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親子

教育現場〉班上有過動、情緒障礙生,老師需要被支持,才能因應特殊狀況帶來的壓力

未來Family

發布於 2020年09月23日02:33 • 王意中

桃園市某國中一名有情緒障礙的7年級學生,開學2周以來多次攻擊老師和同學,經學校與家長溝通後,家長同意請親友來陪讀。
1名同班同學的母親知道孩子班上有該名學生,昨日(16日)上午到學校對門崗說是輔導人員後進入教室,再告知老師是學生家長入座,該母親原本都在教室後安靜坐著,後來看到這名7年級學生又情緒發作,便持電擊棒上前攻擊制止這名情緒障礙學生,事後雙方都有受傷並互提告訴。(摘自2020年9月17日蘋果新聞)

 

教育現場,有著外人難以理解的壓力

老師需要被支持。特別是,當班上有過動兒的老師更是需要被支持。

面對班上有過動兒,老師所承受的壓力,實在是局外人難以理解。我常常說:「當班上有情緒障礙的孩子,特別是過動的孩子。老師的焦慮指數通常比別人來講會高很多。所以有的老師今天下午應該要來研習,但人該來,卻沒來。人到哪裡去?人就到醫院去。來到醫院,好巧不巧,又遇到我們的孩子。『嗨!老師你怎麼也來了?』『我怎麼也來了?還不都是因為你啊!你掛心智科,老師也跟著掛身心科,焦慮啊!』」

面對班上有過動兒,我常常會跟老師提一件事情:我們之間有一個很大的差別,就是老師需要教國英數社自,而我是心理師則不需要。我有充足的時間,一整堂課的時間可以好好的來處理眼前孩子的情緒跟行為問題。但是面對需要教學的老師們,所面臨的挑戰是他們有教學的課程進度必須要上。但是往往在處理了孩子在教室裡面的行為與情緒問題之後,接著自己的上課時間就被壓縮,連帶的也為自己帶來進度上的壓力。

 

除了特殊生,一般生的權益也需要公平照顧

同時,在處理特殊生在原班教室的狀況。不像是在資源班,或是治療室裡面那麼的單純。畢竟老師面對的是一個一對多的學習生態。除了面對過動兒之外,其實還包括一群一般生。甚至於其他類型的特殊生(例如學習障礙、智能障礙等)、需要輔導介入與關懷的學生。同時,老師所面對的,不只是學生,還有包括特殊生家長對於老師的期待以及要求。同樣的,一般生的家長對於老師也有各自對孩子權利的捍衛與爭取。

這足以說明一個殘酷的事實:老師在班級經營上,遇到了一個難度極大的挑戰。這難度考驗著老師如何在這個舞台上,在處理這個孩子的過程中,又不至於造成其他同學的學習權利。

 

雖然有特殊教育研習,但學生們狀況各異

雖然,每學期老師都參與「有限的」特教研習時數,但對於老師了解不同特殊學生的障礙知識,仍屬有限。更何況,知道了什麼是注意力缺陷過動症並不等同於老師就了解如何與他們相處。面對班上這麼多孩子看著自己在處理過動兒的「挑戰」,這對於老師來說,也是一個十足上的沉重壓力。

 

老師也需要支持系統,才能因應各種狀況

因此,這需求是肯定的。當班上有過動兒,老師需要被支持。

無論是心理上,或班級經營上。這些支持系統,例如透過資源班老師、情緒行為輔導員(情障巡迴老師)、專業團隊(臨床心理師、語言治療師、職能治療師、物理治療師)來給予專業上的協助,這提供非常重要的後勤支援系統。至少,對於老師在面對班級經營上的難處,可以在第一時間獲得有效地解決。同時,提供老師的壓力因應跟調適,無論是對於特殊生的基本認識,班級經營上如何有效地提供一些策略,親師之間如何有效溝通等。

班上有過動兒,老師需要被支持。

Photo By:photo-ac
數位編輯:吳羽茜、黃小羽20200917
 

>>現在加入 未來Family LINE好友,免費送您【未來Family雜誌乙份】!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留言 0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