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epSeek以極低成本打造出能與GPT-4、Claude競爭的AI模型,顛覆市場對AI技術門檻的認知,也讓投資人重新思考AI晶片需求與產業格局。但最令台股投資人頭痛的是,美國總統川普一回任,就宣稱要對台灣晶片課徵百分百關稅,究竟如何解讀投資半導體供應鏈走勢、台股投資後勢?
川普將對台晶片收100%關稅?
近期,美國政府一度宣布對加拿大、墨西哥加徵25%關稅,後來協商過後暫緩一個月,並對中國進一步徵收10%關稅。兆豐投信研究團隊指出,這波關稅政策對於北美設廠企業影響最為直接,但由於全球科技產業已建立完整生產布局,短期內企業可望透過產能調配與供應鏈重組來因應挑戰。
更值得關注的是,川普政府計畫於2月18日起對半導體課徵高達100%的關稅,並透過商務部許可證機制限制對中國的出口。
台灣半導體龍頭企業已繃緊神經,業界預測台積電將在美國董事會上討論「擴大美國投資」或「開放技術入股」等選項,儘管市場普遍不希望這些變化發生。也有業界人士評論,川普真正的目的只是希望台積電在美國進行更多投資,否則真的對台灣晶片徵收100%關稅,也可能回過頭對美國自身的AI發展造成嚴重打擊。
PGIM保德信中小型股基金經理人杜欣霈表示,由於目前關稅細節尚未明朗,台灣晶片供應鏈最終受到的影響仍待觀察。由於台系晶片企業多為終端電子產品供應商,實際影響仍需取決於終端市場銷售占比與美國政策走向。
業界預測台積電將在美國董事會上討論「擴大美國投資」或「開放技術入股」等選項。僅為情境配圖,取自Shutterstock
AI市場變革:從硬體到軟體競爭加劇
此外,投資機構也提醒,AI雖然是當前市場熱點,但台灣AI供應鏈仍面臨關鍵挑戰——美國關稅政策。
近來,DeepSeek透過技術精簡與高效運算的突破,大幅降低 AI(人工智慧)模型訓練與使用成本,使AI技術不再是大型企業的專屬領域,中小企業甚至個人開發者亦能負擔,瞬間撼動全球投資市場。
尤其,DeepSeek宣稱僅約500萬美元投資,即打造出能與GPT-4和Claude競爭的AI模型,這一消息引發市場對高端AI晶片需求的重新評估,進而影響AI概念股估值,其中最顯著的案例莫過於Nvidia股價的波動。
然而,多家投資機構近期發表觀點,認為AI仍為長線趨勢,DeepSeek的出現將為市場帶來更多創新活力。M&G入息基金產品經理陳柏翰指出,市場將DeepSeek的技術效率提升解讀為對Nvidia成長前景的威脅,可能影響GPU(圖形處理器)需求。然而,他認為隨著創新加速,AI應用市場也將擴大,長期來看Nvidia仍然受惠,特別是在Agentic AI(代理式AI) 和Robotics AI(機器人相關AI)領域。
不僅如此,無論是國家層面還是科技巨頭,AI相關投資仍在擴張。Meta近期上修資本支出目標,而美國前總統川普更與科技巨頭聯手啟動 「Stargate AI計畫」,預計四年內投資5000億美元打造數據中心。這顯示AI浪潮短期內不會減弱,但市場投資焦點正逐步從硬體基礎設施轉向軟體、應用與雲端運算。
在這股變革浪潮下,美國雲端服務供應商(CSP)加速策略調整,將資本支出轉向自主ASIC(特定應用晶片)研發。兆豐投信指出,這可能為台灣IC設計產業帶來轉單效應,預計相關企業將受惠於此趨勢。
DeepSeek釋放的最大訊號,即AI技術正從高門檻邁向普及化,中小企業乃至個人開發者都能負擔其應用成本。這將使企業的資本支出更具效率,應用場景加速拓展,並優化研發週期,降低人力與能源需求。此外,數據中心未來可能面臨的供應過剩風險亦將有所緩解。
DeepSeek宣稱僅約500萬美元投資,即打造出能與GPT-4和Claude競爭的AI模型。僅為情境示意,shutterstock
DeepSeek加快 AI普及化,帶來新機遇與長多
野村投信台股團隊表示,DeepSeek的影響將納入AI產業投資評估,並謹慎篩選受惠企業。短期內,部分AI硬體概念股面臨評價修正風險,但AI長期趨勢未受影響,且AI普及速度將在競爭壓力下加快,帶動整體AI產業價值鏈成長,台灣供應鏈仍將受惠。
杜欣霈亦指出,較低成本的AI模型並未減少雲端服務企業的資本支出需求。Google甚至宣布,今年資本支出將達750億美元,較預期增加30%。這顯示半導體產業的上行循環仍在延續,Edge AI相關應用有望進一步擴展。
野村投信國內股票投資部主管姚郁如則認為,消費市場對AI的需求不斷提升,企業亦持續研發更高效能AI。因此,無論是訓練方法或晶片技術,兩者應屬相輔相成,但AI產業競爭加劇,投資人應更加審慎挑選AI受惠標的。
然而,DeepSeek的出現除了改變AI產業競爭格局,也引發對知識產權與商業利益分配的討論,這些因素將影響投資人策略。
在AI技術革命與地緣政治衝擊交錯影響下,市場波動難以避免。可預見AI產業鏈相關類股的震盪將加劇,投資人須採取更靈活的策略,適時調整資金配置,以分散風險、提高勝率。
未來,隨著AI技術降本增效與全球供應鏈重組的發展,台灣AI供應鏈如何適應變局,將成為市場關注焦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