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每天早晚刷牙似乎是維護牙齒健康的必需品,但動物卻不需要刷牙,大多仍能保持牙齒健康。這主要與牠們的自然飲食習性有關。動物通常食用未經加工的天然食物,例如纖維性植物、肉類或骨頭,這些食物不僅營養均衡,還具有自清潔功能,能幫助去除牙齒上的食物殘渣和牙垢。而人類飲食結構中常見的高糖和精製碳水化合物,則是導致蛀牙的主要原因。
動物牙齒健康問題的主要來源並不是蛀牙,而是外傷。牙科專家彼得·凱爾茨(Peter Kertesz)指出,在動物園和保護區生活的動物,由於壽命更長,沒有天敵威脅,還享受較好的飲食與醫療照護,因此更容易出現老年化相關的牙齒問題,例如牙齒磨損或骨折。特別是一些飲食偏離自然習性的動物,牙齒問題可能更加嚴重。例如,原本棲息於沙漠的蹄兔因攝取過多水果而發生嚴重蛀牙,進一步引發全身感染,甚至導致死亡。
凱爾茨進一步解釋,飲食結構才是維持牙齒健康的關鍵因素,而不是單純依賴刷牙。人類的牙齒健康之所以需要額外的維護,是因為現代飲食中含有大量精製糖類和高加工食品,這些物質容易讓細菌滋生,最終導致牙齒腐蝕。反觀動物,如果牠們的飲食貼近自然,就能降低蛀牙風險。例如,纖維性植物或未加工肉類能在咀嚼過程中清潔牙齒表面,達到「自清潔」的效果。
外傷恐引發炎 飲食結構亦是關鍵 粗纖維自帶清潔效果
然而,在動物園中的動物,飲食雖然經過精心設計,但某些條件仍可能與其自然環境不同,因此需要額外的牙科護理。凱爾茨分享,他曾為多種動物進行牙科手術,包括老虎、大象、海豚和樹懶等,常見問題是牙齒折斷或嚴重磨損,而非蛀牙。
最後,他提醒,人類應更加關注自身的飲食結構,選擇低糖、低加工的健康飲食,不僅有助於牙齒健康,還能減少對刷牙的依賴。他強調,牙齒健康的核心在於選擇正確的食物,而不是完全依靠工具維護。
更多科學與科技新聞都可以直接上 明日科學網 http://www.tomorrowsci.com
首圖來源:MAGES Design/Shutterstock.com (CC BY 4.0)
圖片來源:copyright of Peter Kertesz(CC BY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