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理財

「新新併」意外殺出中信金!解析新光金招親的幕前幕後

財訊雙週刊

發布於 06月06日02:33 • 財訊
▲(左起)陳淮舟、吳東亮、吳東進、洪士琪等新光高層對合併各有想法。(圖/《財訊》雙週刊)
▲(左起)陳淮舟、吳東亮、吳東進、洪士琪等新光高層對合併各有想法。(圖/《財訊》雙週刊)

文/洪綾襄

根據《財訊》雙週刊報導,5月31日,股價正受制於折價辦理現金增資的新光金,竟然爆量上漲,盤中一度大漲超過7%,更成為當日成交量最高的個股。

推究原因,除了新光人壽在第一季轉虧為盈之外,更因為市場盛傳新光金大股東吳東進,找上中信金董事辜仲諒談合併。

台新金董事會雖於兩年前就通過合併評估案,但遲未加速,對於新光金因資本適足率不足而被主管機關壓著增資,也冷眼旁觀,讓吳東進心急如焚。外傳國泰、富邦被找上就直接婉拒,不料中信金竟願意納入評估,著實為非新光金公司派的大股東注入強心針。

合併與否 股價兩樣情

新光大股東暨大台北寬頻董事長林伯翰發表聲明,樂見和有實力且具互補性的金控合作,「若能當第1,為何要當第4?」

「憑什麼新光只能和台新合併?要是中信可以開出比台新高兩倍的價錢,相信股東都會支持,」另一位不具名的股東雖認為林伯翰開出「比武招親」的論點太高調,但也樂觀其成。

不過兩家「緋聞對象」的股東們倒是不怎麼支持。消息傳出後,中信金和台新金股價連日下跌。連金管會主委彭金隆也被立委追問表態,最後表示,合併不會立刻改善新光金財務體質,在正式成案前無法評論個案,但尊重市場機制。

根據《財訊》雙週刊報導,中信金總經理陳佳文爾後表示,中信金至今並未和新光金的管理團隊有任何正式接觸。他進一步指出,中信金為台灣第一大民營金控,設有綜合企畫處專門評估各項併購以加速擴大規模,但最理想的併購對象是「又大又好的銀行」;至於壽險或證券,「若有不錯的標的、和中信有互補、增加營運規模及價格合理,也不排斥評估。」

陳佳文沒把話說死,但講的是銀行,而非股東們念茲在茲的壽險。但若就銀行規模來看,新光銀行在38家本國銀行中,資本額排名第21、分行102家,還有3個海外據點,似乎比起中信金另一個併購傳聞對象、資本額排名第25的京城銀行條件好得多。

更多財訊雙週刊文章

彭双浪扮台廠推手 用客製化接軌全球!曾大膽喊卡電玩展,反而創下350萬人觸及佳績
晶睿挺過陣痛期轉型火力全開 力拚AI、雲端新動能,營運將重返成長軌道

加入財訊LINE好友,掌握更多資訊!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留言 0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