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慢食」( slow food )這個從義大利發跡的飲食文化,逐漸在生活步調愜意、物產豐饒的東部地區發酵起來。將在 2022 年於台東打造「紅葉谷地熱溫泉園區」的雲品國際嗅到這股蓄勢待發的飲食趨勢,特別邀請四家台東部落業者至米其林三星頤宮中餐廳客座,推出為期一週的「 Bintuhan 慢食尋星 」的餐飲饗宴。
「You are what you eat」的慢食風潮
View this post on Instagram
A post shared by Slow Food International (@slowfood_international)
「慢食」( slow food )是從義大利開始的國際運動,最核心的原則為「 Good(優質)、Clean(純淨)、Fair(公平)」,強調廚師、美食家和消費者們透過食物所能創造的社會價值。
View this post on Instagram
從2012年開始,台東開始推動慢食運動,用「產地餐桌」與「吃在地、品當季」的概念,依季節推出的特色慢食市集、慢食店家評鑑、認識產地的慢食旅等活動,不僅吸引在地店家將特色料理端上桌,也讓更多來自各地的旅人認識台東豐富的飲食文化、吃下的食物來自什麼產地,以愜意的生活步調,吃當季限定的餐食、喝季節飲品,品嘗屬於這裡的日常滋味與悠閒時光。
集結4大台東慢食文化代表餐廳
台東慢食評鑑共分一星、二星、三星等級,自 2016 年起台東開始進行兩年一次的慢食評鑑,由認同慢食理念的廚人、美食家,和在地人組成評審團,實際走訪店家試吃、交流,根據義大利慢食活動的 3 項核心原則:優質、乾淨、公平,給予星等評鑑與撰寫店家特色。
本次「頤宮中餐廳」邀請 2 家榮獲台東慢食三星評鑑的餐廳及主廚「烏尼囊多元文化工作坊」、「 M’Loma 」,以及台東人氣部落美食餐廳「卡那歲工作坊」與「蕎仁美部落廚房」,將在頤宮中餐廳為期一週的客座交流,帶來「 Bintuhan 慢食尋星 」饗宴,由部落職人們與頤宮中餐廳聯手設計出充滿台東部落文化與記憶傳承的美饌套餐。
延伸閱讀:2022高雄米其林「最具摘星潛力」餐廳:日式風情創意法餐、懷石鐵板燒、預約困難店…名單一次整理!
在地食材打造別出心裁的創意菜單
蕎仁美部落廚房是由排灣族的布農族媳婦周翠華 Kiuwa 主理,店名中的「蕎」代表食材的辛香料,「仁美」則是她希望來到餐館吃飯的人都是仁慈又美麗,她將對家鄉的思念融入料理中,推出結合排灣與布農相融的美味料理,與頤宮一起推出「一起品滄海桑田」、「宓妃輕脆不清翠」,運用了桑葉、洛神等台東在地食材,並運用了擅長的醃漬料理手法開啟味蕾,揭開慢食尋星饗宴的序幕。
烏尼囊多元文化工作坊取自於布農族語的「感謝( uninang )」,由返鄉尋根的王朱孝賢和父母一起推廣布農部落文化,更擅長以芋頭、地瓜、樹豆、小米、玉米等,煮出原汁原味的玉米花生飯、清蒸地瓜芋頭、樹豆排骨湯等料理,更在 2020 年取得慢食三星的認證,本次北上與頤宮合作,將端出「狼煙起拿刺蔥酒粕來灌」、「烤你個黃金鑽石豬」、「很台 很原民 很姑蘇 孝賢家裡的疙瘩」料理,帶領大家走入布農族日常純粹卻又深邃的世界。
M’loma 的主廚阿嶽來自花蓮豐濱秀姑巒溪畔的阿美族部落,以西餐的方式結合東台灣的特色食材,大量使用台東野菜,過去曾取得慢食三星的認證。本次與頤宮聯合推出的菜色有「原來的天性」、「憶。豐濱 魚在水中游」、「帶著獵人的包包想起家」,希望藉由料理並說出「想家」的故事、讓大家能更深刻的體驗花東的飲食文化與主廚的故事。
卡那歲工作坊取自於台東縣延平鄉武陵部落山上小溪的名字,是武陵布農族 Takis-vilainan 家族生活與耕作的領地,也有武陵部落最遠的水稻田。第四代主人 Biung 邱智偉希望復刻卡那歲小社聚落,復育原有的七塊可種植的田地,透過共耕、共食、共享,讓更多人來體驗布農文化、部落生活的簡單快樂,並探索與自然共生共存的智慧。
本次推出運用油芒與台東白玉蝸牛製成的燉飯,訴說出油芒的故事,將此道油芒和蝸牛一起慢慢燉煮的食物取名為「雨天,記憶的味道」,更與 M’Loma 的主廚阿嶽和君品酒店主廚王輔立推出「回部落想起了世事變遷的千層百味」甜點,同樣融合了油芒這個台東原生的超級食材和部落裡的紅藜、龍爪稷等穀物製作出黃金吐司捲,再搭配鹽膚木甜酒釀冰淇淋,是兼具創新與傳統的部落創意新味道。
頤宮中餐廳則以「每個人都一樣 米的初體驗」、「老母雞在大山大海下與海味的邂逅」和「你覺得是咖啡還是茶?」與台東的料理互相搭配成「 Bintuhan 慢食尋星 」饗宴。
期間限定:2022/1/7-1/14
售價:午餐 3980元+10%,晚餐 5980元+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