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國內

2023糧食年報01》糧食自給率30.3%,創18年最低,蔬菜自給10年最低,食米量探底

上下游新聞市集

更新於 2024年10月15日17:14 • 發布於 2024年10月14日01:18 • 上下游News&Market
2023糧食年報01》糧食自給率30.3%,創18年最低,蔬菜自給10年最低,食米量探底

每年統計公布的《糧食供需年報》,是國家總體農業生產重要指標。近日 2023 年《糧食供需年報》出爐,以熱量計算的糧食自給率下滑至 30.3%,創下 18 年來新低,對比 2013 年的 33.3 %,跌幅高達 9 %。

整體來看,台灣食用穀物不分米麥量均變少,國人每年食米量僅有 42.1 公斤,為歷年新低;麵粉攝取量減至 36.2 公斤,與去年相比下滑 5.4%。米麥攝取量不斷探底,國人對肉類需求則持續上揚,2023 年國人食肉量為 87.2 公斤,已超越主食消費。(閱讀肉類糧食自給率分析,點選這裡

台灣去年蔬菜、水果生產量漲跌互見,蔬菜自給率比 2022 年減少 3.1%,是近 10 年最低;水果自給率則是 83.7%,與 2022 年相比,少許提升 0.8%。去年蔬菜與水果進口比例都接近 20%,等於台灣每 100 公克蔬菜或水果,就有 20 公克是進口。

停灌導致稻米減產、吃飯才能保國安

中華民國稻作協會理事長陳燕卿說明,去年稻米生產與食用量下滑,肇因於產區停灌、小犬颱風、東北季風強烈等因素,二期稻作產量不佳。

農糧署副署長黃昭興指出,國人去年食米量持續下跌,除了因缺水停灌,降低稻作面積與供給量,也包含台灣飲食習慣逐漸西化、外食頻繁等元素。尤其台灣近年傾向高蛋白質、低碳水飲食,消費者多吃肉、少吃米,更讓食米量跌勢不止。

黃昭興表示,牛肉等進口比例較高,國產禽畜肉品也多使用進口飼料,相比之下,穩定食米量更有助於維持台灣糧食安全。

要提升米飯品質,才能讓國人吃飯

黃昭興坦言,促進消費者願意吃米食,「要先提升米飯品質」。過去稻農因公糧保價收購制度,多為重量、不重質,稻米風味不一定好。農業部透過獎勵種植優良品種米等手段,輔導稻農供應口感更佳的米,讓消費者願意多吃好米,增加需求量。

陳燕卿表示,農業部應設法鼓勵稻農「質、量兼具」,不僅持續改良稻米品種能適應極端氣候、口感優秀,還應調整現行公糧收購等稻米生產政策,像給予優質米可獲得更優渥的收購價,促進稻農種植產量比較少,但品質與收益更好的米。

陳燕卿建議,農業部收購這些米以後,再積極推廣到飯店、超市等,讓國人與來台觀光客能吃到美味的米食,較能兼顧稻農收益穩定與稻米供需平衡。

全球缺米,台灣可外銷或做外交推廣

受極端氣候等影響,全球缺米情況不斷,黃昭興說明,優質台灣米具外銷日本、新加坡、香港等國家潛力,農糧署會提供外銷獎勵,也會將陳放較久的公糧米送到開發中或需物資救援國家,這些國家通常較喜歡偏硬的米,舊米剛好符合飲食偏好,透過送米穩定產銷時,也能向不同國家推廣台灣米。

穀物自給率下滑至 25.5%,大豆自給率僅 0.2%

農業部分析,去年穀物生產量減少 10.7 萬公噸,自給率下探 1.1% 至 25.5%。主因是嘉南地區停灌,影響稻米生產,因雜糧經常跟水稻輪作,導致稻米轉作項目的甘藷、玉米、小麥等雜糧產量也減少,唯有大豆、馬鈴薯產量稍微提升。

雖稻米產量減少但自給率仍有 97.7%,反觀大豆、玉米、高粱等雜糧自給率相當低,例如大豆 2023 年自給率僅 0.2%。黃昭興指出,雜糧能作為食品,也可以是禽畜、養殖漁業的飼料原料,農糧署近年鼓勵稻田水旱輪作,希望控制稻米合理生產,並透過提升雜糧產量,維持總糧食自給率,「這樣糧食韌性也比較高」。

健全雜糧產銷鏈,開辦農業保險分攤風險

黃昭興分析,國產雜糧價格遠高於進口,需減少生產成本、擴增市場需求。

過往農糧署提供轉作獎勵,但被詬病為齊頭式補助,農民可能不顧產量與品質,因此近年協助雜糧產業建置集團產區,除了輔導產區耕作、機械化栽培,也讓集團產區共同產銷、互相監督,健全雜糧產銷鏈。集團產區能跨區域經營,只要雜糧農有興趣,農糧署都可以輔導他們加入,不用擔心被排外。

黃昭興補充,雜糧跟水稻較難透過設施生產降低天災危害,農業部請各農業改良場研究不同地區雜糧栽培管理,也請農金署彙整雜糧生產資訊,開發雜糧的農業保險,「像現在已有高粱保險」,預計之後會推出玉米、大豆等,分攤農民生產風險。

另外農糧署也持續推廣團膳、畜牧或寵物飼料使用具產銷履歷的雜糧,以穩定國內雜糧需求。

菜自給率 81.9 %,較十年前下滑 10.2 %

蔬菜、水果多以生鮮供應,國內供應較有優勢,2023 年的蔬菜自給率為 81.9%。雖然仍超過八成,但是相較於 2014年的 91.2%,下滑幅度高達 10.2%,是近十年最低。與去年相比則下滑 3.1%,產量減少 10.6 萬公噸。

