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國內

許詠翔觀點:汽車產業的喬峰,因兩個國家利益衝突英雄變通緝犯

風傳媒

更新於 09月07日22:20 • 發布於 09月07日22:20 • 許詠翔
法國和日本之前的利益衝突,讓曾經的汽車英雄戈恩一度淪為階下囚。(資料照,美聯社)
法國和日本之前的利益衝突,讓曾經的汽車英雄戈恩一度淪為階下囚。(資料照,美聯社)

1999年3月27日,法國的雷諾汽車按照每股400日元的價格,以54億美元收購日產汽車36.8%股權,成為日產的大股東。卡洛斯.戈恩(Carlos Ghosn)在2000年受雷諾指派來到日本,擔任日產汽車社長。

2004年,戈恩因為讓日產汽車起死回生的功績,被日本明仁天皇授予藍綬褒章,而日本人也把這位黎巴嫩人當成國民英雄,不但有人會在街上遇到他時請他簽名、待他如搖滾巨星,甚至他的故事還被改編成漫畫。2005年,戈恩就因他在日產汽車創造的功績,被任命為雷諾執行長,這時候的戈恩,是史上第一個兼任兩家跨國汽車集團企業執行長的人。

因企業受國族主義影響而成悲劇英雄

是的,雷諾在收購日產汽車後,並沒有對兩家公司進行徹底的合併,雷諾和日產汽車各自有獨立的管理團隊、互不干涉對方的決策,只是剛好團隊的領導者都是戈恩而已。

在這個時間點,沒人想到戈恩這位讓日本天皇親自褒獎、被日本國民贊為英雄的外國人,會成為日本司法系統的國際通緝犯。

台積電這幾年積極在各國擴廠,背後當然有非常深的地緣政治因素,這也讓不少台灣人害怕台積電會變成美積電、日積電、德積電。戈恩會從企業英雄淪為罪犯,就是因為「企業受國族主義影響」這種因素。

有好長一段時間被譽為產業火車頭的汽車產業,不但供應了大量的工作機會,還會拉拔一堆周邊產業,因此被政府和國民另眼看待也是不可避免的。事實上在二戰後台灣從一片廢墟中站起時,許多政府官員和企業家如李國鼎、趙耀東、王永慶,都以幫助台灣建立大汽車廠為己任。也因此對日本政府和法國政府來說,日產汽車和雷諾汽車都不是單純的「企業」,而是某一種形式的國家榮光。

日產要平等,雷諾要完全控制

前面說到,雷諾收購日產大量股份之後,並沒有強行去整併日產汽車,而是維持各自的獨立地位,然後結成一個聯盟找尋可以讓彼此節省成本、創造規模經濟的各種方案。

而日產汽車在戈恩的幫助下起死回生後,漸漸地營收已經超越雷諾汽車,雖然說持有大量日產汽車股份的雷諾汽車,藉由日產的成長獲利,他們也能大賺一筆。但當日產汽車這一邊以「我的經營績效更好、我賣出更多的汽車」這種理由,要求在這個汽車聯盟中有更多的發言權和主導權時,就會讓以「恩人」自居的雷諾汽車不太開心了。

而對雷諾汽車的大股東法國政府(雷諾一度成為法國的國營企業、後來私有化成為類似台灣中華電信那種「公股企業」)來說,他們更想要的是讓日產汽車被雷諾完全合併,徹底成為一家法國而不是日本公司。這樣這個汽車聯盟將會使用更多法國廠商提供的零組件、提供更多工作機會給法國勞工(事實上期間雷諾就「強迫」日產前往法國設組裝廠,對日產汽車來說在人工昂貴的法國設廠當然是非常不划算的選擇),當然讓國內企業更壯大本身就是對政治人物有利的說詞。

馬克宏的「指示」引發東京激烈反應

在擔任法國經濟財政部長任內,就努力要促成雷諾完全合併日產汽車的馬克宏(Emmanuel Macron)2017年當上總統,他更積極地要促成這個「完全合併」的結果,由於戈恩的職位在2018年進行換約,馬克宏政府明確地要求戈恩換約後必須讓雷諾和日產的關係「不能再走回頭路」(還記得法國政府是雷諾最大股東、雷諾又是日產汽車最大股東嗎)。這個要求引發了日產汽車和日本政府的擔心,終於以粗暴的手段逮捕戈恩這個(他們自認為的)法國最強的「合併殺器」。

