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台灣迎來《直轄市自治法》通過,中央將直轄市長的選舉權還予百姓,自此,所有地方首長全面由人民直選,台灣的地方自治終於完成最後一塊拼圖。1995年,《遠見雜誌》啟動了台灣第一個遍及各縣市的民調。30年來,《遠見》同步見證縣市的翻轉,迄今共產生30位五星縣市長。
「遠見縣市長施政滿意度調查」隨著地方自治制度的改變,屢屢升級調查的遊戲規則,以期更能對標地方治理的環境變化,提升民調監督的精度與準度。
例如在1995年首度執行時,是參考「洛桑城市競爭」的硬指標模組進行調查,而隔年則開始針對六個構面進行電話調查,以每個項目最高三顆星的方式,計算各縣市累積的星星。到了1997年,因應當時環保意識抬頭,又加入了環保相關面向。
製圖:杜軍儀
❶ 1996年開始以電話調查、設立星等制度,電話調查針對施政滿意度,包含溝通、認同、執行滿意度、光榮感等六個項目,以累積方式評比,每個項目最高可拿到三顆星。
❷ 2005~2008年以施政分數平均去排名之後分星等,前4名5星、5~10名4.5星,共分為四群。
❸ 2008年指標大幅調整,開始將施政分數、施政滿意度列入指標。
❹ 2011年開始加入八大面向指標,評比更臻完善。
❺圓圈內之數字為獲得五星榮譽次數。
資料來源:遠見民意研究調查 照片來源:遠見攝影組
評鑑制度逐年優化,加強準度與公信力
2005年,縣市長、縣市議員及鄉鎮長整合在同一時間選舉,開啟了地方政府和議會同進同退、任期一致的責任政治典範。《遠見》有感於此時縣市民眾對首長的直接評價更為重要,改以請民眾給自己的縣市長打0~100分的施政分數,最後以平均值排名,前4名五星、5~10名4.5星,以此分為5、4.5、4、3.5四群來評價首長。
2008年,《遠見》自覺首長的評鑑應該更為細膩精準。除了請民眾替縣市長打施政分數外,為避免每個人的分數尺度不同,而再加問對首長的滿意度,讓民眾評價在雙重定錨下,加強準度。
2010年,五都合併、升格、改制,台灣的地方自治又立下新里程碑。隔年,《遠見》期許「遠見縣市長施政滿意度調查」能同步迭代。
為求檢驗縣市績效的層面能由首長本人擴及到整體團隊,於是加入「教育」「環保」「警政治安」「道路與交通」「醫療衛生」「經濟就業」「消防與公共安全」「觀光休閒」等八大面向的民調,以團隊和首長個人成績各占五成的權重計算總分,也開啟遠見縣市民調「全方位」特色,至今獨樹一格。
地方自治改革30年,見證台灣政治翻轉
然而,由於縣市改制之後,城市競爭愈發激烈,《遠見》認為,各縣市條件DNA不同,若用名次切割每個縣市的排序,過於武斷。於是自2013年起,依各縣市總分,將分數相近的分為同一群,而第一領先群為五星,依次為4.5、4……等星等。時至今日,「五星縣市長」早已成了台灣人對特優縣市首長深植人心的代名詞,也確立「遠見縣市長施政滿意度調查」在縣市評鑑不可撼動的江湖地位。
同時,《遠見》有感於2010年五都升格後,直轄市和非直轄市資源落差愈發明顯,不宜擺在同一天秤上衡量,故於2013年改為「直轄市」「非直轄市」分組評比。2014年,桃園升格後,六都確立,《遠見》又於2016年再將組別拆分為「六都」「本島13縣市」「離島3縣市」,讓評比更為平等。
陪伴地方自治改革30年的「遠見縣市長施政滿意度調查」,將每一屆的結果拼圖起來,即成為台灣縣市升級的浮世繪,也記實了翻轉30年的遠見城市。
延伸閱讀: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