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胖不胖非BMI說了算!全球專家共推兩類新標準出爐

Yahoo奇摩即時新聞

更新於 01月15日05:00 • 發布於 01月15日05:00 • Yahoo奇摩新聞

全球有多達10億人受到肥胖影響,美國更有40%成人符合肥胖標準,但專家認為,身體質量指數(BMI)超標,不一定就是「胖」。全球50多名專家共組的委員會,14日提出新的「肥胖」定義與診斷標準,建議以BMI結合腰圍等其他依據,並將肥胖分為兩類,盼更精準找出須接受治療的患者。

綜合法新社與美聯社報導,這份報告由全球50多名專家共組委員會撰寫,今天發表於國際知名期刊《刺胳針糖尿病與內分泌學期刊》(Lancet Diabetes and Endocrinology),報告中指出:「將肥胖視為疾病的概念,是現代醫學中,最具爭議性且分歧極大的核心議題之一。」

報告建議,不應單以BMI作為肥胖與否的依據,而是要結合腰圍等其他測量方法,以及過重衍生的相關健康問題來判定,因為體脂過高的人,BMI不一定超過30;而肌肉量高的人,BMI卻可能相當高,但實際上體脂正常,像是橄欖球球員或其他運動員。

這份報告還提出兩種新的診斷類別,分別是「臨床肥胖」和「準臨床肥胖」。

臨床肥胖者除了符合BMI和其他肥胖指標,也因過重引發器官、組織或其他健康問題,如心臟病、高血壓、肝腎疾病,或是慢性嚴重的膝蓋或髖部疼痛。這些人均符合飲食、運動干預及肥胖藥物等治療條件。

報告也指出,符合準臨床肥胖者,則有罹患這些疾病的風險,但目前沒有持續性的疾病,僅需進行監測,無須進行醫學干預,以防「過度診斷」。

全球有超過10億人飽受肥胖影響,根據美國疾病管制暨預防中心(CDC)的統計,美國約有40%成人符合肥胖標準。

根據14日公布的新標準,初步看來,約有20%曾被歸類為肥胖的人,將不再符合肥胖定義;約有20% BMI較低,但存在嚴重健康問題者,如今將被認定為臨床肥胖。

這項新定義已獲全球超過75個醫學組織支持,至於何時將實際運用或採納仍未知。

(責任主編:莊儱宇)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