戈恩被捕後,讓日產和雷諾都不得不選出新的領導人,然後日產汽車的銷售和營收都開始一落千丈,沒幾年就又變成「沒啥賺頭」的爛公司了。當然因為掌控日產股票產生的股東權益,已經成為雷諾收益的極大一塊,現在這一塊萎縮了,雷諾也不可能太好過。

更重要的是,這兩個汽車集團在戈恩的掌舵之下,2016年才又把日本另一家較小的汽車集團三菱併入,而在2017年讓聯盟的汽車銷售輛數破千萬輛來到世界第一的地位。這一切在戈恩被捕後,猶如南柯一夢,這個聯盟集團在新冠疫情大流行的2020年銷售衰退幅度比主要對手豐田和福斯更大,因此離開「千萬輛俱樂部」跌到全球第三,直到去年都未能離開這個位置。

當高收入成為一種罪狀

雖然說在日本和法國兩國把雷諾-日產聯盟未來走向視為國家等級的鬥爭下,戈恩被排除是必然發生的結果,但挑一個能說服大眾的藉口還是很重要的,畢竟戈恩在日本可是扮演「日版艾科卡(Lee Iacocca,1980年代協助克萊斯勒汽車起死回生、被美國人視為英雄)」的英雄角色,日本司法系統選上的是戈恩的薪酬問題。

不管是日產汽車或雷諾汽車,給公司執行長的薪資都遠不如他們在美國的同業。原因很簡單,日本企業受政府扶持(干預)甚深,日本人會覺得一家公司能成長是全體國民共同努力的成果(事實上張忠謀擔任台積電董事長的薪酬也遠不及他國同業);而雷諾是法國政府的「公股企業」,給執行長太多薪水,恐怕還會引起左右矛盾那種政治風暴。

但戈恩成功讓日產汽車起死回生後,還促成了雷諾-日產-三菱汽車同盟成為世界第一,早就是全球汽車業人力市場炙手可熱的人才,事實上當時經營零零落落的美國通用汽車和福特汽車都開出高薪要挖腳戈恩,只是戈恩不想放棄「第一個跨洲組成汽車公司聯盟成功者」的頭銜──過去這類嘗試並沒有成功的例子,拒絕了這些邀約。

問題是戈恩雖然續留雷諾-日產-三菱汽車同盟,卻沒想要放棄自己應得的薪資,而日產汽車也不至於白目地認為人家有義務跟你「共體時艱」降薪以求,於是開始想方設法把帳面上和通用汽車、福特出價的差距補給戈恩,這些手法後來被日本司法系統認定非法,成為控告戈恩的「材料」。

「只」在乎錢的人往往最清心寡欲

戈恩從英雄變罪犯的案例告訴我們,「只」在乎錢的人往往最清心寡欲,一切用錢去衡量往往最單純,除了錢以外還要更多的人,總是會被自己的貪欲給吞食。如果當初戈恩單純地認為工作就是要換錢、換越多越好,接受通用汽車或是福特的邀請,恐怕現在歷史定位還是「日本版艾科卡」,甚至會因為成功幫助通用汽車或福特脫離困境,墊高自己的歷史定位。就算沒那麼順利好了,起碼也拿到錢,更不會淪落成一個國際通緝犯。

至於法國政府和日本政府,則讓我們看到政治干預產業通常不會有什麼好事發生。

現在雷諾汽車(背後的法國政府)已經不打算完全合併日產汽車了,甚至願意重新調整股權讓這個聯盟夥伴處於比較「平等」的地步(之前雷諾持有日產35%上下的股權,而日產持有雷諾僅17%上下,所以兩造不會有平等的地位),原因卻是日產已經不是一塊肥肉,而變回當年雷諾收購日產股權時那個「沒啥賺頭」、可能成為雷諾負累的爛公司(當初戈恩前往日本改造日產,其實業界沒什麼人看好他能做到,所以才會在成功後讓日本人視為英雄)。這個狀況拿來說明「懷璧其罪」或「殺雞取卵」恐怕都挺適合的。

