃執行殺子的心態需要被解析,才能加以反轉與防範。

醫療諮商心理學會理事長李玉嬋教授指出,單親母職給不了孩子更好生活,就帶孩子一起走的錯誤觀念,至為關鍵。近10年殺子自殺案例之多,超乎想像。根據法務部司法官學院研究報告顯示,2011~2020年的兒少保護案件死因,超過半數、高達107人「殺子自殺」,每年平均有11件。因為經濟困難沉重負擔之外,單親媽媽深怕孩子無人照顧,覺得無人能替代自己照顧好孩子的執念,往往是導致一個母親狠得下心殺害自己孩子的關鍵心態。

借重母職教育與心理諮商調適單親母職心態,李玉嬋認為是防範單親弒子的積極方法。優先關注殺子背後的單親種種困境,鼓勵接受身邊親友、學校或社會福利資源替手,扶持度難關。同時致力鬆動執著完美母職的角色負荷與身心壓力,教導單親女性走投無路時,需要改變內心主觀認定沒任何人可接替自己照顧孩子的執念,破除女性對於完美母親、密集母職、孩子是母親責任、財產、成就感來源等偏見,以此避免失去完美母親成就感的挫敗,導致攜子走上絕路。

法學與心理學博士湯發鉅也分析台灣單親女性殺子自殺案例,多把孩子當作自己生活重心,太過認真堅信沒人能照顧好孩子的單親媽媽,不像多數單親父親兼顧工作和孩子的彈性。女性放棄工作專心照顧孩子或過於密集承擔母職,來自錯誤認同母親角色的宿命就是該與孩子綁在一起同生共死,寧可帶孩子一起走上不歸路,也不讓別人取代母職。單親母職教育,應是防範殺子的一本工程。

一方面,採納心理學專家李玉嬋教授倡議「友-情-義」幸福三法,強化單親母職心理韌性。首先,建構友善職場接納身兼母職的單身女性重返職場,並可選擇彈性工時兼顧照顧孩子需求,留任職場連結外界生活,以鼓勵母親建立親子關係以外的人際支持網絡,滋養自己。

再者,培訓單親媽媽擴展情緒管理有效方法,用酒精藥物以外的情緒紓壓方法提升正向情緒經驗,適度緩解照顧負荷,讓單親家庭氣氛能感受到愛;同時覺察並解構完美母職、母子同生共死的執念,不把孩子當作生命唯一。第三,鼓勵母親角色之外的女性自我價值感,讓母親與孩子各自獨立發展,拿捏親密與獨立單飛以脫離依附共生,營造幸福共好的單親家庭生活。

尤其在未婚媽媽發現懷孕、產檢、決定單親生養小孩時,及時提供懷孕諮商與單親母職教育,從心預備一個準媽媽有意識地準備自己單親扶養孩子,完成生育自己孩子的美麗心願望。而這也正是李玉嬋教授以醫心學會正在建構的 懷孕/流產諮詢/諮商服務機制的努力。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留言 1

  • 🏖️ 汪 同 伊 🏖️ Lsa 🏖️
    藉口吧?殺子需要什麼理由呢?還有殺一個也是殺、殺兩個不也是殺有何不同?拒絕家人的幫忙或接受家人的幫忙有時是方便殺子才拒絕或接受 「 如果沒那麼愛孩子就別生 」 我個人的想法 愛不愛、想不想當父母應該是一開始就知道,而不是當了單親才發現到,那時就看誰願意幫你們收養孩子,然後跟孩子說你目前沒能力照顧他們,等有能力再來帶回他們,然後多久看一次孩子,請有能力的家人或親戚幫你,每個月寄生活費給他們,然你再找工作,這樣減輕你養不了的負擔跟心理壓力,不也挺好的
    05月20日15:42
顯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