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歲的王小姐結婚一年,無法順利懷孕,月經不規則且出血量愈來愈少,至醫院檢查後,發現卵巢出現早衰現象,讓王小姐相當震驚,為什麼年紀輕輕就出現「卵巢早衰」呢?
卵巢早衰.未到40功能衰退
健康的女性大概在50歲左右會進入更年期,但是有些女性還未超過40歲,就已經呈現荷爾蒙濃度下降,導致卵巢功能衰退,常見的症狀有:不排卵、月經遲延、月經量減少、失眠、夜間盜汗、心悸、熱潮紅、陰道乾澀等,這就是所謂的「卵巢早衰」。
此外,由於女性荷爾蒙雌激素不足,導致無法保護心血管與骨骼,因此,罹患心血管疾病、骨質疏鬆的機率比一般女性來得高。
抽血驗AMH.確認卵巢早衰
婦女的卵巢隨著年齡上升而功能下降,雖是正常的自然現象,但也有一些情況會造成卵巢早衰,至於如何知道自己的卵巢功能有無早衰現象呢?我們可以抽血檢查荷爾蒙AMH(卵子庫存量評估指標),當AMH小於2,表示卵子庫存量已處於低水平;小於1表示「嚴重卵巢衰退」;如果趨近於零,表示接近「卵巢衰竭」。
另外,在經期1~3天利用超音波測量兩側卵巢基礎卵泡數目(AFC),如果AFC小於5,也表示卵巢功能有衰退現象。一位年輕婦女如果AMH小於1或是AFC小於5,就是有卵巢早衰的問題了。
卵巢早衰的原因
造成卵巢早衰的原因如下:
1.不良生活習慣,如熬夜、吸菸等。
2.環境荷爾蒙的影響,不少塑膠容器會釋放出雙酚A、塑化劑等環境荷爾蒙,這些物質會破壞卵巢功能。
3.卵巢囊腫接受手術。
4.癌症患者接受化療或放射線治療。
5.染色體或基因異常,如:透納氏症,X染色體脆折症。
6.自體免疫疾病相關。
7.不明原因。
有上述原因者,就是卵巢早衰的高危險族群,因此,對於兩側卵巢巧克力囊腫患者接受手術前,或是癌症患者(例如乳癌)接受化療前,會建議先冷凍卵子或胚胎作為生育保存,以免手術或化療後,造成卵巢早衰或是不可恢復性的傷害,就後悔莫及了!
(圖片提供/禾馨宜蘊生殖中心)
卵子庫存量無法逆轉
「卵巢早衰」是否有辦法復原?這是許多朋友最關心的議題,答案卻令人沮喪,目前為止沒有任何方式可以恢復卵子庫存量,因為整個過程屬於老化的一環無法逆轉,所能做的只是延緩衰退速度。
做法包括養成良好生活形態,勿熬夜、提升睡眠品質、多運動、遠離空氣汙染與化學毒物環境、多食用地中海型飲食,以及補充營養食品如:DHEA、維生素D3、葉酸、CoQ10,也可考慮接受中醫療法等等。
如果已經嚴重到停經階段,則建議補充適量的荷爾蒙,降低心血管疾病與骨質疏鬆的機率。
把握時間儘快懷孕.試管嬰兒最有效率
當得知「卵巢早衰」且尚未完成生育大事怎麼辦?最好的辦法就是面對並接受它,把握有限時間儘快懷孕。在眾多懷孕方式中,以試管嬰兒最有效率。如果是年齡35歲以下的卵巢早衰個案,雖然取卵數較卵巢功能正常者為少,但懷孕率卻與正常者接近;如果是高齡35歲以上的朋友,則需更多耐心與毅力,因為高齡取到卵子的染色體異常率比較高,懷孕的流產率也比較高。
對於未婚或尚未有生育計畫者,把握時間盡快將所剩不多的卵子凍存起來,保留一線生機才是上策,否則到了「卵巢衰竭」取不到卵的處境,借卵生子則成為唯一選擇。
至於凍卵的考量,隨著玻璃化冷凍技術的進步,解凍卵子的懷孕率與新鮮卵子的水準相去不遠,女性不妨考慮以此為自己留下未來的生育權。而且生殖細胞愈年輕,染色體異常的機會相對愈低,受孕成功的機會也愈高。因此,對於卵巢早衰而尚未結婚的個案,如果真的要考慮凍卵,愈早做,日後計畫懷孕生產時才有一定的勝算。
積極治療.懷孕成真
雖然「卵巢早衰」懷孕不是件容易的事,但還是有不少患者在積極的療程下成功懷孕,以下分享近期懷孕的案例,希望能藉由成功故事,來激勵大家!
個案38歲,備孕多年沒能順利懷孕,在某一生殖中心進行試管嬰兒,經3次取卵,分別取到3、4及10顆共17顆卵,不過,並沒有胚胎可以植入。個案極其失望,經由親友介紹,前來台中禾馨宜蘊生殖中心諮詢。
經檢查AMH只有0.9,屬於卵巢早衰的困難案例,我建議改變排卵針劑量與打針方式,並以集卵方式取兩次卵,分別取到6及5顆共11顆卵,並培養成9顆第三天胚胎,選擇了兩顆外觀優質的胚胎植入,很幸運的就著床懷孕了!
高齡及卵巢早衰的個案雖然是屬於困難案例,但只要能取到卵,在高品質的胚胎實驗室與胚胎師操作下,培養到優質的胚胎,仍可順利懷孕,享有為人父母的喜悅!卵巢早衰的個案不要輕言放棄喔!
【專欄說明】本專欄由宜蘊醫療各院區醫師團隊執筆,提供易懂專業的衛教內容,陪伴備孕這條路途上的每一位朋友。
吳成玄醫師
現任/禾馨宜蘊生殖中心副院長
經歷/彰化基督教醫院婦產部生殖醫學科主任.高雄醫學大學婦產學科部定助理教授.台灣生殖醫學會監事
學歷/中山醫學大學醫學研究所博士.高雄醫學大學醫學系
延伸閱讀
.【禾馨宜蘊助你好孕】即使卵巢早衰也能有子望,懷孕方式多,試管嬰兒最具效率
.卵巢早衰不孕恐生遲緩兒!醫籲警覺「4種生理變化」擺脫遺傳宿命
加入媽媽寶寶LINE@好友
孕產育兒新知不漏接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