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業素有「工業火車頭」之稱,帶動內需產業、創造就業機會,對整體經濟發展具有舉足輕重的影響力。我們舉目所及的所有人為工程,從蓋房子、鋪道路、架橋樑、通隧道到建港口,無一不屬土木建築的範疇,因此有人稱之為「永不沒落的行業」。
在技術型高中(即高職)專業群科的分類中,隸屬於「土木與建築群」的科別有:建築科、土木科、消防工程科、空間測繪科等4科,培育土木建築的基礎技術人才,主要養成繪圖(設計)、土木建築工程、消防配管及測量等技能。
建築科V.S土木科,所學有何不同?
很多家長和學生好奇,土木與建築群4科所學有什麼不同呢?大安高工建築科主任楊舜銘指出,最主要的差別在於,各科所學的「技能領域」實習課程不同。
108課綱上路後,各科新增「技能領域」實習課程,培養學生跨科別、共通的基礎技術能力。「土木與建築群」的技能領域分為兩大類:專業製圖、土木測量。
其中,建築科和消防工程科的技能領域為「專業製圖」,對這2科學生來說,建築製圖實習、施工圖實習為必修的實習科目,建築科還必須精修設計、消防科主要所學在配管。土木科和空間測繪科的技能領域為「土木測量」,其必修實習科則是工程測量實習、地形測量實習,土木科注重在工程工法、測繪科的測量則會更加深入。
專業課程結合考證照,平均有3.2張證照
楊舜銘指出,建築為橫跨工程、藝術與技術的綜合應用學科,涉及結構學、建造技術與圖學,以及人文思想和建築美學,還須思考使用者的心理與功能需求,因此學科的複雜性較高。落實到課程設計上,專業的養成需循序漸進。
高一所學的基礎專業知能包括:製圖實習、材料與試驗,以及土木建築工程與技術概論,教學生砌磚、構造法等。
考證照是技職教育的一大特色。學生學習圖學和材料等專業,結合考照,「高一的目標是考建築製圖-手繪丙級,另外也鼓勵學生考混凝土丙級,積極一點的學生高一就擁有2張證照。」
升上高二,專業科目的比重更高。除了工程力學之外,部定的實習科目包括:測量實習、設計與技術實習、電腦輔助製圖實習等。對應到證照,高二學生考的是測量丙級,另外,也鼓勵學生考建築製圖-電繪丙級。
升上高三後,所學專業更深化。實習科目包括:建築製圖實習、施工圖實習、營建技術實習等。高三考的是測量乙級證照,「考照的難度較高,升學時可以走技優甄審的管道,持乙證的加分率最高可達15%。」
楊舜銘指出,「大安建築科學生平均考取3.2張證照。想要通過術科考試,最重要的還是勤於練習、精熟技術才行。」
「專題實作」為3年所學專業的成果發表
技職教育強調務實致用,因此,「專題實作」是高三很重要的一門課。在此之前,高二開設「設計與技術實習」課,「這門課是108課綱新增的,可視為專題實作課的前導課,讓學生學習如何系統思考、發想題目及創作,練習如何解決問題,」楊舜銘說。期末舉辦成果展覽,讓學生們布置場地、觀摩別人的作品。
高三的「專題實作」,學生從發想、設定題目開始,除了整合前2年所學專業知識和技能,很重要的學習還包括:尋找資源、找方法解決問題等。楊舜銘強調,「土木建築的工作不可能單人作業,必須與人溝通、團隊合作,」因此做專題至少2人一組,學習如何溝通、協調,了解別人的需求、形成共識。
楊舜銘發現,學生們創意和觀察力佳,不少題目都來自於生活中的觀察、解決生活中的問題。過程中遇到問題,學生須想辦法克服難題,甚至跨領域、自主學習,例如:學生觀察高齡者的生活起居,設計出結合機械原理的「輔助起身椅」,參賽獲得佳績。
高三下所舉辦的專題實作發表,是建築科每年的重頭戲;邀集4位台科大和北科大教授當評審,在所有作品中評選出8組作品,同學們上台發表,「這些作品為學弟妹帶來成功的榜樣,有學習傳承的效果。」
