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政府上台後,美中台關係發展備受關注,英國媒體《泰晤士報》專訪前總統蔡英文,對川普提出台灣應增加國防支出的主張,蔡英文在訪談中表示,有收到這樣的訊息,非常樂意討論如何加強台灣的國防能力。她說,我們需要跟美國團隊交涉,需要做什麼,什麼是最好的,什麼是最明智的。
在這篇題為「我領導台灣八年——我如何讓川普站在我這邊」(I led Taiwan for eight years — this is how I kept Trump on my side)蔡英文回憶表示,在川普的第一任期,跟川普政府的溝通上,她的團隊是以「強而有力、頻繁且清晰」的方式建立聯繫基礎,兩國政府的團隊,在經濟、教育和文化方面,也取得實質進展,「我與川普合作的記憶是積極的。」她強調,這段關係是透過兩國政府的官員來進行的。
報導細數蔡英文從政崛起之路,形容小英學會克服害羞,最終成為台灣總統。現在,她正展開外交魅力攻勢,以保護台灣免受中國入侵。
蔡英文表示,她對與川普總統及其政府的合作,保有正面的回憶。她回憶道,在她與川普政府的互動中,雙方團隊在國家安全問題上保持「強而有力、頻繁且清晰」的溝通,這是雙方關係的基礎。他們在經濟、教育和文化交流方面也取得了實質進展。
由於台灣的外交地位,蔡英文與川普從未見面,但她在2016年川普當選後曾親自致電祝賀,並討論政治、經濟與區域安全問題。這是美國自1979年與中國建交以來,台美領導人之間的首次直接對話,然而,也因此激怒了北京。
蔡英文在擔任台灣總統的8年間,面對中國入侵威脅及對她領導能力的貶低,始終保持冷靜。
川普在他的第一個總統任期內是台灣的堅定支持者。然而,他在重新執政後,已要求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協助結束烏克蘭戰爭,引發台北擔憂:北京可能迫使川普削弱對台支持,以換取某種協議。
此外,川普在競選期間曾多次批評台灣未為美國的「保護」付出相應資金,並表示台灣應將國防支出從GDP 2.5%提高至10%。
蔡英文表示,她有收到這樣的訊息,也非常樂意與美國討論如何加強台灣的國防能力。「我們需要與美國團隊交涉,找出最聰明、最合適的做法。」她強調,台灣已獲得一些重要的軍事採購批准,並對此表達感激。
蔡英文卸任後,仍是台灣政壇的重要人物,也是民進黨的核心領袖,並在台灣對美國的外交策略中扮演關鍵角色。
台灣新任總統賴清德曾形容她是「台灣在全球舞台上發聲的最佳代表」。
對於全球許多人來說,擁有2,300萬人口的台灣是一個蓬勃發展的民主國家,擁有選舉產生的政府,是一個事實上的主權國家。
然而,對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來說,台灣是「叛離的省份」,必須與中國統一,甚至必要時甚至不惜動用武力,這是「民族復興」的核心目標之一。
報導提到,蔡英文運用她的法律學者背景(她於1984年在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獲得國際貿易法博士學位)來處理台灣國際地位的敏感問題。
她表示,北京正在密切關注烏克蘭戰爭,並試圖從衝突中吸取教訓:「我希望他們能夠理解,在台海發動戰爭將付出極為高昂的代價,無論是在軍事、政治還是經濟層面。他們應該更加謹慎。」
卸任後,蔡英文曾出訪捷克、法國、比利時與加拿大,原本計劃訪問英國,卻因英國外交部長訪問北京而推遲。她對此表示失望,但也理解英國政府的決定。
《泰晤士報》在這篇報導中指出,川普政府的新局勢仍不明朗,其顧問團隊中既有親台的國務卿馬可·魯比歐(Marco Rubio),也有在中國擁有龐大商業利益的馬斯克(Elon Musk)。
蔡英文表示,在爭取國際支持時,台灣除了強調經濟實力,也突出與西方共享的價值觀——自由、法治與人權。「台灣因半導體產業聞名於世,但世界應該知道,台灣不僅僅是一個晶片製造中心。」
關於統獨議題,北京批評蔡英文是分裂主義者,支持台獨。對此,蔡英文表示:「我們幾乎只能靠自己!」
「我們有政府、司法系統、國軍,並且與世界各國建立了國際關係與貿易——我們已經擁有了一切。」她強調,國際社會應該勇敢承認台灣的存在,雖然這樣做有風險與困難,但這是台灣必須面對的挑戰。
她表示,由於中國的威脅與外交孤立,台灣面臨獨特的挑戰。但儘管如此,台灣的民主制度仍然得以深化與發展。
「今天,台灣在國際舞台上擁有重要地位,任何人都不應低估台灣對自由與民主的堅定決心。」
更多鏡週刊報導
【三黨人氣王走春】蛇年開全台走透透 藍綠白拜廟、發紅包測人氣
【三黨人氣王走春1】罷免連署過年不打烊 賴蕭穩健執政親民走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