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耳機一族看過來!3耳機類型與耳傷徵兆

Hello醫師

發布於 2019年08月28日02:51 • 文/Scott Yu - 醫學審稿/Dr. Stephen Lai
耳機一族看過來!3耳機類型與耳傷徵兆

耳機除了聽音樂的功能之外,也給了現代人一種方便與人群保持距離的方式。上班時間的捷運上,素不相識的陌生人緊貼著彼此,雖然物理上無法保持距離,但一戴上耳機,就彷彿自己置身於人群之外;又或者在辦公室裡,因為同事的噪音而無法工作,但耳機一掛上就好像有了專屬的辦公室,隔絕了一切打擾。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的統計,全世界將近1.1億人(大多數為年輕人)有聽力喪失的風險,原因大多來自娛樂噪音。如此頻繁又長時間地使用耳機之下,如何安全享受音樂同時避免聽力傷害,真的很重要。以下就帶您了解3種減低耳機聽音樂傷害的方式。

噪音的定義為85分貝

美國國家職業安全研究所(NIOSH)將85分貝設為噪音的底線,85分貝大概就是城市裡的交通噪音。長時間暴露在超過85分貝以上的噪音,將對耳朵造成傷害,舉例來說,大部分的人能安全聆聽85分貝以下的噪音達8小時,若將噪音提高為100分貝,您的耳朵只能承受15分鐘的轟炸,超過就可能會傷害耳朵。

時間愈長則音量要愈小

聆聽的時間與播放的音量剛好成反比,以90分鐘的聆聽時間為標準,音量不可超過最大音量的80%,超過一小時半以後,音量必須降低,以維持更長的聆聽時間,而不至於聽力受損。

耳機類型3種選擇

一般來說,耳機可以分成3種:耳罩式、耳塞式與耳道式。其中比較不建議的是耳塞式,除非你所處的環境十分安靜,否則通常耳機的使用時機,都在較吵鬧的地點,而隔音差的耳塞式耳機,會促使您將音量調大,而對耳朵產生負擔。 1. 耳罩式:包覆耳朵有效隔絕噪音 有兩片耳罩包覆住耳朵,可以有效阻絕環境噪音,耳機擴音裝置並不會直接置入耳內,因此對聽力的傷害較小。缺點是攜帶不便,戴久可能會有耳朵被壓著或者頭被夾著的不適感。

耳塞式耳機隔音效果較差,因此容易不小心把音量開太大。
耳塞式耳機隔音效果較差,因此容易不小心把音量開太大。

2. 耳塞式:方便攜帶但隔音效果不佳 大概是最早出現的耳機類型,iPhone附贈的便是耳塞式耳機,它方便攜帶且不像耳道式耳機需要完全塞進耳朵裡,不適感降低許多。缺點是隔音聊勝於無,音質通常不佳,當使用者置身在吵雜的環境時,常常不自覺地將音量調至過大,容易造成聽力受損。 3. 耳道式:隔音很好但易忽略周遭環境 耳道式耳機跟醫師的聽診器有點像,需要塞入耳道內,因此它的隔音性相當好,音質通常也比耳塞式好上許多。由於攜帶的方便性和隔音性,有些人常在通勤和運動時使用,但是隔音不僅是優點也是缺點,優異的隔音會讓使用者忽略了周遭交通環境,而產生危險。 此外,由於耳道式比較貼近耳膜的位置,有些人認為這是最傷耳朵的耳機,但也因為其位於耳道內且封閉性良好,相同的聆聽音量,耳道式可以表現出最多的音樂細節,也就是說,耳道式耳機比起其他耳機,可以用相對小的音量,聆聽到同等的音樂細節。

3種聽力受損徵兆

若出現以下任何一種情況,可能代表您的聽力已經受到相當的損害,請尋求醫師的幫助。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留言 0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