「集體主義」釀成三輸

其實如果不是這兩國政府為了各自的「國家利益」搞一些激進動作,讓戈恩繼續帶領這個汽車企業聯盟,兩個國家其實可以共有「汽車業世界第一」(迷之音:日本人還有豐田所以沒差……)。但無論如何現在法國政府讓雷諾汽車從第一變成遙遙落後第一、第二的第三,日本政府則是要再度驚恐哪天是不是又要掏錢拯救日產汽車。

會造成這種三輸的局面,不得不說和法國以及日本的社會仍沒有尊重個人成就、接受個人擁有對社會走向舉足輕重影響力的意識有關。不過說真的全世界社會比較廣泛地接受個人主義的,大概也只有美國的一部分。

法國和日本不認為按「市價」支付企業領導者、高階經理人薪資是合理的事情,不過是沒有尊重「個體成就」意識所反映出來的一個小地方而已。法國政府命令戈恩放棄已經做出成績的雷諾、日產各自獨立政策、走向完全統合,日本方面只是懷疑戈恩可能要代表法方消滅日產獨立性、就毫不猶豫地動用司法系統獵捕這位協助日產重生、對日本產業有大功的英雄,基本上都是一個國家社會沒有尊重「個體獨立」的表現。

不過說真的,要一個群體學習完全能尊重人己邊際、個體獨立性,承認有些人的聰明才智確實能改變人類社會的走向,而不是老說些「人是社會性動物」、「換一個人去做那件事還是會發生」那種貶低個人價值的胡說八道,就現今的人類社會來說,還是一件困難的事情。不然也不會全球只有一個美國初步的做到,其他地方只有有人想朝這方面努力,就會受到粗暴的壓制。

根本不會有「日版艾科卡」

可惜的是戈恩沒發現他所在的文化社會,容不下他的貪欲和夢想,他如果能早一點看清現實,接受美企的挖角,或許他走之後日產衰退會提前上演,變成法國不想要的「負累」,日本方面也不會被刺激演出殺功臣的醜戲。(推薦閱讀:「日本製造」再蒙羞!5間知名車企「數據造假」遭勒令停售…1大廠早就是慣犯

其實根本不會有「日版艾科卡」、「法版艾科卡」、「中版艾科卡」……或者其他任何國家的翻版艾科卡,能讓「艾科卡們」任意伸展手腳,並取得和個人成功相對等值利益的,其實只有美國辦得到。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留言 3

  • 蘇怡仁
    濃濃的哀傷啊 當年裕隆設廠 14年後才有現代汽車 如今跟人家雲泥之別 裕隆納智捷從中國破產倒閉回來 鴻海掏現金跟裕隆合資電動車 呵呵 裕隆竟然還幫中國製假英國車進口組裝 騙台灣人 食髓知味再幫中國電動車進口組裝 倒打鴻海電動車 實在令人瞠目結舌 果凍是連美國總統都敢騙的男子漢 竟然是被裕隆當盤子! 害鴻海當年信誓旦旦說電動車絕不會中國製造 轉身回中國蓋電動車新廠了
    09月08日06:47
  • Dizzy
    筆者真算是寫出事實,還有另一個案件,美法阿爾斯通案也是黑影幢幢…
    09月08日03:00
  • 張耀仁
    風傳媒!天天造謠洗腦! 目的:積非成是! (共產黨慣用顛覆手法) 不是罵臺灣,就是罵美國! 還不忘,三不五時,歌頌共產黨一下! 每天五篇造謠挑撥文! 毫不掩飾,就是共產黨絭養的媒體! (跪共外省人表面掛名,老共幕後操控) 專登跪共外省人,或共產黨造謠農場! 天天編造,各種污衊造謠文! 目的煽風點火,製造仇恨矛盾,讓臺灣內亂! 台灣人!你們看底下附和漫罵! 皆是常翻牆出來的匪類留言!
    09月08日03:55
顯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