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一名55歲的陳先生長期夜間多尿、影響睡眠甚鉅,某天因精神恍惚,過馬路時出交通意外,臥床治療許久才康復,造成嚴重的經濟和健康折損。醫師發現陳先生原來已有3年左右的夜尿問題,從未就醫治療。
據國際尿失禁防治協會(ICS) 定義,若因強烈尿意中斷睡眠,且一個晚上至少發生2次(含)以上,就屬於「夜尿症」。台灣泌尿科醫學會與台灣尿失禁防治協會2023年共同執行夜尿問卷調查結果顯示,超過半數的40歲以上男性符合定義。
台灣泌尿科醫學會理事長、醫師查岱龍表示,若每晚因尿液而中斷睡眠超過2次,就是「夜尿症」,盛行率從50歲以下的38%,到80歲以上可達79.3%,為高齡化社會必須面對的挑戰,應及早就醫,專業治療。
收治陳先生的台灣尿失禁防治協會理事長、醫師蒙恩表示,國際研究指出,夜尿症不處理不僅導致睡眠障礙,甚至可能引發國人常見十大死因中的心血管、糖尿病、高血壓,甚至癌症等疾病,但4成患者拖1年以上才就醫。
蒙恩提醒,夜尿成因多元,且人體泌尿系統複雜,膀胱儲存能力變差、慢性疾病用藥、大腦荷爾蒙分泌異常等都可能造成夜尿。
以占據夜尿最大宗的「夜間多尿」患者來說,臨床觀察主要成因為腦下垂體功能退化,使大腦「抗利尿激素(ADH)」荷爾蒙分泌不足所導致。通常晚上睡覺時,腦下垂體會分泌抗利尿激素,使尿量減少、尿液濃縮。
隨著年紀增加,腦下垂體能力會逐漸退化,一旦身體抗利尿激素分泌不足,就會造成夜間尿量太多,不得不頻繁起來如廁,因此食補、按穴道並不能直接解決問題,未就醫對症就自行處置恐有加重症狀的風險。
隨著時序進入秋冬氣溫下降,夜尿症發生機會也可能提高。台灣泌尿科醫學會與台灣尿失禁防治協會共同呼籲,民眾切勿輕忽夜尿問題只需仰賴偏方緩解症狀,有相關異常排尿症狀都應盡快至泌尿專科就診評估,以免延誤黃金治療期。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