高三下舉辦專題實作發表,邀請台科大和北科大教授當評審。
最好兼具理性腦與藝術腦
任何好的建築跟公共建設,除了考慮美學造型與空間配置,更重要的是,必須兼顧結構和使用安全。
簡單來說,建築科所學的是,建物工程從無到有、過程中所需的技能,包括:識圖與製圖(理解和認識圖面的意義)、測繪與測設(測量後繪圖,思考如何設計)、結構力學、建造工程技術與材料等。
楊舜銘強調,「建築科培養的是兼具美學藝術和結構工程的人才,並重理性與感性的學習。」
什麼樣的人適合念建築科呢?楊舜銘認為,除了對人文藝術有興趣、喜歡畫畫和DIY動手做之外,數理能力、幾何、空間感也要好。
他發現,有些學生喜愛藝術和美學,選擇建築科,但後來發現所學不是自己想像的。他常和國中生家長分享,如果孩子喜歡的是2D(二維、平面的圖像),比較適合念設計、圖文傳播科。
大安高工設有圖文傳播科。他觀察,圖傳科的專業強在色彩、美學和印刷等,美感普遍比建築科更好,但他們要跨入3D的門檻相對也高一點。
楊舜銘提醒,「建築科的作業量多、要畫的圖不少,但學到的東西也多,對有熱情的學生來說,會很有成就感、成長快速,但時間安排就顯得很重要。」建議平時儘量多看、多畫,除了提升繪圖技巧,也可以訓練空間感,例如:將立體圖轉成三視圖、三視圖畫出立體圖。
人格特質須務實、不馬虎
楊舜銘到國中端演講,介紹「土木與建築群」時,常問學生一個問題「101有多高?」答案是508公尺。
若它的傾斜程度,每1公尺誤差1mm(公釐),誤差就有50.8公分;若誤差為2mm,那麼誤差就有101.6公分;若誤差為3mm,誤差值更高達152.4公分,整棟建物更傾斜了。
換句話說,「從事建築土木工作,非常要求精準、務實的態度,絕對不可以行事隨便、要求馬虎,」楊舜銘說。
從升學路徑來看,大部分人所念的科系,包括:建築系、營建系、土木系、空間設計系、水土保持系,以及海洋環境及工程學系、創意設計系、運動休閒學系等。
本身學建築與都市研究的楊舜銘指出,在國外很多建築系隸屬於藝術或設計學院,土木系和營建系則屬於理工學院,可以看出,建築系和土木、營建系的屬性其實不太一樣。
簡單來說,建築是一個從零到有的創作過程,土木、營建則是實事求是的規劃與施工過程。因此,適合的人格特質也不盡相同。
楊舜銘解釋,建物是從零到有的過程中,除了須符合建築法規和細則,最磨人心智的莫過於設計規劃,例如:設計體育館或運動場館,每個人對建物的認知和想像都不一樣,必須懂得溝通、協調,禁得起不斷地被拒絕,心智力量要很強大、耐挫和抗壓性高。
土木、營建工程,為施工與建造的現場工作。「數理比較強的,大多會選擇走土木、營建這條路。」數理、邏輯強的人很容易推導出結構計算,按建照核准圖、施工詳圖,按圖施工。
他也提醒,從事土木營建工作,有些可能會需要隨工地案子四處跑,最好不排斥和人溝通、容易和人相處,且禁得起曬。
鼓勵多多培養實作經驗
建築土木很強調實作經驗,楊舜銘很鼓勵學生在學期間,多多參加競圖、競賽,讓自己多看、多聽、多學,除了精熟技巧之外,也從中找到適合自己的方向與熱情。
另外,他也很鼓勵學生參加「義築」課外活動。大安建築科和台灣義築協會合作,寒、暑假帶學生到偏鄉學校或社區,提供義築服務,幫忙蓋書屋、閱讀亭、溜滑梯或裝置藝術等。
學生參與義築活動,製作木工。
他認為,除了用專業回饋社會之外,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做中學的態度。「繪圖時,你不知道自己在紙上畫的這個線條,在空間上的意義是什麼;到了現場,你可以實地看到所畫的這些線條,不僅建構了空間,甚至撐起孩子的夢想!」
照片提供/楊舜銘主任
留言 0