在蔬菜類別中,芋頭、番茄、蘿蔔、空心菜等產量減少最明顯,洋蔥等少數品項逆勢增漲。同時,蔬菜進口量去年增加近 7.4 萬公噸,以高麗菜、結球白菜、蘿蔔等為進口大宗,三種蔬菜進口量就佔總進口量逾 50%。

水果自給率 83.7%,比去年略增 0.8%

水果自給率則是 83.7%,與 2022 年相比,略為提升 0.8%。去年香蕉、鳳梨等減產,尤其釋迦縮減產量約 50% 最為明顯,但芒果、龍眼及荔枝產量大幅增加,讓總生產量不減反增。

相較於蔬菜進口量增加,水果進口量則下降 3.4 萬公噸,以柑橘類進口量減少最多,但仍為進口主要品項,另外蘋果、葡萄則分別為進口水果冠亞軍。

去年蔬菜與水果進口比例都接近 20%,等於台灣每 100 公克的蔬菜或水果,就有 20 公克是進口。

農糧署:氣候變遷導致蔬菜減產,需積極因應

農糧署副署長姚志旺說明,去年海葵、小犬等颱風掃過台灣南部,造成部分蔬果明顯減產,以台東釋迦、恆春洋蔥受到最大影響,但近年彰化、雲林洋蔥面積增加,故洋蔥產量沒有減少。此外,去年上半年較冷涼,龍眼、荔枝開花表現較好,帶動產量提升;芒果則是因平均氣候變暖,產區往北部擴散,也增加總產量。

不同種類蔬菜皆有減產,姚志旺解釋「跟氣候有關」,近年台灣天氣愈趨極端,經常在夏季異常高溫,蔬菜熱障礙而生長不佳,但隨後出現連日霪雨,蔬菜折損率提升也不耐儲放。農糧署鼓勵蔬菜設施栽種,也補助產業建置冷鏈、倉儲系統,讓蔬果在天災來臨前預先採收、冷藏,穩定國內蔬果供需。

政府補助冷藏設備,反導致進口蔬菜增量

但建置冷鏈系統,可能反助長國外蔬果進口。姚志旺坦言,短期葉菜儲架壽命短,而國人習慣食用的高麗菜、結球白菜等較耐儲放,夏季價格好,菜商與貿易商可能添購冷藏設備後,增加高麗菜等進口量,而非優先冷儲國產蔬菜。

因此,農糧署也正研究蔬菜冷凍截切技術,應用在蘿蔔、苦瓜等相對適合冷凍的蔬菜,拉長更多國產蔬菜供應時間。

姚志旺提及,農業試驗與改良單位,近年持續研究適應氣候變遷的蔬果品種,如可以在相對高溫正常開花的荔枝等。另外,過往台灣水果常銷往中國,但近年中國外銷市場反覆無常,致使產量下滑,農業部也積極把鳳梨、芒果、釋迦等銷往日本、韓國等不同國家,並開發冷凍技術與加工品,以利出口,維持國內水果穩定生產。

糧食自給率是面對國際局勢、氣候變遷的自我保護

過去農業部不斷強調,台灣應提升糧食自給率應設法提升至 40%,與日本、韓國等國看齊。前農業部長、中興大學應用經濟系特聘教授陳吉仲說明,當台灣遇到氣候變遷、國際局勢等因素干擾時,需因應糧食無法進口的風險,農業部才不斷呼籲提高糧食自給率。

陳吉仲指出,討論糧食自給率時,也應維持「潛在」糧食自給率,也就是「擁有一定農地面積」。台灣目前農耕土地面積約 80 萬公頃,若全部都務農,糧食自給率可多達 60%。雖然基於現在的市況不一定都需要耕作,但台灣仍應透過休耕補助等方式,繼續留下這些農地,而不轉為他用,才能在急需生產糧食的時候派上用場,「保有農地很重要」。

但台灣農業生產仍有環境、國際競爭等限制,陳吉仲認為,想提升台灣糧食自給率,應進一步探討各項農產自給率,從中找出最適合推進的方向。

他以稻米跟雜糧說明,台灣稻米自給率偏高,甚至超過 100%,但可能反造成供過於求;至於玉米、大豆等雜糧自給率相當低,「幾乎是進口」,透過稻作四選三、雜糧轉作等政策,適度把稻作面積轉為雜糧面積,反能讓台灣自給率更平衡。

冷鏈需監督執行用途,才有助糧食自給率

陳吉仲進一步舉例,像油籽(用於榨油的農作)等需經高度加工、或是溫寒帶蔬果等農作,在台灣增加產量難度較高,維持高進口比例無法避免,但如果是市場需求極高的品項,仍應努力提升其自給率。

例如大豆自給率極低,但台灣消費者逐漸在意食用非基改豆製品,國產大豆需求不斷提升;玉米則是可供食用,也能種植飼料用玉米,間接穩定肉品自給率,因此兩者都應持續推廣生產。

陳吉仲也提到,糧食自給要同時注重生產穩定與消費穩定,消費者能全年購買價格合理的農產品,也才能願意持續選購。因此農業部協助台灣建置肉品、蔬果冷鏈系統,也是為了能調節產銷,因應貿易、天災短期衝擊國內農產品供應。

但他也坦言,冷鏈系統建置後,需要不斷監督是否確實執行原本用途,以免倉儲都只用於儲放進口農產品,無助穩定國內糧食自給。

延伸閱讀:

2023 糧食年報 01》糧食自給率 30.3%,創 18 年最低,蔬菜自給 10 年新低,食米量持續探底

2023糧食年報02》每人肉食87.2 公斤,超越主食成餐桌冠軍,飲品刺激牛乳需求大增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